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丛林:“东南互保”究竟保了谁的利益?

外围电子2022-09-29  10

董丛林:“东南互保”究竟保了谁的利益?

作者:董

资料来源:《历史回顾》,2022年第3期

东南地区的官僚买办等势力,一方面与列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极其惧怕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在列强的诱惑下,他们打着“保地盘”的幌子,通过“东南互保”,变成了列强在中国的有用而有效的工具。

1900年春夏,义和团运动席卷中国北方数省。为了防止这场反帝爱国运动蔓延到自己的辖区,损害自己的利益,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勾结英美等列强,达成所谓“互保”意向,也就是近代史上的“东南互保”。由于许多南方省份的总督相继加入,“互保”的范围也扩大到了东南、中南乃至西南地区。所谓“东南互保”,名义上是为了稳定当时的华南局势,实质上是为了保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把中国人民进一步推向多重压迫的深渊。

与封建买办勾结。

“东南互保”的产生有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以“保清灭洋”为目的的义和团运动在京畿一带的蓬勃发展,直接损害了列强在中国的利益。列强发现清政府控制不了当时的局势,就决定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向北京推进。面对这种情况,慈禧太后向列强“宣战”,并“邀请”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1900年6月中旬,义和团成功抵抗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对北京的入侵,迫使其一度退回天津。当八国联军被义和团截留在京津之间时,英国驻上海代总领事霍碧兰于6月14日电告本国政府,指出长江流域的任何骚动必将使英国遭受重大损失,并建议“立即与汉口、南京总督(指张之洞、刘坤一——引者注)达成谅解”。如果刘和张希望得到英国的大力支持,“他们会尽力在自己管辖的地区维持这种支持。霍碧兰的意见得到了英国政府的肯定,并指示他相应地“担保”刘和张。显然,英国并不是真的想维护两江两湖的稳定,而是想维护自己在这一地区的权益。在英国的倡议下,其他大国也加入进来,与英国联合行动。

刘坤一、张之洞一直痛恨义和团,主张坚决镇压。在清廷对镇压、平定义和团举棋不定,甚至决定加以利用的时候,他们仍然各持己见,认为“拳匪”横行,主张尽力镇压,并强调“各国都在陆续招兵调船,大局危急”。但以英国为首的列强提出“互保”,与其初衷不谋而合。应该看到,东南尤其是上海的官僚地主和大大小小的买办,对义和团运动充满了恐惧,害怕义和团运动危害清朝的统治秩序,损害自己的利益。因此,他们热切希望并积极支持与大国建立“相互保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官僚买办盛宣怀,他在“东南互保”中扮演着“军师”和“媒人”的重要角色。盛宣怀身边还有赵凤昌、何思坤等人,也是“东南互保”的积极帮手。

就在“东南互保”加紧筹划的时候,南方相关督抚得知清廷于6月21日发布了宣战函。为了不影响“东南互保”的谈判,他们拒绝承认这封信。比如两广总督李鸿章说这是圣旨,“广东拒服”。刘坤一和张之洞也反对宣战的蔓延。他们互相通电,说只承认以前的“保持领土和保持联系的目的”,但坚决不承认宣战。在这种情况下,具体的讨论是在当年的6月26日正式进行的。列强的主要参与者是各国领事,中方谈判的名义“主角”是上海鱼道联源,对事务局有较重要影响的盛宣怀充当“智囊”。讨论的结果是,双方基本同意“东南互保”的原则和要旨,即“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江浙、杭州的内陆地区均由各督抚保护,使双方互不干涉,主要目的是保护中外人民的生活和工业”。最后,中方整理出《东南保护契约》九条,《上海城内外保护章程》十条,专门为“上海租界共同保护”而设。需要说明的是,“东南互保”并不局限于两江两湖,而是“主区”,之后扩展到其他很多省区,如广东、福建、浙江、四川、山东、陕西等地,其官方都有明确表述。

维护大国在中国的利益

义和团反帝斗争的蓬勃发展,对列强造成了极大的震动,使它们感到了严重的威胁。“东南互保”是列强为了防止义和团运动扩大到南方地区,保护它们在那里已经攫取的利益,与南方地区的有关诸侯勾结而缔结的。

从经济角度来看,最早提出“互保”建议的英国,此前已经抢占了中国长江沿岸地区的优势利益权。其提出“互保”的直接原因之一是担心义和团运动的扩大会损害其在南方的利益。汇丰银行给英国外交部的信中说,“英国在上海的货物和财产价值估计达数百万英镑”,“如果上海受损,甚至部分受损”,将“对我们贸易界的很大一部分造成最严重的灾难”。霍碧兰则向英国外交大臣惊呼“形势极其严峻”。如果“义和团运动……扩大到中国中南部,成为全国性运动”,单从经济方面来说,就“完全破坏了对外贸易”。面对义和团运动的兴盛,列强极为担忧,希望通过“东南互保”来避免自身利益的损失。

