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没有亚历山大、成吉思汗那样试图征服世界的皇帝。但奇怪的是,像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这样的皇帝建立的帝国很快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是中国的疆域从小到大,形成了这个巨大的疆域。这是怎么回事?
第一,关于“利用车辆进行个人考察”的问题。
中国古代也有对外战争,比如汉朝对匈奴的战争,隋朝对朝鲜的战争,唐朝对突厥的战争,宋朝对辽、金、西夏、蒙古的战争,明朝对蒙古的战争等等。这些战争也有扩张我们领土的目的。
而中国古代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一般都不会亲自带兵打仗。古代皇帝亲自领兵打仗,我们称之为“御驾亲征”。除非是在非常时期,否则中国古代皇帝都会动用亲征。在其他时候,将军带领军队在国外作战。
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曾经亲自攻击廖,被廖射中大腿。这件事给宋朝后来的皇帝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以至于当寇准要求宋真宗起用她的亲征时,宋真宗非常害怕,同时朝廷的很多大臣都极力反对。后来,王钦若甚至把寇准策动宋真宗亲征称为“赌博战争”。
明朝明英宗用亲征,结果在土木堡被蒙古人俘虏。历史学家也批评明英宗的行为。甚至到了明武宗的时候,明武宗还因为无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而遭到明朝大臣们的嘲笑,史官们甚至在史记中说他只杀了几个人。通过妖魔化,否定了明武宗。
一般来说,中国皇帝都不用亲征。不是中国皇帝特别胆小,而是古代认为皇帝不能轻举妄动。如果天皇轻举妄动,很可能造成国家的不稳定。如果保证了国家的稳定,这个国家就能长久。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曾经疆域辽阔,但后来分裂了。分裂的根源是蒙哥可汗亲自参与,结果在重庆钓鱼城被杀。蒙哥一死,中国就发生了汗国争夺战,导致国家大分裂,蒙古帝国衰落。也是因为他的亲征,亚历山大33岁就去世了,他的手下发生了很大的权力斗争,于是亚历山大帝国最终从此分裂。
第二,关于“以德治国”的问题。
中国古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统治世界的价值观,即“以德治国”。
中国古代对外开战是真的,但一般不追求对外战争。一旦有更多这样的战争,皇帝必然会受到大臣们的批评。大臣们批评皇帝的理由往往是“以德治国”。也就是说,为了赢得世界上所有人的支持,皇帝必须用高尚的品德来影响修德和周围的少数民族国家,而不是用武力来说服别人。
所以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古代中国周边国家一般不会把它拍下来据为己有。反而让他们臣服,成为他们的附庸国就够了。所谓臣服,就是中国皇帝是世界的共主,中国皇帝把公主嫁给他们的国王,他们的国王登基需要中国皇帝的批准。同时,他们需要按时向中国皇帝进贡。
中国古代这种方式其实很好。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因为周边国家没有被征服,保持了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所以对中国没有那么多仇恨,也没想着报复。这样中土国家很少出兵镇压,中土国家就不需要养那么多军队,压力也不大。
第二,因为这些诸侯国的存在,对中土国家来说其实很优秀,构成了一套“栅栏防御”体系。外国要打到中土,首先要征服周围的这些诸侯国。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这些诸侯国必须拼命抵抗。同时,中国会出兵帮助他们,一旦胜利,他们会感激中国。比如明朝出兵帮助朝鲜打败日本侵略。所以朝鲜一直对明朝心存感激。以至于明朝灭亡后,朝鲜仍沿用崇祯皇帝的称号二百多年。因为中国是“篱笆防御”的体系,所以一直能够维持国家的稳定。
第三,“逐鹿中原”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军事集团,要想争天下,势必要在中原地区作战。只要拿下了中原,就觉得得了天下,这叫“逐鹿中原”。
古人认为“天下”是以中原为中心的区域,边界模糊。只要有中原,就有天下。至于边境地区能打到哪里,我不太关心。我们现在的“国家”概念,古人是没有的。古人所说的“国”,其实是“国”和“家”两个概念。都远不及“世界”这个概念。在古代,最大的概念是“天下”,较小的是“邦”,较小的是“国”,较小的是“家”。“天下”的核心是中原。
为什么中原是古代世界的核心?这也是由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传统、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所决定的。只要拥有这个地方,就能保证舒适的生活,得到足够的尊重。为什么一定要去很远的地方扩张地盘?
成吉思汗、亚历山大等人,他们没有这样的文化观,他们生活的地区也没有这样好的条件,所以他们会到处远征。但是征服之后,没有文化支撑,没有成熟的制度保障,往往很快就失传了。这就是中国古代国王和其他国王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