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散文《乡下人》被收入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语文》,
《蝉与萤》入选台湾省语文教材...
嵊州人(1895 ~ 1982),本名载荣,又名逸、载云,字醉云。陈醉云这个名字对现在的读者来说并不熟悉,但在民国时期,他是一位涉足各种文学体裁的著名作家和编剧。其中散文《蝉与萤》入选台湾省语文教材,散文《乡下人》收录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语文》。留在家乡的身影
陈醉云出生于清末,9岁入县城的民益小学。在他后来的回忆录《从回忆到生活方式》中,他是这样描述的:“我的家乡是浙东的嵊县。......我们学校,东城沟水流出的沟洞旁边。虽然不在高处,但校门前有城墙,城正上方建有亭子,正对着洞拱。亭上有横匾,上有‘溪山有亭’五个大字。”当时,由于缺乏阅读材料,陈醉云偶然在他的同学中看到了《聊斋志异》。他高兴极了,就从家里借来,在油灯下研究,一直熬到深夜。看完一本又借了一本,十几个晚上就把《聊斋志异》全看完了。因为这本书引起了陈醉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他就去父亲的书筐里找了一本书,像《萤窗异草》、《千家诗》、《唐诗》,都是在没盖的煤油灯下津津有味地读着。从那时起,陈醉云开始接近文学书籍,后来读了许多旧小说,以及林琴南翻译的《说不》系列。五四以后,他又开始读《新青年》,还有其他各种新文艺的翻译。
沃沃之声序言1907年冬天,陈醉云的父亲去世,享年39岁。一套房子,两个桑园,还有一家书店的部分股份留了下来。那时,的哥哥们还在上小学,母亲王就担负起了抚养的重任。因为家庭经济不宽裕,生活很辛苦,孩子经常挨饿。当他们放学回家时,母亲经常在锅里煮隔夜的饭菜作为食物,但她吃一些旧的蔬菜叶子和豆渣。
小学毕业后,陈醉云去了绍兴五中,在那里他广泛阅读和研究新的科目,并获得了很多经验。陈醉云中学毕业时大约20岁。在亲戚邻居的劝说下,他母亲试图撮合他,但他儿子强烈反对。后来,面对“嫁人”的现实,向往自由婚姻的陈醉云绝望地放声大哭,以至于和母亲发生了第一次争吵。不久,陈醉云离开家庭,到上海谋生,在中华书局做编辑,经常两三年不回家。几经周折,她向母亲提出与“糙女人”离婚,但未被允许。1915年至1916年,陈醉云的《幽冥心寺》、《游艇湖》、《山》等诗歌在佘佘系列中发表,大显才华。
1921年,陈醉云回生生探亲,不久返回上海。在1923年的《创造日》杂志上,有他写的《沉闷》一文:“每当沉闷的时候,就跑到森林里去,听听古寺的钟声。我心里就放心了。当时有朋友嘲笑我的怪癖,说‘土地庙里,有锣鼓喧天的社戏。难道没有唯一一个好玩的好地方吗?我无话可说,只能微笑,感谢他们美丽的意外。现在,是嘈杂的上海,比社会剧院的噪音还要糟糕。虽然不远处有一座古庙,但已经城市化,再也闻不到那庄严悠远的编钟声。故乡在远方,千里之外,我把抚慰我灵魂的编钟吹进耳膜,洗去我的烦闷!”这时,他深深地想家了。
乡下人(第1页) 乡下人原文大约在1922年,陈醉云开始热爱创作。他经常写短诗,贴在《民国日报》、《觉醒》、《时事新闻》、《学光》上。他看到了《虫声》、《今昔》、《偶然》等大量新体诗。这一年,同道中人谢赴法留学,写了一首《送冠生于法》的诗作为礼物:“孤舟如叶,渡沧海空。不要恨那些离开爱情的人,也许他们会一起被伟大的大自然收拾!祝你一路平安,老朋友!等你带着西方文化回来,我们在灯火辉煌的夜晚来一杯尽兴!”这一时期,他的短篇新诗和故事主要发表在陈伯吹主编的《儿童》和中华书局出版的《金德季刊》上。1923年,他开始写一些短篇小说,并发表在《东方杂志》和其他刊物上。2008年,陈醉云回忆起往事,想起了辛勤工作的母亲。她不禁深深忏悔,懊恼不已。“后悔”:现在,我在外面做了几年的事情,每天和残酷的社会打交道,童年的纯真渐渐消失;而且,连慈母都忘记了,虽然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会因为想起她而流下一些清泪。"
参与电影创作
1924年2月,陈醉云的《新小学高级国语读本》由上海中华书局首次出版。那一年,他还为电影公司写剧本,参与电影创作活动。曾撰写《导演学》19章,发表在《长明电影函授学校讲义》上,介绍了一些电影、戏剧方面的导演基础知识。1924年10月,由留法学生、汪煦昌等人创办的神州电影公司成立,地址为上海市新闸路新嘉园。汪煦昌当选总务导演,邱茂祥任导演,陈醉云任编剧,周珂任摄影导演,邱艺伟任布景导演,李萍倩任化妆导演。其中导演邱茂祥是嵊县人,醉云与他携手合作,相处融洽。公司在创作上,一方面重视电影的教育和认知功能,另一方面强调艺术感染力,主张将“主义”融入艺术,从而提出了“潜移默化”的制作方针,被舆论称为“神州派”。
