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
1938年3月5日,在八路军129师386旅司令部,刘伯承先生与陈赓旅长、王新亭政委商量了一个作战方案。刘伯承打算在邯郸到长治的路上找一个伏击地点,布好口袋,一路消灭日军,同时切断运输线。
就在一个月前,日军对津浦路沿线据点发起大规模进攻,徐州会战打响。华北日军从山西五个师各抽调一部分兵力,一方面进攻晋东南,以期破坏抗日根据地;此举在沿汉长公路进攻临汾的同时,也有西渡黄河,向关中挺进的意图。
对日本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
与正面战场的失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八路军在此期间斗志昂扬,多次给日军造成重创,尤其是386旅。2月下旬,386旅在长生口设伏,击毙日军100余人。打赢后,部队士气正旺,刘伯承决心再战,眼睛盯在汉长公路上。
这条路是晋东南日军的主要补给线。沿途的歙县、黎城、鹿城都是全副武装,互为犄角,互相支援。刘伯承决心用围城的老战术,帮助日军走出据点,选择最佳伏击地点,一路歼灭敌人。129师研究后作出作战部署:385旅769团进攻黎城,引鹿城日军增援;36旅半路伏击,消灭日军援军。
刘伯承司令员正在进行战前动员。
伏击地点选在神头岭地区。从地图上看,神头村以西的沟路两侧是最适合伏击的地方。然而,旅长陈赓对此并不放心。根据他的经验,地图有时候不太靠谱,有必要去现场看一看。
陈赓带着各团干部跑了几十里,赶到神头岭地区勘察地形。当陈赓拖着受伤的腿一瘸一拐地上山时,才发现实际地形和地图根本不是一回事——路不在山沟里,而在山梁上!如果不是亲自跑了一趟去看,我不会知道地图有这么大的误差。如果按图打,岂不是坏事!
陈赓重新勘察地形后,决定改在山脊上伏击。这里地势开阔,没有隐藏的物体,其实并不是理想的伏击地点,但是其他地方确实没有更好的地形可以利用,所以这里是唯一的地方。
抗日战争时期的陈赓
好的一面是,日军早就习惯了那些老旧的工事,藏在里面不会引起注意。但是日系车和轿车来这里会有很多不便。如果部队能隐蔽好,也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陈赓决心把部队部署在狭窄的山梁上,利用公路附近的旧工事和草丛进行伪装和隐蔽,布置“口袋”,采取三面埋伏的方法,以达到出其不意、速战速决的效果。
在神头岭公路西侧,由772团1营、2营执行主要突击任务。三营的任务是在战斗打响后进攻巍子镇以北的道路,切断日军的退路,同时配合主力歼灭敌人。考虑到潞城日军多达3000人,全力前来援助也吃不了什么,于是派772团、3个营、1个连、20多名便衣队向潞城西南方向进攻潞城之敌,同时佯攻潞城。
八路军的重机枪阵地
3月16日凌晨,386旅各部进入预定阵地,做好战斗准备。
79团按照预定计划进攻黎城,与日军展开激战。数百名涉县日军乘车前来增援,结果被769团迎头堵截。这支日军没有强烈的战斗欲望。看到八路军有备而来,打了一会儿,又退回歙县。
潞城日军增援的积极性高于歙县,出动1500余人增援潞城。他们开到神头村附近时,派骑兵在附近侦察,搜了一遍也没发现有埋伏的迹象,就放心了。日本援军继续前进。当他们完全进入伏击区后,早已等候多时的772团官兵一跃而起,向日军发起猛烈进攻。
八路军严重缺乏弹药。一阵枪林弹雨过后,很快就变成了肉搏战。士兵们拿着刺刀、大刀、红缨枪进入日军,不仅使他们的火炮难以发挥作用,就连骑兵也被打到了山梁上。仅仅两个小时,就消灭了1500多名日军。
神头岭上响起了枪声,驻守黎城的日军立即接到了救援电话。他们迅速派出数百人乘车前往神头岭。当他们进入漳河时,发现桥梁已被摧毁,八路军部队已在河对岸,准备封堵。潞城的日军也赶来增援。结果到了神头村以南地区,就被772团等着,再也没有回来。
在头陵战役中,386旅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7辆,缴获各种枪支弹药和大量物资,战果丰硕。战后,刘伯承先生非常激动,评价神头岭之战“堪比平型关之战”。
在红军的传统战术中,攻城助人和大兵团伏击是屡试不爽的两大绝招,精彩的战例层出不穷。沈凌之战就是使用了这两种看家法宝。策划周密细致,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太神奇了。1936年,刘伯承教给红军学生用兵的诀窍,就是“用一个人在劣势方向打三个敌人,同时可以在主攻方向抽三个人打一个敌人。”头岭伏击战是刘兵法的精髓。
[386旅参加“百团大战”,突破榆社城墙后与陈赓(左)、周希汉(右)合影]
陈赓把神头岭之战看作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称之为“独木桥上之战,以先攻为强”。为了躲在原地,士兵们在挖工事时故意不挖老土,甚至顺着风向掀起倒下的草,丝毫不露有人来过的痕迹。训练有素的日军不是乌合之众。一到神头岭村,他们立即派出搜索队仔细搜索,丝毫不马虎。但是八路军的隐蔽手段已经做到了极致。甚至在日军搜索队距离伏击部队只有十米远的时候,也完全没有察觉。这是极其危险和美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