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四川航空空(以下简称“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飞往拉萨。在四川空飞行过程中,驾驶舱右侧玻璃突然破裂,驾驶舱瞬间失压,温度降至零下40摄氏度...出事后一万米高空。
关键时刻,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凭借20年的飞行经验,在自动化设备失灵的情况下,依靠人工操控。7点40分左右,他成功将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挽救了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整个待机过程只有20分钟。
一位民航业内专家闻讯称赞川航备降是“一个奇迹”。
目前,川航、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等各方已展开详细调查。
空
驾驶舱玻璃突然破裂,飞机紧急降落在成都。
14日上午,微博中多个长期关注民航的自媒体贴文称,当天上午,由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在四川空飞行时,驾驶舱玻璃突然破裂,情况危急。
帖子附有多张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失事客机驾驶舱的一块玻璃已经不见了。驾驶舱内,操控台上的电子设备散落一地,已经无法正常使用。
14日上午,川航3U8633航班正在准备降落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全国网友的高度关注。在记者提供的视频中,看到机舱内,餐盒散落了一地,乘客座椅上的氧气面罩也脱落了。乘客们纷纷戴上氧气面罩,空姐在努力安抚大家。
该网还称,驾驶舱玻璃破碎后,机组副驾驶几乎被强风“吸”了出来,衣服被撕成碎片。飞机在成都双流机场降落后,很明显轮胎已经瘪了。
14日上午9点,四川航空公司在官方微博中宣布,3U8633重庆-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航班于7: 42安全降落,乘客有序下机休息。
随后,四川航空公司正换机从成都飞往拉萨。预计乘客将于上午11点飞往拉萨。
正式发布
两名乘客受伤,民航局介入调查。
14日下午1点50分,川航再次发布官方消息,称航班落地后,乘客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在航站楼休息,改乘3U8695成都-拉萨航班,12点09分起飞。
其次,在川航工作人员陪同下感到身体不适的29名乘客前往医院检查治疗。经初步检查,目前1人因腰部受伤入院,1人皮肤擦伤,其余人员经检查无明显异常。
对于网上“该航班机长耳朵受伤”的消息,川航也发表声明称,3U8633航班机长身体状况正常,正在休息。
其次,副驾驶皮肤擦伤,一名乘务员腰部受伤,正在接受治疗。其余27名乘客未见明显异常。
目前,川航、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等各方已展开详细调查。
乘客记忆
“我觉得我去了鬼门关,想找回我的生活”
14日下午,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29名感觉身体不适的乘客正在医院就诊。53岁的内江乘客马先生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前,飞机飞行平稳,乘客都在吃早餐。
“突然一声巨响,然后飞机以极大的速度降落。舱内空气不足空,感觉呼吸困难。”然而,不到一分钟后,飞机逐渐稳定,降落在成都,乘客被送往医院。
另一名乘客曾先生说,经历了高空失压后,头很疼,妻子已经昏迷过两次。她仍在接受治疗。在医院里,一位刚从高压氧舱出来的乘客感叹:“我真的觉得自己走到了鬼门关,救了我一命。”
马先生告诉记者,他一行13人,准备去拉萨打工。这是他的第一次飞行,他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据他回忆,飞机遇险时,正好是用餐时间,机组人员正在分发饭菜。突然感觉飞机一直往下掉,心里空白了。空妹子立马提醒大家戴上氧气面罩。
“在飞机的机舱里,乘客们按照空姐的指示戴上了氧气面罩,没有喊叫。”马先生说,后来,他感觉飞机在慢慢稳定,但后来又出现了头痛、头晕的症状,但现在好多了。
川机长手动控制安全备降。
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记者还见到了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他用了一句话来形容这次相遇:“非常难得,极其难得。”
据他介绍,早上6点多,飞机距离成都100-150公里左右的时候,没有任何预警。一声巨响,驾驶舱右前方玻璃爆裂。“副驾驶当时被吸了出来,半个身子在外面。”
玻璃爆裂后,驾驶舱内压力迅速丧失,很多物品飞起,很多自动化设备失灵,噪音很大,看不清仪表盘。
“当时飞机时速800多公里,一万米高空。空气体非常稀薄,最严重的问题是压力损失。”他说,失压会对驾驶员的身体造成很大伤害,首先是耳膜,然后温度会突然下降到零下40摄氏度,人体很快就会冻伤。
“爆炸发生后,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尽全力操纵飞机,准备安全着陆。”他说。
刘传健和飞机副驾驶许在许多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后,不得不手动操作飞机,甚至有一段时间与地面失去联系。所幸故障发生后,机组第一时间向地面发出“7700”信号,表示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帮助。
“自动化设备的故障给飞机的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我飞行了20多年,对这条航线很熟悉。”刘传健说,对于这种突发事件,川航平时也组织了严格的训练。正是有了平时的训练,他才能在危急关头从容应对危机。
从玻璃破碎到飞机安全降落成都,机组人员与死神搏斗了20分钟。