1925年,神州电影公司发行了一部新电影《花好月圆》,陈醉云担任编剧。他在当年的《国文周刊》上发表了《皮影戏谭:花月圆(神州公司新片)》宣传片。同年,我还在《金德季刊》上介绍了神州公司的片头电影《绝技》。
1925年6月初,中华书局总厂与同仁在金德社开办暑期补习班,陈醉云任教员。中后期,当她母亲病重时,陈醉云匆匆赶回了老家。她乘船从上海到宁波,然后换乘火车到曹娥,然后乘船到达山。回到家才知道妈妈去参加葬礼了,没能见最后一面。陈醉云痛苦万分。因此,母亲去世后,陈醉云立即解除了婚约。在老家呆了几天,见了几个老同学。这些学生已经失去了学生时代的淳朴,还有些官气,这使陈醉云无法获得新的兴趣。他们对家乡的社会同化只有了解和惊叹的兴趣,于是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离开了圣城回到了上海。他在《我的母亲》中写道:“虽然家乡有美丽的山水,但我想我不能再呆下去了;再说我妈死了,也没什么可爱的,我就赶紧回上海了。”回到上海后,过了一段时间,陈醉云和朱碧(字凝如,嘉兴桐乡人,毕业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结婚了,从真挚的友谊发展为夫妻。陈醉云感叹,“可惜我妈不能再活了,不过看看这个可爱的媳妇!”之后夫妻二人有了一个儿子:大光(即陈玉明)。9月中旬,由邱茂祥执导、陈醉云编剧的浪漫电影《仪式》杀青。10月,在完成大部分接片工作后,陈醉云邀请黎锦晖等人到公司参观,李俊看后大加赞赏。据说:“该片新颖细腻,实际上是国产电影中最具艺术感的杰作,足以为中国电影业增添一片荣誉之云。”11月22日,我在文学研究会的同事们举行了一次晚宴,祝贺《文学周刊》200周年。陈醉云、丰子恺、黎锦晖、范仲耘、郑振铎等20多人参加了会议,很受欢迎。后来,他们去季斌照相馆拍照留念。
字里行间
1927年3月24日,中华书局编辑部召开工会,通过了章程,选举了十一名执行委员,陈醉云当选。1928年,陈醉云因肠胃病在杭州西湖度过了春天,引发了诗学思考,写了《玫瑰与月光》等几首长诗,发表在《贡献》上。在好友夏康农、张友松的鼓励下,这些诗被编成诗集,取名《玫瑰》,交由他们主办的春潮书店出版,包括《玫瑰》、《海之舞》等八篇。1929年,陈醉云的《文学与爱情》一书由世界文艺出版社出版。
散文集《歌手》1930年,陈醉云和几个朋友创办了未央书店。由于暂时没有手稿,他把历年来的作品整理成散文集,《歌手》,长篇小说《游子的梦》,以及中篇小说《春日男女》。我与陈醉云文学有关系,但当时我对写作和出版不是很有热情,所以在春潮书店和未央书店相继关门后,我就不再为我的作品寻找另一家出版社了。1930年后,陈醉云不再写小说或诗歌,但他写了一些零碎的散文,以及他旅行的印象。在他看来,“我觉得小说接近空虚拟,虽然也能表达思想,但假设一个结构来描述总是太不愉快。印象足以真实展现一个地方、一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状态,也可以增添文学感悟,所以我还是准备找机会继续写下去。至于诗词,就看有没有合适的灵感了。”
1930年夏天,陈醉云患了一场大病,门前的汽车噪音日夜嘈杂,因此对这座城市恨之入骨。随着病情好转,他觉得不得不搬家,于是匆匆离开上海,搬到妻子的老家嘉兴濮院休养。一开始只打算在濮院住一两个月,等身体好了再搬到杭州农村。但我对这个地方印象很好,就留下来了。他在《农居随笔(四)》中写道:“濮院似乎是个好地方,水路交通便利,物产丰富,除了山,这是个相当大的短板。”病愈后,他曾去过上海,但不久又回到濮院,在那里住了一年多。在此逗留期间,我偶尔在业余时间写些杂记,题目是《乡村生活随笔》,时不时得三十余篇。
1932年初,陈醉云举家迁往吴兴乌镇。他喜欢家乡的宁静,又在那里住了两年。在此期间,他还继续撰写《故乡随笔》,得到了50多篇随笔,除了部分失传。和乌镇的濮院一样,都是水乡,全境平原无山,住久了感觉平淡。这个从小在山城长大、爱山胜于水的男人,喜欢游山玩水,于是在1934年开始移居杭州农村。大地有天目山残存的脉络蜿蜒入乡,清澈的苕溪也沿着山麓向东流淌。陈打算住在这里,半耕半读。1932年8月,《书生日报》创刊。那是一份对开的日报,地址是盛县龙头街。陈醉云当选为该报第一任常委兼总编辑。这年的秋冬,陈醉云去了苏州。
