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因为在二战中的表现经常被嘲笑。但现实中,法国作为一个老牌军事帝国,依然有资格重新登上二战后世界强国的巅峰。
之所以能在二战结束后迅速重返世界强国行列,主要有三个原因。
坚实的基础
第一个原因是法国基础雄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法国在二战中的表现很漫长,但二战结束后,法国仍然成为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法国是欧洲老牌大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殖民扩张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18世纪,法国和英国几乎不相上下。英国通过英法近百年的战争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虽然法国在争夺世界霸主的过程中略逊于英国,但其基础却比欧洲其他国家强大得多。
法国的雄厚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法国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熟练工人。二战爆发前,法国是世界五大工业强国之一,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其工业产值占世界的二十分之一,工业实力仅次于美、苏、德、英。同时,法国拥有大量的技术工人,即使是德国和苏联也比不上法国。毕竟,在德国和苏联成立之前,法国是一个工业强国。
一个巨大的殖民地
第二个方面是巨大的殖民地。法国作为老牌殖民大国,在亚洲、非洲、美洲都有大量殖民地。二战爆发前,法国是世界第二大殖民大国,殖民面积达1234.7万平方公里,大于中国和美国。虽然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向德国投降,但大多数法国殖民地仍然存在。二战结束后,戴高乐通过外交手段收复了所有被协约国和轴心国占领的法国殖民地,法国基本收复了战前领土。
法国之所以能够在二战结束后迅速重返世界强国的第二个原因是,法国在二战中的损失非常小,比其他任何一个参战的大国都小得多。
这里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法国在二战前期被德国打败,投降了。为什么法国比其他国家损失少?其实法国的损失比较小,还得“感谢”德国的闪电战。过去欧洲战争都是消耗战。战败的一方输了,已经弹尽粮绝,国力基本耗尽。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虽然打败了德国,但自身实力受损严重,用了十几年才恢复国力。
德国闪电战速度太快,法国还没来得及全力,德国就已经占领了巴黎。德军对法国的闪电战只用了39天,只有9万法国士兵阵亡。法国投降时,仍有数百万法军有作战能力,大部分工业城市保存完好。
关键是希特勒对法国人没有偏见。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对老百姓很残忍,杀人很容易。德国进攻法国时,对法国人民相对宽容,法国投降后不久就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而且法国投降后,德国还在法国南部建立了一个傀儡政府——维希法国。
虽然法国人对傀儡政府维希法国嗤之以鼻,但维希法国的存在对法国的经济发展和殖民地的维护起到了一定的有益作用,也为二战后法国的重新崛起提供了诸多条件。因为法国已经向德国投降,所以德国在二战中后期除了从法国掠夺资源,基本没有对法国动武。法国原本是协约国的一员。盟军轰炸欧洲时,也对法国手下留情。结果法国成为二战中损失最少的主要交战国。
反观二战时的其他国家,中日打了14年,战争死亡人数保守估计有1800万。苏联和德国两败俱伤,苏联死亡2680多万,德国损失800万,青壮年几乎全军覆没。虽然美国没有陷入战争,但欧洲和亚洲的美国阵亡人数也超过了40万。英国的死亡人数和美国差不多,但是英国本土被德国轰炸,经济损失远远大于法国。
虽然戴高乐接手法国时,法军还很弱小,但凭借其工业基础和殖民基础,在二战中吃过小亏,法国很快恢复了大国实力,获胜进入五常也就顺理成章了。
美国和英国的双重支持
二战结束后法国能迅速重返世界强国的第三个原因是英美的支持。二战爆发前,欧洲大陆的形态是苏德法三足鼎立。但随着二战的结束,原本强大的德国已经被肢解,短时间内不再具备威慑苏联的实力。同时,苏联凭借在二战中的出色表现,控制了东欧大片领土,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老大哥。
这个时候,英美都想在欧洲大陆上找一个国家来抗衡苏联,而法国是这个国家的最佳选择。当然,英国和美国在支持法国的问题上也有一些分歧。美国支持法国有两个目的,一是利用法国抗衡苏联,二是依靠法国增加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影响力。这个时候美国刚刚成为西方国家的老大,英国在欧洲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号召力的。美国想彻底取代英国的地位,离不开法国的支持。
二战结束后,美国采用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经济,法国是这一计划的主要受益者之一。法国在马歇尔计划中获得了22.96亿美元的援助,使法国在短时间内恢复了国力,并在短短几年内成为军事强国。英国支持法国的目的不仅是利用法国对抗苏联,也是利用法国对抗美国。美国对欧洲的渗透,让原本的世界霸主英国无力回天。为了避免美国一家独大,英国开始拉拢法国,共同抗衡美国。二战结束后法国加入世贸组织得到了英国的大力支持。
凭借多年积累的工业基础,加上英美等国的支持,二战结束以来,法国的发展相对平稳。60年代中期,法国主动退出北约,逐渐摆脱美国的束缚,走上了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目前,法国仍是世界综合国力排名前五的国家,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处于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