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保护自己?
•
答:
在疫情蔓延的当下,一条看似与疫情无关,却又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触动了我的神经。消息称,“因疫情封路,她领着孩子走了五个小时,沿途有很多检查站。”
联合国数据调查显示,2017年全球约有8.7万名女性被杀害,其中超过一半是被亲密伴侣或家庭成员杀害的。
在性别问题被频繁提及的当下,我们逐渐更加关注“暴力”的存在。在这样一种相对私密、封闭的关系中,男女双方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风险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是客观存在且难以根除的。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如何应对“暴力”带来的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掌握一个“防身术”。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1)思想上的“自卫”: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危机感和警觉性,因为即使是警察也不可能全天候全方位监控这个社会。
(2)物理“防身”:知道基本的拳法功夫,掌握一门真正的防身技能,随身携带可以防身的东西。
有一次,我和闺蜜聊起“恐怖情人”这个概念,她也和我分享了自己的切身感受。她说,虽然她很爱她的男朋友,但她总是警惕自己的安全。
她提到一个细节,第一次一个人去爬山,她选择走在男朋友后面。我问为什么,她的回答是“我怕他会突然把我推下山。”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当然是震惊和难以置信。通常我们说的“恐怖情人”,是有暴力倾向,剥夺伴侣的行动自由和经济自由,并试图在精神上控制对方的极端案例。但她向我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每个情人都可能是“恐怖情人”。
这与犯罪心理学专家、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者李玫瑾的观点有些相似。她说,“我总看到电影在演一个情节,说‘我不在乎你的过去,只在乎你的现在和未来’。我觉得这种女人真的是无知无畏。因为一个职业杀手今晚可以和你上床,第二天早上走之前杀了你。"
因此,当陶在《圆桌学校》的一期节目中问她是否提倡当代年轻女性学习防身术时,她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而且,她认为自己应该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
许多人认为,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李玫瑾对犯罪行为非常敏感,从而变得非常具有防御性。但事实上,在那个节目中,陶也持同样的意见。
文都·陶一生中曾提出一个观点,叫做“每个女人都是勇敢的”。别人听后的感受和我朋友的看法差不多,我觉得这个想法不可思议,很可笑。他是这样解释的。
“当一个女生爱上一个男生,两个人可以一起旅行,甚至一起生活,但她有没有想过那是一个体力远远超过她的男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另一方面,像我这样一个有着强烈不安全感的多疑的人,如果我找一个随时举手就能杀了我的女孩,我天天和她住在一起,或者我和他们两个去度蜜月,尽管那时候我们很相爱,我觉得有点 hellip...人是会变的,她会在旅途中暴露另一面,她会用裤子杀死我。”
很多人会问,毕竟这是一段亲密关系,我们的另一半应该是除了父母之外,世界上最亲密最值得信赖的人。我们的偏执会影响我们的情绪稳定吗?
我只想说,罪面前人人平等。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快餐式的恋爱社会,即使在一场恋爱中,每个人都强调效率,但这往往被忽视。你彻底了解一个人的概率是多少?即使你什么都知道,状态也在不断变化,你能保证自己有能力随时应对危险吗?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第一步就是在思想上建立一道防线。做完这个,掌握一些基本的拳法功夫。肌肉是需要记忆的,所以学习防身术需要长期坚持锻炼,锻炼肌肉记忆。这样,当危险来临时,你可以缩短你的反应时间。
其实男女都应该掌握自己的基本防身术。这种自卫技巧不仅适用于亲密关系,也适用于所有可能的危险情况。
社会就像一个黑暗的丛林。我们永远无法预设里面会是什么,但我们可以从自己身上筑起一道屏障,隔绝邪恶和伤害。这绝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也不可疑。
相信:任何一个爱你,尊重你,发自内心理解你,能够进行良性沟通的伴侣,都能够理解这一点。同样,你也要理解对方的这一点,给TA这些权利。
和平相处,才会有长久在一起的可能。
至于在生活中能实行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彼此相处的模式和状态。
我们永远不会伤害别人,但也要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另外,遇到危险,要尽量清醒,学会适时“认清懦弱”,懂得事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假设你此刻处于控制之中,不要和TA争论,及时“认输”,迅速利用身边可以用来传递信号的载体进行求助,从而帮助自己走出陷阱。如果可能的话,保留必要的证据。
另外,除了身体上的暴力和特定的危险情况,还要及时警惕精神上的欺凌和压迫。因为,很多时候,精神上的控制、压制、洗脑,比直觉上的身体暴力的负面作用更深远、更持久,也会让你更加不受控制。
简而言之,最后,再一次,工具包里只有五个提示。
●意识到危险,拒绝“傻傻甜甜”。
●适当警惕危险,但不要过度焦虑、恐慌或多疑,这会影响你和伴侣的正常生活。
●保持理性的头脑,平时多关注类似的新闻(例子),培养自己的思维模式。
●巩固自己的体能,不管是用来逃跑还是反击,总之是用来自保的。
●选择性阅读一些哲学、心理学、犯罪学、社会学相关的书籍,拒绝PUA、暴力、斯德哥尔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