大国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利益为归宿的。霍碧兰向其外交大臣报告,英国驻汉口代理总领事会见总督张之洞时,张之洞表示“正在采取措施,相信他和南京总督刘坤一能防止暴动”。在给霍碧兰的另一封信中,英国驻汉口代理总领事强调,张之洞已向他保证,“他完全理解他在所管辖地区维持秩序和提供保护的职责”。英方显然是指张之洞和刘坤一有义务保护英国在其管辖范围内的一切利益。但在“东南互保”的相关章程撰写时,列强密切关注时局的变化,采取了口头批准这一协议但不签署的微妙态度。这样,列强们既可以享受到南方相关诸侯努力实施“互保”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也不会因为他们在自己下一步行动上的签字而受到制约或不利影响。在中国有关地方官员的紧急催促下,英国外交大臣对清政府驻英公使罗说:“中外互保条例的意义是美好的,我们应尽力理解,但只能作为文件,不能作为宪章”,搪塞签字。后来各国领事根据各自政府的指示,明确拒绝签字。

在“相互保护”的幌子下,列强仍在准备武装入侵中国南方。尽管英国早先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不会派兵登陆上海,但同时又在吴淞口一带集中了多艘军舰,为武装占领上海做准备,以防有变。英国还派之前在中国镇压过义和团的西摩到上海探听情况,并胁迫两江总督刘坤一同意英军登陆上海。法国、德国、日本和其他国家也要求允许他们的军队在上海登陆。于是,列强一方面在北方直接侵略中国,一方面又在南方咄咄逼人地摆出一副“打仗”的架势。刘坤一和张之洞不仅同意了列强在上海驻军的要求,而且还向上海的“各国领事”发出了内容相同的照会,表示“将毫不动摇地遵守他们所达成的维持东南各省和平与秩序的协议”。在行动上,南方地区有关统治者除了严密防范义和团运动外,还不遗余力地镇压南方各种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他们以防止本国军队“混乱”为由,向汇丰银行大量借款,作为英国政府的担保,进一步扩大了英国在中国的利益。

总的来说,“东南互保”在南方地区的相关督抚中执行得比较节制,表面上是维护辖区内的“常规”秩序,实际上是满足了列强的政治需要,维护了它们在中国的利益。

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

大家知道,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这两个矛盾交织在一起。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使他们认识到单靠武力征服不了中国。而腐败的清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全国,自然也无法有效维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在此背景下,列强开始有意识地扶植以西化官僚为主的东南督抚为代理人,以继续维持其势力范围内的半殖民地秩序。中国东南的官僚买办势力一方面与列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极其惧怕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在列强的诱惑下,他们打着“保地盘”的幌子,通过“东南互保”,变成了列强在中国的有用有效的工具。

“东南互保”之局,说明南方诸侯的实力和控制力在增强,清廷对地方实力派的控制和控制能力在减弱。这不仅体现在6月21日朝廷决定对列强宣战后,南方诸侯一致不遵圣旨,还体现在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地方诸侯,以超越清廷的独立立场,一路绕过中央,直接与列强“议和”,甚至向列强发出各种与清廷圣旨相悖的电报。然而,就在“东南互保”发生后不久,辛丑年(1901年)清廷与东南总督又围绕是否再次出示地方考试产生了分歧。慈禧太后和朝臣们希望在混乱之后,在取得乡试之后,他们能够巩固学者的心,恢复中央权威。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再次联名表示明确反对,最终迫使清廷改弦更张,同意延期举行东南乡试。

中国改革派报纸《中外日报》曾站在清廷立场评论《东南互保》,指出“你当东南总督时,为了保护环境,使他人高兴,与外国人订立互保协议,是一时权宜之计”,“可为一方,不可为大局”;可以做到一时,但不能做到长久。“显然,对于清廷来说,“东南互保”暂时稳定了南方局势,但从长远来看,地方诸侯绕过中央,与其他势力勾结,“挟洋自重”,这也对中国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特别是带来了地方势力离心倾向的加强和中央集权的削弱,为清政府倒台后的军阀割据埋下了伏笔。武昌起义后,袁世凯成为岌岌可危的清廷不得不倚重的重要官员,还被列强扶植为中国总代理,逼其上台,篡夺民国政权。袁死后,列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纷纷在中国寻找和扶植新的代理人,就像在“东南互保”中所做的那样。北洋军阀割据政权的出现,也可以看作是“东南互保”的延伸。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8323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