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利用率已超过72%,系统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整车可续航1000公里,10分钟快速充电,2023年量产。根据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信息,麒麟电池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CTP第三代迭代技术,在续航、快充、安全、寿命、效率、低温性能等方面实现了全面提升。目前,Ideality和Lotus等公司已经透露了采用这种电池的兴趣。
6月25日,在重庆车展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玉群也表示,除了全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还在研发新的凝聚态电池。此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人士指出,今年公司至少召开了四次发布会,介绍商业模式、电池结构和化学系统的创新。
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动力电池行业的“内卷化”也明显加剧。搭载“海绵硅负极电池技术”的广汽AION LX Plus成为首款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量产车型。疯传近两年的特斯拉4680电池在柏林工厂正式“上车”。零跑汽车发布MTC方案,比亚迪推出CTB技术,SAIC发布魔方电池...
“我们还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发布新的产品。”一位装机量前10的动力电池公司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多面的“拼刺刀”[S2/]
在麒麟电池正式发布之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经历了长时间的疲软,市值一度跌破万亿元。二线品牌不断突围,车企“去宁化”。这些困境的背后,是硝烟弥漫的动力电池行业。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市场占有率连续两年在50%以上,占据中国动力电池半壁江山。然而,今年以来,“王宁”的地位发生了动摇。前5个月,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负载市场份额下降至47.05%,比去年的市场份额(52.1%)下降了5个百分点以上。
今年前5个月,排名第二的比亚迪市场份额增至22.58%,比去年(16.2%)提高了6.38个百分点。今年4月,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在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上超越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
6月中旬,比亚迪市值突破万亿,市场上也出现了王宁与王迪之争的说法。
直到最近,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终于亮出了他的秘密武器。麒麟电池的创新主要集中在结构创新上,取消了原有的横纵梁、水冷板、隔热垫的独立设计,集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弹性夹层。通过全球首创的大面积散热技术,麒麟电池可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和10分钟快充。
根据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公布的初步指标,麒麟电池在体积利用率、系统能量密度、散热、快充等方面均超过了比亚迪的“刀锋电池”。
至于特斯拉4680电池,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工装里充满了“火药味”。早在预热阶段,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就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在相同的化学体系、相同的电池组尺寸下,麒麟电池组的电池容量比4680系统增加了13%。
第一次财务映射
可能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自己的大客户特斯拉面临的竞争直接相关。松下是特斯拉最早的电池供应商,也是4680电池布局较快的企业。今年2月底,松下宣布将于2023年开始向特斯拉供应4680块电池,并在日本和歌山县率先量产。它还计划在美国建立一家工厂。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显然期待麒麟电池与4680电池竞争,继续赢得特斯拉的青睐。
除了产品内部放量,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企业加快了产能放量。据锂电起点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一季度,比亚迪、欣旺达、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卫玠电力等电池企业相继公布了一批新投资项目,整体投资2287.7亿元,年产能620GWh。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现有动力电池生产线产能爬坡后,总设计年产能将达到260GWh~280GWh。此外,加上新增的353GWh年产能,预计到2025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累计年产能将达到613GWh~633GWh。
这并不是因为国产动力电池竞争加剧。长期占据全球动力电池装载量前三名的松下和LG新能源,也觊觎着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霸主地位。
据悉,LG新能源预计到2025年将全球电池容量提升至520GWh,比今年年底的200GWh高出1.6倍。未来三年的产能扩张速度将略快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松下在6月初宣布,到2028年(2029财年),该公司计划将动力电池的年产能扩大至约200GWh,是目前年产能50GWh的4倍,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美市场。
曾玉群曾在今年5月的投资人活动中表示,动力电池产能的扩大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目前同行频频公布几百GWh的产能规划,需要上千亿的资金投入,所以要看最后的落地。同时也要看未来不断更新的产品和技术与现有工艺和设备的匹配性。
6月22日晚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刚刚发布公告称,450亿元募集资金已经支付,将主要用于扩大动力电池产能。
今年4月,松下发表声明,计划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在包括电动汽车电池在内的“增长领域”投资约205亿元,还将在以氢能为首的“技术支柱”领域投资近102亿元。
去年7月,LG还表示,未来10年将在电池领域投资近850亿元,其中近645亿元将用于研发下一代电池技术,确保建设智能工厂所需的生产技术,增加生产线,超过140亿元将由LG化学用于研发电池尖端材料技术,扩大电池正极材料产能。
能量密度内卷时代已经过去?
长期以来,为了解决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动力电池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能量密度的提高上。
麒麟电池也将其能量密度作为宣传重点,突出“可以轻松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的亮点。很多网友在公开渠道评论,这是否意味着电动车真正终结燃油车的时代已经到来?
但其实续航100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车早就出来了。今年年初,广汽AION LX Plus正式上市。该车搭载自主研发的“海绵硅负极电池技术”后,最高续航可达1008公里,但补贴价格高达45.96万元,比其600公里续航车型高出17.3万元。据统计,AION LX Plus今年月销量不超过500辆,在市场上并未激起波澜。
除了广汽阿亚恩,早在去年年初,蔚来还发布了一款150kWh的半固态电池组,可以让ET7的续航能力超过1,000km。预计交付时间是今年第四季度。目前1000公里续航的ET7价格还没有公布,但是100kwh 675公里续航的ET7价格已经达到了53.6万元。
某新能源汽车品牌副总经理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更像是企业之间的“军备竞赛”,以显示其拥有领先的技术。其实新能源车700公里的续航里程就够了。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在今年3月表示,特斯拉可以在一年前制造出续航600英里(965公里)的Model S。但出于对资源利用、车辆操控性、加速体验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他认为续航时间长的电动汽车没有意义,即使是400英里(约644公里)的续航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足够了。
除了能量密度的提升,特斯拉4680电池更注重成本的降低。预计新电池可使整车续航里程增加16%,同时降低14%的成本。结合电池工厂规划、正负极材料研发和电池整车集成,马斯克预计新电池的每千瓦时成本可降低56%。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也对成本很感兴趣。他在今年3月底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委员会论坛上表示,续航里程已经跨过了阶段门槛,未来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性将继续降低。安全性、成本和循环寿命可能成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目前动力电池材料体系的突破遇到了很大的瓶颈。现在行业的创新主要集中在结构创新上,结构创新的边际收益越来越小。”一位动力电池企业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向上突破难度大,造成了横向滚入的现象,未来10年这种现象可能还会持续。
600公里的续航,再加上未来更成熟的快充系统,基本可以解决消费者的里程焦虑问题。上述人员表示,未来电池更多的是追求快充、方便、灵活,电池企业未来更有可能走差异化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