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三大生态环境是森林、海洋和湿地。生态是“由生态关系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为干预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功能的总和。
扩展数据:
1。湿地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在土壤被水浸泡的特定环境中,生长着许多湿地水生植物。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拥有许多野生动植物资源。许多珍稀水禽离开湿地就无法繁殖和迁徙,所以湿地被称为“鸟类的天堂”。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功能,因此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2。森林
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树木与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的总和。它在森林、动物群落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水文湍流的调节和土壤的固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栖息地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肺”。
3。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指地球表面被大陆相互分割的广大水域。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为洋,边缘部分称为海,它们相互沟通,形成统一的水体。
地球海洋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洋含有超过13.5亿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7%,但只有2%可用于人类饮用。地球上的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