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一本只有50多页的小册子。它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受其影响,老一辈革命家走上了革命道路,甚至共产党人也为保护这一革命文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02年前的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毛泽东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有三本书确立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之一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第一本用中文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
五四运动以前,《共产党宣言》曾被零星地介绍到中国。在对真理的追求中,许多人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那个时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立场。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行者计划尽快将《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用理论开道。
另一方面,国民党元老戴也在找人翻译《共产党宣言》。这时,也高度赞扬戴的马克思主义。由他创办的《每周评论》,与陈独秀主编的《每周评论》齐名,是当时“舆论界最亮的两颗星”。戴的朋友向他推荐了陈望道。邵先生是《中华民国日报》的经理,陈望道经常为该报撰稿。
出生于富裕家庭的陈望道,1915年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赴日留学,结识了川崎、山川君等社会主义学者,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五四运动后,陈望道迫不及待地回国,被浙江第一师范大学校长敬恒毅聘为该校语文老师。
当时的“一师”是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陈望道在这里进行语文改革,引进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的文章,资助学生施存统、余秀松创办浙江新潮。他指使施存统完成了《非孝》这篇文章,反叛了封建礼教,激怒了反动当局。当局对进步校长和教师的迫害引发了“一师潮”。虽然斗争胜利了,但陈望道还是被迫离开了“一师”。
这时,邵力子写了一封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邀请信。翻译这本书,译者需要精通外语,了解一些马克思主义,有扎实的汉语基础。邵力子觉得只有陈望道能满足这三点。戴提供了日文译本,陈独秀通过李大钊借用了英文译本。带着《共产党宣言》的这两个译本,陈望道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为了不被打扰,也为了保密,他选择了他家旁边的柴房。在寒冷的夜晚,他带着两个凳子和一盏油灯,夜以继日地努力翻译书籍。
环境苦,道理甜。妈妈给儿子送粽子,让他用红糖水蘸着吃。过了一会儿,我妈在门外问:“你吃粽子了吗?”“吃起来很甜。”母亲一推门,看到儿子满嘴墨水,红糖水却纹丝不动。敬业的陈望道,居然把墨当红糖,吃了之后浑然不觉。有信仰的人,就是这么追求的!
陈望道以“平时五倍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经典的翻译。1920年8月,由陈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第一版1000册供不应求,次月再版1000册很快售罄。陈望道译本一再重印,广为流传。
《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和出版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由此觉醒,带领群众走上革命道路。1949年7月,在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当着代表们的面对陈望道说:“陈望道先生,我们都受你的教育。”
1977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党员、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翻译家陈望道逝世。他的原名是沈懿。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发,他改名为“王道”,为正义求真。他信仰共产主义,终身不变。
监制|丁前程李征
编辑|周倩
文|徐军
设计|王
来源| Line青年媒体创意工作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