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非遗故事系列之二十一:王汝训的故事

上书房行走2022-09-23  9

聊城非遗故事系列之二十一:王汝训的故事

据吕雯聊城报道:

王如训的传说在河北省聊城及周边大明地区,乃至河南省濮阳市广为流传,尤其是王如训故里所在的聊城市东昌府区和他担任县令的源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长期以来流传甚广,传奇和发展不断。

王如训,本名顾,洪阳人。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王楼村人。生于明嘉靖三月十九日(1551),卒于万历五月二十三日(1610),享年60岁。

王如训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七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史记等书籍,被称为“神童”。王汝勋在明朝隆庆四年(1570年)夺冠,得第十九名。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七月十九中考,宫试71,宫试96,中进士。王如训做官十五年,居所十八变。王汝勋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升任陕西省官。后历任兵部官、工部官、工部官、光禄寺官、上宝寺邵青、光禄寺邵青。

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到三十六年(1608年),王汝勋在家乡生活了十余年。其间参与编纂《东昌府志》二十二卷,其中《锄草》两卷,《诗集》六卷,付印前放在家中。万历三十年(1602年)主要撰有:重建东昌府城隍庙及聊城县碑文;万历三十五年(1607),撰写了《高士太纪》、《太保巩俐演序》、《东昌府重建儒学》等文章。还有写给亲友的文章,如洪山张厚觉先生纪念馆、墓志铭、连凯等,都藏在他的家乡。如《明万历年间东昌府志》,是王汝勋任县官、副都督时,在东昌府知县王名觉、庐陵李、聊城郡刘文炳等人主持下编纂的。这是目前聊城出现较早的一部地方志。它对于丰富聊城的历史文化,对于现在和今后修订市县地方志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为聊城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五月二十三日,王如训病逝。他死后被赐工部尚书,他“准备引见”。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王汝勋葬于沙镇郭庄村西,朝廷建御牌位。墓地占地24亩,有石马、羊、猴。王如训的生平已被《明史》、《中国名人大辞典》、《聊城志》、《东昌府区志》等书籍和网络媒体记载。,一直受到当地人民的崇拜和赞美。

世人称颂王如训。清代刑部尚书任曾题对联称赞:

追根溯源东汉,世泽仲勋一代代加冕文物。

南阳朝越崇人心,一年又一年的春秋。

清正廉洁,赵朝名臣第一荣,功勋空前。

孝顺忠义,史书记的赞誉无与伦比,出处是傅圣贤。

王如训传说于2009年被列入东昌府区第二批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同年,被列入聊城市第二批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来源:聊城市文化馆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534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