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乡》中的“姜”是指赵国的将军廉颇,“乡”是指赵国的宰相蔺相如。“他”是和解的意思。
廉颇(公元前327~公元前243),嬴姓,连氏,名蛮,本名,生于钟山县苦松县(今河北省定州市兴义镇)。战国末期,赵与白起、王建、李牧并称为“战国四杰”。
祥和源于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廉颇列传》中的“廉颇交好”(或“负荆请罪”)。蔺相如和廉颇是战国时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义愤填膺,蔺相如以国家安全为重,处处忍让廉颇,最终让廉颇感到羞耻,向蔺相如认罪,两人成了挚友。由此,项和的故事将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