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名臣大多比皇帝寿命长?看完你就明白了

早报网2022-09-25  9

为什么古代名臣大多比皇帝寿命长?看完你就明白了

因为他短暂的一生,他成不了名臣。

做一个学者,首先要苦读十年。比如杨廷和是19岁的中学秀才,张和徐阶是20岁左右的高中,都已经像文星中的神童一样存在了。正常情况下,三十多岁再考上也不迟。新进士要像皇帝一样,40岁之前谁还记得你?

即使中了进士,离成为名臣也还是十万八千里。科举再好,也得去翰林院抄几年书。李东阳抄了十几年,考试成绩差了一点。他要从地方官慢慢往上爬,隔三六年考核合格才能升职。这一步一步来,就算你的能力没问题,做个三等功也熬不过二三十年,这还是最理想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不在了,我还要回去守丧三年;我妈走了,我还得回来三年。当我回来时,你以前的职位上肯定有人要等一个新的职位空出来。至于等多久,就看运气了。还有其他风险,比如严嵩,违规者被降级在家呆上十年二十年。也就是平白无故被牵连的人,比如杨普,被深深地囚禁了十年。你得熬过来,运气好,身体好,长寿才有希望。

这历史上有没有著名的年轻大臣?是的,有,例如,小沈阳和成年人。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成年人?太少了。如果嘉靖年间有一个比张更能干的,有一个比时期的于谦更猛的,有一个比时期的范仲淹更完美的,但是三十多岁就没了,那他也不可能成为张、于谦、范仲淹。

名臣长寿,其实是幸存者偏差的问题。因为大臣太多了,你只有能活能忍,才能当上宰相和内阁首辅。当然你得有能力,但是有能力的人太多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知道。

皇帝不一样。前任不在了,自然就上去了。相比一只著名的潜力股,他年纪轻轻却默默无闻。这个皇帝死了,不可能不为人知。这就造成了一大批短命天子,给大家一种错觉,以为大部分老板都活不长。但如果他们的身份不是天子呢?试想,朱瞻基,他可能是一个刚考上进士,就死在七品的岗位上的倒霉鬼。宋哲宗·赵旭可能是一个未考上进士就去世的年轻人。谁会记得他们?谁来数?

而且皇帝也不是神仙,比如南梁的萧炎,清朝的甘龙,还有传说中活到100多岁的赵佗。有多少名臣能幸免于他们?所以不要听一些笑话。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危险的职业。他们中有一半人不会活到40岁,只有13%的人会超过60岁,还有15%的人下场很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魏晋南北朝这样的时期皇帝太多,局面太乱,严重拖了这个群体的后腿。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皇帝确实是耍花招自杀,沉迷后宫娱乐,喜欢炼丹想长生不老,日常饮食中山珍海味吃多了。再加上古代的医疗条件不如现代,给人一种皇帝很惨的错觉。

所以拿皇帝群体和大臣群体的寿命来比较是非常不公平的。封建历史上有400多个皇帝。没人能算出从秦朝到清朝有多少人,哪怕只算比教义多的。你取皇帝组的平均分,和平民组的最高分对比。说实话,这肯定是不科学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802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