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学校疫情防控通知

于曼丽扮演者2022-08-28  5

2022福建暑假疫情防控通知

一、坚持科学准确,统筹做好节假日安排和疫情防控工作

(1)统筹安排假期和开学。各地各校要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和自身实际情况,抓紧做好暑假和秋季学期开学的日历安排,提前向社会公布。要统筹做好期末考试、初试、中考、中考、中考工作,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细致周到的服务,帮助学生准确填报各类志愿,缓解升学焦虑。要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要求,提前规划好秋季学期开学计划和教育教学安排,确保学生安全有序返校。

(2)科学引导有序流动。暑假期间,各地各学校师生员工原则上不得出境,避免前往我国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县(市、区),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其他县(市、区)。师生可在健康码绿码、体温正常、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在低风险区有序移动。返回时应遵守属地防控政策,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不得设置其他政策壁垒。做好家校协调,指导师生做好出行、就餐过程中的个人防护,指导学生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有涉及疫病的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3)坚决防止层层加码。各级卫生健康、教育等部门和学校要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疫情防控的“九个严禁”要求,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超重等现象。不准随意扩大师生及其同住人员的出行范围;对从低风险地区返回的师生,不得采取不让其返校或强制隔离等措施;不得对师生正常出入设置不合理限制;不得擅自扩大采取隔离控制措施的学校风险人员范围;不得擅自延长风险人员的隔离和健康监护时间。在进入秋季学期开学准备工作前(另有提示),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不得要求师生员工和住校生每日打卡、上传健康码和出行卡、发送位置信息等。

(4)优化校园服务保障。全国各高校要保障暑假期间留校师生的服务,开放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食堂等。,以保证在校师生学习、科研、求职、用电、用水、上网、用餐的需要。畅通师生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及时发布学校防控措施调整信息,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

二。坚持德育育人,积极引导师生参与研究实践

(1)扩大优质研究资源供给。各地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开放和利用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科技馆、体育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研基地和营地、劳动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为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环境。要鼓励和倡导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通过绿色通道、网上预约、开放日等方式为学生参观、学习和实践提供便利。要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协同推进研究实践的工作机制,集中优质资源,建设优秀研究路线,为学生和家庭提供组合式、打包式的研究实践服务。

(2)发挥研究和实践平台的作用。各级教育部门要以迎接党的20大胜利为主线,以多种形式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我与祖国奋进”“学新理念、秀新风”等活动,确保主题教育暑期活动不断。要依托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福建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等平台资源,引导港澳台侨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参与国民教育等活动。要将革命传统教育纳入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夏令营等活动,倡导中小学生在革命史迹、革命史馆、革命先辈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究实践。

(3)激发家庭社会研究实践的活力。各级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支持家委会和家长的主动性,为孩子量身定制、精心选择适合的研学实践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开展团体游、亲子游和户外游。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积极支持旅游企业承接研学实践业务,出台针对学生的优惠政策。省内享受减免补贴的a级旅游景区(含全部5A级旅游景区、20家4A级旅游景区、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实行学生凭学生证、身份证或户口簿等有效证件免收景区门票(不含景区内交通)政策,陪同成人享受门票7折优惠;旅行社组织的跟团游,学生免费,陪同成人享受门票五折优惠。倡导其他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红色旅游点、公共文化场所、乡村旅游点、观光工厂出台学生优惠政策。

三。坚持引领和激活,搭建师生培训交流平台

(一)组织教师培训交流。各级教育部门要利用暑假这一有利时机,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培训、游学、学术休假等方式,推动教师“走出去”。省级层面组织中小学、幼儿园(园)教育局长、教师暑期交流培训项目,中高职教师到省外知名高校、职业学校交流培训项目,优秀乡村教师学术休假活动,优秀青年乡村教师异地研修活动,名师送教下乡活动等。,并组织各类优秀教师代表外出充电。市县区教育部门要积极对接省内外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开展教师异地培训、交流访问、学术休假等活动。,为教师打造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学习交流平台。

(2)丰富文体科技载体。各级体育、教育等部门和学校要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学生体育联赛、“为少年而跑”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等一系列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各级体育部门要严格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政策,夏季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提高开放服务质量和水平。承担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的设区市要加快体育场馆改造,及时有序向社会免费开放。鼓励师生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社区、企业、乡村,开展环境保护、公益宣传、扶贫济困、科技支农等服务。高校和职业院校要引导和动员师生参加2022年暑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春红色筑梦之旅”、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省级活动,以及福建高校、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师生综合实践能力。

(3)减轻学生暑期课业负担。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双减”政策,科学合理安排暑假作业,严格控制暑假作业总量,鼓励布置探索性、实践性作业。学校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地方平台的优质课程资源,复习巩固学习成果。要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力度,大力整治幼接、初接等学科培训,限制非学科培训时间,把家长和学生从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保证充足的出行时间。

(四)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各级有关部门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积极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注重丰富暑期托管服务内容,有效开放教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资源和设施,开展科技、文体、读书、实践等特色活动。积极与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合作,吸引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等。,拓宽托管服务渠道。要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合理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

四。坚守安全底线,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1)切实加强学生安全。各地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在假期前安排专项安全教育,重点预防溺水、欺凌、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火灾、食物中毒、网瘾等,采取多种方式全面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暑假外出注意自身安全,防范各类安全事故。通过家访、家长会、给家长的信、发布安全提示、发送公共服务信息等。,应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及时了解孩子的户外活动情况,确保暑期学生的人身安全。

(2)完善安全工作计划。各地各学校要完善暑假期间各项安全工作预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健全工作队伍和工作机制,加强值班值守,确保出现任何情况都能快速反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置。组织举办夏季各类体育赛事应当规范审批程序,加强事前论证和周密设计,注重场馆、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加强组织保障。各地学校要充分认识暑假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师生暑期活动,确保各项措施取得实效。要结合实际制定暑假工作方案,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协调配合,促进资源共享,逐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全方位暑期教育模式,确保师生能够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假,以最佳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3710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