1933年,听从朋友的建议,到乌镇张的“师院”养病。在花园适宜的日子里,陈醉云徜徉在陈骁春夏秋冬的美好日子里,观察远山,欣赏花园盛开的鲜花,叹息落叶,陶醉在花园诗意的四季和自然的韵致中,深切地感受到“每一个人都幸运地拥有这宁静的环境”陈醉来的时候,世元的创始人张云波已经去世了。他的哥哥张在铁路系统工作,住在上海。他只是在18岁的时候回到家乡呆了一段时间。第二年春天,陈尊大师离开园林时,写了张的《园林之书》(书末,濉溪)。与园方相处近一年的深情倾注笔端,数百字写得洋洋洒洒。文白结合简洁美观,花园很美。1933年春,陈醉云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姑苏散曲》和《复兴乡村的策略》。4月,我去了杭县安溪镇。逛了一圈,这里干净的水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定尽早搬到这里。7月,陈醉云写下“鼓励,耳语!”《耳语日报》的周年特刊。9月,我在《冯毅月刊》上发表了《中国雕塑艺术》。说到民间艺术,我就提到了我的家乡盛县的城隍庙雕塑。
1934年2月,陈醉云乘火车经过杭州,然后转乘公共汽车,经绍兴回到胜胜。《稷山镜水一夜》写道:“一小时后,车到上虞蒿坝。然后换乘浩新路公交车,走两个小时,就到了我的家乡,嵊县。自从我慈爱的母亲去世后,我很少回老家。这一次,可以算是一次偶然的旅行。”在4月的清明节和谷雨节期间,陈醉参观了乌镇的安百里宝塔寺,并参观了石翔西寺。7月,上海花城书店出版了《高年级小学生儿童模型图书精选》,其中收录了陈醉云的《奇妙的奇观》。编辑注明:“作者:益铭,浙江嵊县人。擅长写小说和新诗,十九年出版《歌手》散文集,效果不错。”同月,新生活出版公司出版了陈醉云的《太平天国史》。
秦始皇。1935年,陈醉云迁至杭县安溪的Xi耿小社,并于8月20日撰写了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农村经济概论》序言。同年,他编著了《初中生文库》,如《秦始皇》、《明太祖》等,均由中华书局出版。在安溪生活的日子里,我在家门口种上了柳树和果树,种上了南瓜和丝瓜,养了很多下蛋的白莱航鸡,还有一只乖巧的小狗相伴。陈醉云隐居在这个世外桃源,过着“皎洁月光下,织女在豆棚瓜架里织布歌唱”的理想生活。这段经历在他后来写的《瓜棚闲话》中有详细描述。
不变的纯情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年冬,杭州失守,原本生活在浙西的陈醉云不得不弃书出走,举家迁回故乡。不久,陈醉云被一位朋友邀请到圣贤中学教书。本来他是打算小住一段时间的,没想到却被堵了很久。他在嵊县呆了两年。1938年教师节,陈醉云在《圣贤市文化人座谈会》上作了《文化人的使命》的演讲,发表在当年第一期《抗日》和《抗日双周刊》上,主张抗日和文化救国。1939年4月,陈醉云写了一首《我家在浙西》的诗来表达他的志向:“个人享乐根本不算什么,国家的四分五裂比家庭的破碎更重要;为了祖国的胜利,我希望,抗战结束!”当年秋天,陈带领毕业班学生到长乐鹿源寺瀑布,游览了桂门、天星池,并在游记《钟山三瀑》中作了记录。
20世纪40年代初,同乡范仲耘邀请到南京任汪伪政府教育部编辑,而他却选择了范和中央大学校长农担任田野主任。这时,他改名为陈,有“学种庄稼”的意思。在农场生产和实验方面有所建树,先后出版了《农业三年》、《华庚轩日记》。平时,陈醉云仍坚持写作,大多发表在《作家与新流》上。40年代中期在《大公报》、《正义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他看到了几篇,比如《纪念五四运动和民主运动》、《言论自由和团结救国》、《关于统一救国的思考》。日本投降后,陈醉云回到杭县居住。1948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合作社的结合与管理》、《信用营销与公共合作》、《生产合作与消费合作》等。同年,陈醉云写了《农村漫画》和《土改廉政事关重大》,感叹农民之难,关注土改。
儿童农场编辑建国后,陈醉云在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1951年,北新出版社出版了陈的《农业生产通俗从书,王三姐种瓜》;1952年,南京民丰出版社出版了陈醉云主编的新儿童知识丛书《儿童农场》。据生人刘金锁的《未名作家》记载:“上世纪50年代,少年儿童出版社再版《儿童》时,儿童文学作家到南京向投稿,陈写了一篇《龙王》寄去。后来,在1976年,他搬到济南和他的儿子陈玉明住在一起。他于1982年去世,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