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第一:曹沬刺齐桓公,他真的就是后来的曹刿吗?

夜明珠是什么2022-09-27  11

刺客列传第一:曹沬刺齐桓公,他真的就是后来的曹刿吗?

春秋时期,齐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是著名的霸主。然而,齐桓公实际上处于被扣为人质、不得不割地的尴尬境地。

我们知道,两千多年前,不仅有齐国,还有一个国家,就是鲁国,所以后来被称为齐鲁之地。春秋时期,这两个国家是死对头,也不乏战争。著名的之争(成语“全力以赴”的典故)就发生在齐和鲁之间。

但鲁毕竟是比齐国弱的国家,战斗力不如齐国。像曹刿这样能打赢齐国的情况很少,但打不垮齐国的情况更多。比如我们今天提到的这个人——曹植。

首先,许多人弄错了这个人的名字,以为他的名字是曹沫。其实他名字右边的“卫”字,读起来就是“梅”。

曹植是一个勇敢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得到了鲁国君主鲁庄公的信任。这个鲁庄公很好战,所以很喜欢曹植。

以前,齐襄公死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在国外,要赶回齐国,谁先到,谁就可以做齐国的国君。其中一个是公子九,另一个是公子小白。

当时儿子被发配到鲁国,所以鲁庄公全力支持龚子久。结果公子小白身手不凡,先回到齐国,继位为齐国国君,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齐桓公,春秋第一霸主。

有了这层关系,怎么可能不和鲁一起努力呢?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鲁庄公命曹植为大将,与齐国作战。曹植,齐军的对手在哪里?几经战斗,鲁国战败,不得不把隋割让给齐国。齐桓公同意鲁庄公的和平,并要求双方在柯棣会师。

这个鲁庄公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因为一两个错误就给一个人下结论。对于曹植,还是有最初的信任,继续任用他为大将,跟着自己加入了与齐国的联盟。

那天,齐桓公勇敢地来到现场,准备耀武扬威。没想到他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的曹节就把鲁庄公“揉”了出来,把匕首抵在齐桓公的喉咙上,说:“别叫,别动,动一下就死了~”

齐桓公吓了一跳,他周围的警卫更加害怕和不知所措。他们也不敢下手,毕竟要弄到船上。

齐桓公慌慌张张地问:“你想干什么?”

曹睿大声说:“你强在齐国,弱在鲁国。作为一个大国,你们不觉得齐国侵略我们国家鲁很过分吗?现在我们鲁国的一堵墙倒了,砸到的都是齐国的地。你自己想想!”

齐桓公想了想,只能同意鲁庄公把被鲁国侵占的土地全部归还。

得到的许诺后,曹睿立刻把匕首扔到一边,走下神坛,回到鲁国群臣的座位上坐下,就像刚才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齐桓公是个聪明的小家伙。他想:既然曹植已经走了,城池还在我手里,我何不反悔,不给?这次我有心理准备。如果你再想劫持我,没门!

但管仲此时开口了:“为了小便宜,或者因为被劫持,在天下诸侯面前失信。与其失去天下诸侯的全力帮助,不如把这些城市还给他们。”

对于管仲的话,当然是无所不在,于是按照约定,把鲁国在与曹植作战时占领的城市全部归还。

估计曹睿回鲁后还能夸:看到了吧?我一个人没事,但是冲着我的士兵没有给力,所以我输了...

关于曹植的故事就说这么多了,但是我发现在一个百科平台上,我找不到曹植的词条,他的词条被列为和曹刿一样的词条。而且,有些研究历史的人甚至认为曹植和曹刿是同一个人。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两个人的名字听起来很像。但在春秋时期,这两个人的名字不仅相似,而且可以称之为同音字。而且在战国末期的《管子》中,两人被描述为同一个人。所以,曹植是曹刿人是真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同一个人,因为反对者的论据也很有力。

首先,在性格方面,曹植和曹刿几乎是完全相反的。长勺之战,曹刿下令鲁军击鼓,齐军击鼓三通后出兵。由于他的耐心,曹刿得以保持鲁国的势头,然后与“屡败屡战,三败俱伤”的齐军作战,一举获胜。

相比之下,我们不能说曹植在战斗中的表现,但独自劫持齐桓公的行为确实看起来没有耐心。而且,曹植似乎更倾向于文官,而曹刿更倾向于武将。虽然这个不能完全判定为一个证据,但是结合其他证据来看,还是值得商榷的。

最重要的是,长勺之战发生在曹娇劫持齐桓公之后。然而,当我们阅读“曹刿辩论”这篇文章时,我们会发现,曹刿此时刚刚拜访过鲁庄公,这表明他从未见过鲁庄公。但是曹植已经取得了鲁庄公的信任。如果他是曹刿,他为什么还要再去拜访鲁庄公呢?

从这些证据来看,很难相信曹植和曹刿是同一个人。

反正由于史料有限,关于两人的记载真的很少,目前恐怕无法下结论。期待未来能发现更多信息,给有争议的历史学家一个定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8112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