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馄饨。“一吃馄饨就不长痱子”。江南讲究夏至吃馄饨,说吃馄饨可以保证一个健康的夏天。馄饨,因其形状“似鸡生蛋,颇似天地混沌之象”而音与“混沌”谐音,故民间有夏至吃馄饨助小儿聪明之说。
2.吃苦瓜。夏天要吃苦、咸、凉的食物。夏季心火当季,心火过旺,肺气就会受到控制。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苦的东西也能助心气,主肺气。所以苦瓜是夏至最好的蔬菜。
3.吃面条。民间有句话叫“吃了夏至面,一日短”,意思是夏至过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越来越短。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夏至吃面条这一民俗的流行。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冬至遇夏至于交子”的说法。
4.吃新麦。在山东的一些地区,有在夏至煮新麦粒吃的习俗。孩子们用新麦秆做的小树篱去捞新麦粒在汤水里吃,既是一种味道,也是一种游戏。
5.吃冷饮。夏至的饮食虽然各地不同,但都有解暑退烧的意思。大家都很熟悉在夏至吃凉粉、果冻、酸梅汤、西瓜、冰块等等。相传早在周朝就有官员掌管冰和冰室设备。宋代就有人在街上卖冰饮,明清就有刨冰。长夏的这一天,清廷赏赐了文武大臣冰块。
6.吃大蒜和大葱。夏天雨水多,蚊子也进入高发期,容易导致各种传染病,尤其是痢疾等肠道疾病。《本草纲目》中,大蒜、大葱有“开五脏、达窍、祛寒湿、避邪、消肿止痛、化肉”的功效。所以夏至饮食中有吃大葱大蒜的习俗,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7.吃黑米纪念庞涓。杭州人喜欢吃黑米,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庞涓。浙江建德民谣说“开始一个夏日,吃补品。”说明夏至食补始于长夏。他们一般吃红枣、煮鸡蛋、黄芪炖鸡来滋补身体,为秋季紧张的农业劳动做准备。
8、好吃不过夏至狗。在广东省开平市,有夏至吃狗肉的习俗。开平人夏至吃狗肉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一方面有避邪等迷信原因,也有市民认为“夏至吃狗肉可以提振精神、运气”“升官发财”。另一方面是因为狗肉滋补暖胃。夏至过后,农民要收割耕种,体力消耗很大。吃狗肉可以增强他们的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