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三十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相对于建立现代军队而言,建立现代海军费时费力费钱,那么清政府为什么不优先考虑建立现代军队呢?
如果清政府优先发展强大的现代化军队,至少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甲午战争即使战败,也不会沦落到被打到家门口,不得不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事实上,洋务运动期间,陆军和海军都进行了革新。但当时的北洋水师太耀眼了,是洋务运动的精华。因此,军队的建设显得默默无闻。给人的感觉是清政府的军队没怎么发展。甚至很多不太了解历史的朋友都以为,甲午战争时清军还在用大刀长矛和日军作战。其实没有。
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发展了现代军事工业,对清政府的军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政府的仿真枪虽然威力不如外国列强,但至少让中国军队进入了热兵器时代。甲午战争前,清政府购买了大量先进的快枪。比如美国的哈钦斯六发和单发步枪,毛瑟枪。甚至还有加特林机枪和克虏伯大炮。至少不输给日军装备。那么为什么清政府的这支“新军”会输得这么惨呢?
首先,清政府的“新”军与洋务运动前的军队相比是“新”的。与明治维新后的日军和甲午战争后的北洋新军相比,还是一支“老”军。洋务运动时期的创新大多在器物层面。说白了就是发展军队,用国外先进的枪装备军队。发展海军就是用先进的军舰装备海军。作战思路和军队编制没有太多变化。这就让洋务运动成了新瓶装旧酒。
有人说政府军惨败是因为叶志超怕死,跑了500里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但是叶志超入狱后的军队呢?为什么这也是一场灾难?后来的发展实际上导致了辽东和山东的沦陷。这导致北洋水师在刘公岛被陆军围困,最后全军覆没。真的坑了队友。
事实上,在叶志超连夜逃跑的那一天,左英勇奋战。平壤没有丢,中日实力大致相当。日军也濒临崩溃。日军为什么能坚持到最后?
归根结底还是编制和军制的问题。当时清政府中战斗力最强的淮军,只是将武装力量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士兵的思想、战术甚至编制都还停留在中国古典时期。
淮军实行营军两级编制,带有封建宗法色彩。这种制度的特点是,其下的士兵只听命于自己的营长。各营指挥官只听命于李鸿章。以平壤战役中的淮军为例。平壤战场上,有淮军的冯、盛、伊营。虽然叶志超的官职比他们高,但他根本指挥不了他们。他们为彼此而战。
清政府的淮军实行中国古典的募兵制。这种制度的弊端是官兵都是为钱而战的职业军人。战争前期我很勇敢,但是没有斗志。以平壤之战为例。中日各有胜败。日军在战场上并不占优势。如果清军再坚持一天,坚持不住的可能就是日军了。其实日军确实有撤退的打算,因为日军的补给首先出现了问题,马上就要弹尽粮绝了。因为日军是野战围城,粮食弹药不多,补给线长,道路崎岖。清军守城,弹药粮草相对充足。
清政府缺兵,正规军是八旗和绿营。总共大概有70万。这些军人都是官营军人,也就是国家养的军人。这些士兵是代代相传的。刚开始他们战斗力还可以。他们传播得越广,战斗力就越差。最后只能走鸟,拉不了硬弓,骑不了马。更别说使用现代枪支了。唯一一个还有点战斗力的没有纳入编制的淮军,也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
但日本已经完成了军队现代化,实行了普遍义务兵役制。只要适龄男性身体健康,符合条件,就必须服兵役,接受现代军事训练。这样日军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兵员。然而,清政府虽然人多,却无法迅速组织起一支新的现代化军队。最后几乎没有士兵可用。因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下定决心要训练一支新军。不要只是引进西方武器,要改造从西方引进的军队编制。事实上,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开始恢复海军实力。1896年,它购买了五艘先进的巡洋舰。只是此时的当务之急是发展军队。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末期,清政府连守卫首都的兵力都很少,完全失去了安全感。因此,新军的发展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在辛亥革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