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洁李据
目前,从流量平台上数不胜数的护发、生发、植发广告中不难看出,“重中之重”催生了数千亿的头发市场,并使永和医疗等植发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植发企业的主营业务往往可以分为植发和固发两部分。其中植发业务客单价较高,达到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而固发业务虽然客单价相对较低,但由于其消费门槛低、复购率高,成为了很多植发企业重点推广的业务。比如有“植发第一股”之称的永和医疗,就将固发护发业务作为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
也正是这条“第二曲线”,让永和医疗获得了券商更多的赞誉。5月21日,一份给予永和医疗“增持”评级的券商研报称其为“中国植发连锁医疗服务机构头部品牌”。研报认为“公司门店通过规范管理带来高质量扩张,同时积极拓展植发前后医疗护理领域,抬高了增长上限空。强大的医疗能力、口碑优势、高效的营销构筑公司的核心护城河。”
那么,永和医疗业绩增长“第二曲线”的真相是什么?
头皮护理披上“科技”外衣[S2/]
《证券日报》记者在多日的走访中注意到,“通过护发改善头皮环境,防止脱发”几乎是包括永和医疗在内的大多数植发护发机构的“统一说辞”。
深受脱发困扰的王先生向《证券日报》记者讲述了自己在永和医疗护发的曲折经历。
“经过头皮测试,我被永和医疗的工作人员诊断为M型脱发,头皮有下降的迹象。最初,销售人员向我推荐植发,我拒绝了。后来,销售人员向我推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护发产品和服务。最基础的是护理清洁,升级的有抗衰老效果,最高的有潜移默化的生发效果。”工作人员还告诉王先生,最高档的产品并不能保证生发效果。
经过一番比较,王先生花了一万多块钱一共买了20个“清洁+抗衰老”套餐,单个价格超过了500元。“我按要求去店里做了‘清洁+抗衰老’护理。但是持续了一个多月,却一点效果都没有。”王先生疑惑:看似专业的“清洁+抗衰老”有用吗?它值这个价吗?
为了解情况,《证券日报》记者对永和医疗北京总公司进行了暗访。永和医护人员先给记者做了头皮测试,然后带记者去医生房间查看头皮测试报告。经诊断,记者被鉴定为ⅰ级脱发(永和医疗系统脱发程度分为ⅰ级和ⅱ级,ⅰ级最低)。
一名自称医生的工作人员在分析了检测报告后,向记者推荐了发际线植发。在记者表示不想植发,只想养发后,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价值758元、团购价199元的头皮护理体验套餐。
护理体验包的服务流程是:用气压喷雾器向头皮喷洒生理盐水,用Swinson牌预洗液清洁头皮,涂抹Swinson牌发质控油保养液,最后进行头皮按摩和洗发。经过一番操作,记者问,永和医疗的护发服务只是头皮SPA吗?工作人员说:“在家可以自己做,但是享受不到这样的服务。”
除了“享受”,不得不说“用气压喷雾器给头皮喷生理盐水”、“敷预洗”也为永和医疗服务增添了一份“科技感”。
公开资料显示,永和医疗使用的气动液体喷雾器的医疗器械注册人是武汉奇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药物情报资料显示,这种装置的目的是将液体以雾状的形式喷向人体的非侵入性皮肤表面,以达到冲洗的效果。但事实上,记者从多家固发护发机构了解到,用气压式液体喷雾器加生理盐水清理所谓的头皮环境,已经是行业的“标配”了。销售人员经常宣称“用气压式喷液器向头皮喷生理盐水,可以改善毛囊环境,特别是对毛囊炎患者,从而防止脱发”。
不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整形外科主任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正常人很少患毛囊炎,不可能造成明显脱发,生理盐水更不可能治疗毛囊炎。
除了气压喷雾器,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三甲医院皮肤科医生表示“预洗剂的效果相当于头部深层清洁。如果患者在使用预洗液后使用药物,将促进药物的吸收。但如果不需要用药,就意味着只是洗头,和洗头的效果一样。”
上述整形外科主任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医院不提供预洗,但他个人并不认为脱前要改善头皮环境。
护发业务涉嫌回避球
根据永和医疗发布的2021年业绩报告,公司于2019年开始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并以“店中店”模式在植发机构内设立施云薰医疗毛发中心。“其他的护发机构都是美容级别的,石云勋是医疗级别的。”永和医疗董事长张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
不过,记者通过天眼查App注意到,2021年4月12日,石云勋护发(北京)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发生变更,其中经营范围中删除了一、二、三类医疗器械的销售。目前其经营范围包括美发服务;化妆品、日用品、针织面料、假发的销售;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经贸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公关策划;货物、技术和代理的进出口。
这是否意味着斯文森医疗美发中心的护发业务和普通理发店没有区别?对此,张宇向记者提供了一张截图,显示“深圳深南石云勋诊所、深圳石云勋诊所、广州天河石云勋第一诊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张宇说,目前这些都是诊所审批的,和美发机构不一样。
那么,医疗诊所提供的固发护发服务是否意味着“医疗级”呢?张宇说,消费者可以在时运迅诊所买到“米诺地尔”、“非那雄胺片”等药品或者使用医疗级的设备,与普通的美发机构不同。据记者了解,这是两种治疗脱发的常用药物。其中,米诺地尔是非处方药,消费者可以在药店买到,而不是纳洛酮片是处方药,需要凭医生处方购买。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整形科主任告诉记者,医学上没有“医学护发”这一说。“我见过很多自称面对面做过‘头发护理’的患者,有的‘头发护理’了一年多,但这并没有改善他们的问题。很多患者的脱发都是雄激素性脱发,可以用药物治疗。用药物比‘护发’更有效。"
涉嫌传播虚假数据
在2022年3月永和医疗发布的《植发者分级诊疗制度白皮书》中,记录了一组所谓的“国家卫健委数据”:2020年,我国脱发人群超过2.5亿,其中男性约1.63亿,女性约8800万;同年,全国仅植发手术就达51.6万例,普及率为0.21%。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已否认公布上述数据。对于《白皮书》中的数据,《证券日报》记者再次联系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并未公布上述数据。
就此事,记者向永和医疗董事长张宇求证。他表示,上述数据确实存在。但当记者问他数据的来源时,他也表示数据是第三方提供的。
永和医疗作为公众公司,是否应该对其公布的数据负责?在脱发备受关注的当下,永和医疗是否涉嫌发布虚假数据,从而制造焦虑?
对此,北京市中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明告诉记者:“《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第三款规定,以虚构、伪造或者无法证实的科学研究成果、统计数据、调查结果、摘要、引文等信息为证明材料的广告,属于虚假广告。结合数据,如果永和医疗使用的脱发数据没有得到国家卫健委的认可,涉嫌以国家卫健委的名义发布数据,已经属于
尽管存在争议,但医疗护理服务已成为永和医疗的重要收入来源。永和医疗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接受公司医疗养护服务的患者人数为105275人,较2020年增长78.1%;业务收入也实现翻番,从2020年的2.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8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到26.8%,毛利率从73.8%增长到73.9%。
值得一提的是,永和医疗在2021年业绩报告中表示,公司计划继续在医疗护理服务领域开展RD创新,进一步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然而,永和医疗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约为21.69亿元,而研发支出仅为1416万元,占营收比重不足1%。这如何支持其“在医疗保健服务领域的持续RD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