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传记通史,是我国历史上划时代的标志。它记录了从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年三千多年的历史,汇集了司马迁、司马谈的毕生心血。
但很少有人知道,司马迁为了完成这本书,甘愿遭受宫刑。可以说,他是带着巨大的痛苦和屈辱写完的。
那么,《史记》对司马迁的意义何在?为什么司马迁甘愿受宫刑,还要坚持整理《史记》?
一首杰作唱歌没有韵律。
司马迁坚持完成史记,不惜忍辱负重。主要原因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司马谈临死前对司马迁说,作为西汉时期掌管史料、记录历史事件的历史学家,一定要给后人留下一部赞美西汉帝王圣贤的书。
司马迁对父亲的遗愿印象深刻。司马迁也很惋惜秦代大量史书被毁,所以司马迁希望他能还原当初百家争鸣的辉煌历史。怀着这个理想,司马迁开始编纂史记。
父亲去世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官职,成为掌管天文历法、管理和整理国家图书资料的圣旨。虽然官职不大,但司马迁还是挺知足的。他一直对汉武帝心存敬畏,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汉武帝的认可。正因如此,在他的认知中,如果一个历史学家不能记录皇帝和诸侯的丰功伟绩,那就是一种无能。
其次,司马迁花了那么大的精力推广儒家思想。这一点,从司马迁对“拾遗补艺”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他希望成为第一个具有创新的史书编纂方法的历史学家。“收文物补艺术”中的艺术指的是儒家经典,收文物补艺术指的是弥补儒家经典的不足。
司马迁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主要是因为到汉武帝时,儒家思想已经越来越复杂,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内容极其复杂。这种复杂的理论一般人很难吸收。因此,司马迁决定以孔子的《春秋》为参考,撰写一部系统的通史,利用历史给予的教训,更好地向世人表达儒家思想。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好奇。司马迁的所作所为,无论是对汉朝,还是对汉武帝,都是一大贡献。既然如此,汉武帝为什么要阉割司马迁呢?
不受伤害,不受屈辱。
这件事还得从司马迁的好友李陵说起。
李陵的祖父是著名的将军李广。李陵自幼受祖父影响,擅长骑射,因骁勇善战而备受汉武帝赏识。于是,李陵被任命为骑队长,负责在酒泉、张掖一带训练精兵,时刻准备抵抗匈奴的入侵。
汉武帝第二年,派李广利领兵灭匈奴,李陵驻守酒泉负责善后。他是汉武帝李广利最宠爱的妃子李夫人的弟弟。汉武帝此举主要是为了讨好李夫人。谁知李广利被泥巴扶不到墙上。不仅屡战屡败,还毁了汉武帝专门为敌人打造的一批士兵。
李陵没有办法,只好主动向汉武帝请求,希望汉武帝能允许自己带领士兵,从另一个地方进攻敌营。在李陵看来,自己的做法既能缓解军中将士的不满,又能为李光礼分担敌人给予的压力,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战术。
汉武帝基于对李陵的欣赏,答应了李陵的请求。汉武帝没想到的是,他的决定不仅没有抵抗匈奴,反而派了一员猛将去匈奴。
《汉书》中提到了这场战役。这场战争中,李陵带着5000步兵,穿梭在14万匈奴骑兵中,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将士无不心惊胆战。但由于援军迟迟未至,李陵的军队最终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没。或许是因为战败后无法与汉武帝面对面的李陵最终选择了投靠匈奴。
李陵的做法自然激怒了汉武帝,下令灭绝李陵的同族。司马迁得知消息后,立即向汉武帝求情,为李陵誓死,认为李陵投敌一定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并认为李玲之前的行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司马迁的求情,犹如火上浇油,成功地将汉武帝的怒火引向了自己。汉武帝直接把他送进监狱,判了死刑。按照当时汉朝的法律,可以选择用白银或者宫刑来赎自己,而不是死刑。司马谈死后,司马氏家族已经声名狼藉,他无力以高昂的代价赎回。为了继续写《史记》,我不得不要求阉割以换取自己的生命。
真情和苦难交织在一起。
司马迁被阉割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一个叫刘倩娘的妻子了。与司马迁相识相恋的过程颇具传奇色彩。
两人相识前,刘倩娘曾读过司马迁的文章,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印象深刻。十五岁那年,刘千娘跟随母亲到长安看望祖父李广,在祖父家见到了司马迁。极其相似的爱好,以至于两人一拍即合。
此后,刘倩娘跟随司马迁周游列国,两人边走边搜集史料。司马迁为史料作画时,刘倩娘也是随风而眠,毫无怨言。婚后,司马迁出国搜集各国史料,刘千娘留在家中,打理家事,为她进行考证材料。
在司马迁被判宫刑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刘倩娘会为了余生的幸福而选择离开司马迁。而刘千娘却像其他人一样,对司马迁呵护备至,默默支持了十年。甚至在司马迁死后,为了保存丈夫一生的心血,她把《史记》手稿藏在尼姑那里。
直到汉武帝宣帝时,刘倩娘才将《史记》交给孙子,让孙子呈给汉武帝宣帝,实现了她对司马迁的心愿。
结论: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话可以说是在民间流传了千年。在很多人了解到刘倩娘的做法之前,可能会像古人一样,认为刘倩娘会在司马迁被折磨之后选择离开。然而,刘千娘不仅没有做到,还用余生的幸福为亡夫实现了最后的梦想。
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依然毅然站在了司马扁的身后。可以说,刘千娘对《史记》的完成和成功保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