副驾驶的一半被吸出机舱。
“短袖上衣和裤子被‘撕’成碎片”
在医院病房里,3U8633航班的副驾驶许正在病床上休息。这是一个91年出生的小伙子,目前身体和精神状况都比较稳定。
飞机驾驶舱玻璃爆裂时,他坐在驾驶舱右侧,碎玻璃就在他面前。玻璃爆裂的一瞬间,在近万米空的高空,强风将他的半个身子“吸”了出去。幸好他系了安全带,被拉了回来。
安全降落成都双流机场后,他才发现自己的“短袖衬衫和裤子被撕成碎片”。
14日,网上有传言称,由于驾驶舱空失压过高,副驾驶许耳朵严重受伤。然而,根据医院的检查,许只是脸部和胸部有些擦伤,听力没有受到影响。
对于记者的提问,躺在病床上的许听得很清楚,回答问题很有条理,身体也没问题。“目前还没有影响到我的听力。希望大家放心。”
14日晚,在经历了一场“空危机后,整个剧组的情绪都比较稳定。机长刘传健一再强调,此次飞行准备成功,他要感谢包括副驾驶在内的所有9名机组人员,空。是大家的通力合作确保了乘客的生命安全。
民航业内人士:
这个候补是个奇迹。
一位民航业内专家告诉记者,根据公布的信息分析,机组人员首先发现玻璃上有裂纹,随后玻璃随即破裂,可能是因为玻璃老化,也可能是因为固定螺丝丢失或失效。
民航海拔约9800米,32000多英尺。在这个海拔高度,温度极低,极度缺氧,并受到强风和噪音的干扰。在这种环境下,人类会在几秒钟内失去意识。
他分析说,一般来说,在飞机正常失压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戴上氧气面罩一般不会有大问题,但像今天这种情况,玻璃破碎后,驾驶员可能根本来不及戴上氧气面罩,强风就已经来了。
他说,在驾驶舱内的飞行管理组件完全停运,无法自动驾驶的情况下,机组人员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飞行——用备用仪表,以人工导航的形式。“这对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和操作技术要求特别高。”他认为,在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机组人员仍然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安全着陆,这“真的是一个奇迹”。
对话川航“英雄机组”
“当时飞机时速800多公里,一万米高空。空气体非常稀薄,最严重的问题是压力损失。在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我最大的努力控制飞机,做好安全起飞的准备。”
——队长刘传健
为“世纪迫降”给川航机长点个赞,但别忘了问“为什么”
不管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在飞机的例行检查中检测不出问题?或者说,前风挡玻璃的检查(如老化程度)是否应该在相应级别的飞机维修中进行?
昨日上午,由重庆经成都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重庆起飞后不久,因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脱落,于上午7点46分安全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119名乘客安全落地。
幸运的是,事故没有造成任何乘客伤亡。舆论一落千丈,大赞队长刘传健处理得当。本次飞行空历史上罕见的事故是,飞行员“通常不会考虑训练如此高难度的操作”。川航飞机为什么会出事?
据媒体报道,执飞该航班的飞机为空 A319-100,由川航于2011年购入。至今已使用19912小时,最近15天无维修记录。破碎的挡风玻璃是原装的。空客公司已派专家组到成都调查事故原因。
一位资深机长解释说,风挡玻璃破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航空材料的问题,比如劣质的风挡材料;螺丝问题,不合格的螺丝,或者不合格的螺丝;挡风玻璃加热故障;挡风玻璃老化;外来物体的影响;其他原因等。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川航飞机风挡玻璃破裂的原因可以排除设计缺陷、人为和老化原因。虽然飞机是在天津工厂空组装的,但是所有材料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基本可以杜绝航材的劣质。毕竟飞机已经飞行了近2万小时,之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故。
比较可能的原因是装配不当,比如玻璃、螺丝、装配时的预应力等。同时,由于10倍内外高空的压力差,前挡风玻璃两层同时破碎也是罕见的现象。
问题来了。不管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在飞机的例行检查中检测不出问题?或者说,前风挡玻璃的检查(如老化程度)是否应该在相应级别的飞机维修中进行?有资深机长推测,民航局可能会提出相应的标准,进一步规范飞机检查。
对于川航来说,这也是其需要向公众,或者说向乘客解释这起有惊无险的事故的核心。不管是什么原因,毕竟这次事故对这119名乘客来说是一次非同寻常的经历,而且差点造成重大伤亡。
事实上,事故没有造成乘客的重大伤亡。除了队长刘传健的个人能力外,还有“天公作美”的原因。刘传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天气帮了大忙。今天早上几乎没有云,能见度很好。如果伴有降雨或恶劣天气条件,后果难以预料。”
对于川航来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如何举一反三,而不是一直停留在航空空事故排行榜的“榜首”。2017年,川航因多起不安全事件被民航西南局约谈。早在2005年,中国民航局首次公布航空公司空运输飞行事故症状“名单”时,川航就高居榜首(第一季度),事故症状率至少是国内其他航空公司空的两倍。
或许这更值得深思。
飞行指挥员刘传健凭借二十年的飞行经验和人工控制,于7点40分左右将飞机成功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挽救了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