袋狼看起来像德国牧羊犬,但像袋鼠,它有一个育儿袋,斑纹像斑马,脸像狐狸。袋狼曾经生活在澳大利亚,被怀疑是攻击绵羊的罪魁祸首。现在已经被人类灭绝了,最后一只袋狼因为管理员的疏忽和暴露而死去。
袋狼肩高约58 cm,体长约180 cm。这个长度包括48-61厘米的尾巴,重30公斤。身材修长,有一张狐狸般的脸和一张可以张开180度的嘴袋狼经常潜伏在树上,然后突然跳到猎物背上,一口就能捏碎它的头骨。袋狼的背部布满条纹,因为它的身体像老虎一样有条纹,也被称为塔斯马尼亚虎。
狼晚上捕猎,白天住在沙砾里。狼大多单独或以家庭形式捕食袋鼠、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由于袋狼的嘴裂很大,捕食者经常会咬猎物的头骨。袋鼠、沙袋鼠或不会飞的鸟经常被用作狩猎目标。它跑得不快,但会追着猎物跑,直到筋疲力尽。袋狼经常咬猎物的头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袋动物是现代最大的食肉有袋动物。像其他有袋动物一样,母亲有一个育儿袋,产下未成熟的幼崽。它在育儿袋中发育,是夜行动物。狼栖息在开阔的林地和草地上。生活在稀疏的树林或草原上。然而,当迁徙者来到他们生活的土地时,他们会藏在森林深处。
袋狼最早出现在大约400万年前。袋狼曾经广泛生活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5000年前,澳洲野狗随人类进入澳洲,与饮食相同的袋狼展开争斗。袋狼随后逐渐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草原上消失,只在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上存活。澳大利亚土著最早接触袋狼,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
然而,自从1770年英国探险家柯克前往澳大利亚后,袋狼因被怀疑攻击羊群而被牧民所憎恨。然而,大多数事件的罪魁祸首其实是澳大利亚野狗。移民将袋狼视为敌人,视其为 杀羊妖 并且受到政府奖励制度的鼓励,遭到屠杀,狗的引入和人类对其栖息地的侵占使其几乎灭绝。当政府想要阻止袋狼的灭绝趋势时,情况已经无法挽回了。1933年,一只名叫本杰明的袋狼被捕获并饲养在赫尔巴特动物园。1936年因管理员疏忽暴露而死亡。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关于活袋狼存在的消息了。
1936年后,新几内亚出现了类似袋狼的动物袭击家畜的新闻,很多目击者声称看到了袋狼,但无法证明世界上还存在袋狼。1967年,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具腐烂的动物尸体。专家证实这确实是一具袋狼尸体,但对于这是一具新鲜尸体还是多年前留下的木乃伊,科学家们众说纷纭。袋狼是否灭绝还不知道。但是现在科学界普遍认为袋狼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