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恨,恨在天涯。
月亮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水风空落在我眼前,摇曳着蓝色的云。
[作者]: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
[翻译]:恨须如丝,飘向遥远的天边。山里的明月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在绿色的风中,花儿独自摇落。花落了,明月不知不觉已经斜入了碧云。
②地平线:地平线。它指的是在遥远的地方失踪的人。
(3)摇曳:字还在摇曳,动荡。
这首词以意境取胜,通过描写孤独月光下的思乡情景,表现了她内心的哀怨和悲哀。
“不恨,恨世界末日。”“恨”字直抵第一句,“千万”字直抵下一句“极”字,指出原因在于你所恨的人远在“人间”,充满怨恨。说“恨”,又有“几千万”,足见恨有多深,有多没完没了,而且似乎反复杂乱,不胜枚举。虽然恨的东西很多,但是恨到极致的东西只有一个,那就是远方的那个人一去不复返。这是对全词主旨的正面描述。
“山月不知在想什么,水风空落在眼前。”三四两句话,乍一听,很平淡,但仔细琢磨,觉得很自然。这两句话从侧面说明了他们“恨”的深度。女主仇恨很大,自然有心事。让她伤心的是,没有人知道她的仇恨。“恨”是一种看不见的心理情绪,难以把握,难以捉摸,但诗人善于利用景物来突出它:像风吹过水面时的涟漪,像随风飘落的五颜六色的花朵,像天上飘零的白云空。于是,抽象的“恨”变得生动而可感,让人可以清晰地体验。
“摇曳蓝云斜。”夜晚的山月上,白天的花落,在昼夜交替的傍晚,摇曳是一种程度不明显的颠簸,是一种轻轻转移角度的摇曳。这句话看似简单的景物描写,却表现了女主人凝视暮色和碧云的厌烦状态,说明一天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恨极”的意思已经全盘托出,没有了“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