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企事业单位都组织员工进行年度体检。但对于部分员工来说,即使体检报告显示无异常,也无法安心。他们总觉得身体有问题,一定要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才放心。“偏执”这个词似乎是对这类人最恰当的描述。
那么,你怎么看待心理学上的“偏执狂”?为什么会出现「可疑心脏病」?如果身边的人有“疑惑”,如何有效说服?
“疑病症”的学名是“疾病焦虑症”
从临床上看,人们所说的“疑病症”最接近心理学上的“疾病焦虑症”。患有这种障碍的人深深沉浸在焦虑和恐惧中,担心自己可能患有严重的疾病。由于担心自己的健康,他们经常去各大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但所有的检查都显示他们没有任何形式的器质性疾病。
但是,即使有了医院的诊断,他们还是认为自己得了“病”,只是不建立关系网。因为诊断仪器不够精准或者医生的疏忽,没有检测出症状。一个无辜的检测结果只能给他们短暂的安宁,但不出几天,他们就会要求复诊。
值得强调的是,患者并不是装病,他们实际上是主观感受到了自己的“痛苦”,对可能患上致命疾病的恐惧也是真实存在的。然而,这不是身体上的痛苦,而是心理上的。如果外人质疑他们的痛苦,往往会激起激烈的反驳。
症状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
在对疾病焦虑症患者的脑成像研究中,科学家发现,这些患者对自己的生理感受或身体不适比正常个体更加敏感,而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前脑岛和前扣带回被激活,导致他们对身体的细微变化更加敏感,并产生过度的变化。
除了生理上的敏感,在认知层面,这类人对身体信号的灾难性解读是导致症状的直接因素。根据认知理论,人们对自身经历的解读会直接影响认知。比如大量运动后,我们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多数人可能会把这种体验解读为“有点累”,不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果能换成疾病焦虑症患者,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变差了”、“心脏病要发作了”,从而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恐惧,血压升高,甚至会让原本微弱的疼痛变强。
家族史研究表明,患者的这种灾难性解释倾向很可能是从原生家庭遗传而来的。换句话说,他们的照顾者很可能是这种障碍的潜在患者,以至于孩子在不经意间模仿父母的思维方式和不健康的行为。此外,这些父母往往因为过于关心自己的疾病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久而久之,孩子会发现,得到关爱的唯一途径就是生病。所以他们习惯用身体不适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种童年生存策略一直延续到成年。
总的来说,生理易感性、认知灾难性倾向和心理遗传性在家庭中...多重因素的叠加,让患者即使感觉到一点点不适,也会觉得自己在劫难逃。
“冷漠”疗法可以缓解症状。
患有疾病焦虑症的人往往敏感、多疑、固执、谨慎,要说服他们接受心理治疗并不容易。
行为心理学认为,焦虑症这种疾病之所以能够维持,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周围环境的不断强化。在童年时期,当孩子生病时,父母给的特殊礼物起到了“强化”的作用。长大后提供特殊对象,可能会成为医生,亲戚朋友。由于他们的身体敏感和夸大症状的习惯,医生倾向于开出更强大的药物,这也促使患者接受更多的诊断测试。而这很可能会让他们间接获得很多职场、亲友的同情,甚至免除他们在生活中应该承担的很多责任。换句话说,周围人的关心不仅没有缓解症状,反而强化了他们反复就医的不良行为。
因此,作为疾病焦虑症患者的亲友,当患者开始一次次抱怨自己的“症状”时,更好的选择是无视他们的抱怨和担忧,撤销Chuangzai.com给予的特殊照顾。这种反应看似无所谓,实际上却能打断症状恶化的负面循环。当病人反复抱怨和担忧,但又不能再得到外界的强化时,症状理论上会消退。
同时也要继续“鼓励”患者的建设性行为和积极品质,重复其中有价值的部分。久而久之,患者很可能会放弃低效的“症状”,转而主动去帮助他人,这是一种更积极的方式来获得周围人的接纳和认可。
(朱杰是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来源:科技日报
本文地址:http://www.chuangzai.com/post/6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