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多层建筑公寓:
点击下载参考模式设计库。
建筑设计标准:
1.1 层高
安置房的标准层高应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1.2 屋顶
多层住宅宜采用坡屋顶,小高层和高层住宅宜采用平屋顶。
1.3 外墙
考虑到节能措施,应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材料应采用真石漆。岩片状真石漆或国产中档石材可用于裙房及配套商业立面。
1.4 内墙和天花板
1.4.1机组内壁应按设计要求铺设到位。除了厨房和卫生间,一般墙面都是用混合砂浆和白水泥抹两遍。
1.4.2除底层外,单元的门厅、楼梯、走廊的内墙和天花板均采用油漆完成。
1.4.3如有室外遮阳,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的要求。
1.5 门和窗
1.5.1外窗可采用塑钢中空玻璃窗,立面也可采用彩色塑料或铝合金。设计需要设置窗户防护栏杆,材质为钢或不锈钢。
1.5.2本单元外门为钢玻璃门,带门禁及对讲系统。楼梯间防火门为木质防火门(地下室楼梯间采用钢质防火门)。井门可以是木制或钢制防火门。
1.5.3入口门为钢制防盗门。传热系数满足防火节能设计的相关要求;室内门(避难室除外)按洞处理,门入口处水泥腻子为白色。
1.5.4阳台应统一封闭,阳台外门推荐采用塑钢中空玻璃门。
1.6 地板和地面
1.6.1大堂、电梯候梯厅和公共走廊应铺设防滑地砖、地砖踢脚线、乳胶漆墙面和顶面。
1.6.2多层住宅的楼梯台阶和休息平台应铺防滑地砖。
1.6.3 1~2层的高层楼梯间及通往地下室楼梯间的地砖地面及地砖踢脚线。其余楼层为水泥地面、水泥踢脚线(与墙面平齐)、成品木质扶手、金属栏杆。
1.6.4通往地下室的室外楼梯应采用水泥地面、水泥踢脚线(与墙面平齐)、不锈钢扶手、金属栏杆、铝吊顶(侧面用玻璃密封)。
1.7 楼梯和电梯
1.7.1楼梯应满足消防疏散要求。
1.7.2无障碍电梯和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1.7.3电梯应采用总线系统进行五方通信,并具有群控联动功能。应选择中档以上、安全可靠、易于维护的产品。
1.7.4电梯门盖应采用石材或不锈钢装饰。
1.7.5楼梯、门厅、走廊应设置节能自熄开关。
1.8 室内
参照商品房毛坯交付标准,天然气管道、有线电视、网络通讯等。需要进屋。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简单装修,不改变户型内部布局。
1.9 栏杆
阳台和露台的栏杆、扶手、高度和样式由设计确定,并符合规范要求。
1.10 电气和照明
1.10.1开关插座、节能照明灯和室内配电箱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室内强弱电插座、弱电端子和节能灯的数量应符合要求。
1.10.2地下室设备用房应采用通风器除湿,电梯间应设置防火降温设施。
1.11 空调整平面
空室外机及附属设施不得外露、乱排,应结合建筑立体平面的一体化设计进行隐蔽设计,并合理、有序、集约布置空室外机。空室外机还应考虑便于安装、操作和维护。空空调室外机的护栏和装饰百叶应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颜色应与外窗颜色相匹配。空空调冷凝水应进行有组织的排放。
1.12 垃圾桶
垃圾桶分类收集,有专门的地方(地面硬化)。垃圾桶应设有污水接收口和合理的冲洗设施。
1.13 小区出入口
门卫室位于出入口之间,行人出入口与车库入口分开设置,门禁系统单独设置。非机动车出入口应与行人出入口相结合(路面应兼顾非机动车),有条件的应设置专用出入口。建议机动车出入口采用栅栏门,行人出入口采用1.4m高的不锈钢平板门
1.14 单元出入口
单位底层入口应统一设计,有条件的设雨篷和门厅。考虑到信报箱、牛奶箱、设备清单箱、通知、门牌等功能,最好设置在门厅或货架空层,室外设置结合景观。邮箱、牛奶盒等。应由不锈钢制成,并设置在中央。箱体表面应预留合理位置设置经济适用住房标识。
1.15 车库和停车位
1.15.1应根据规范要求设置相应数量的非机动车车库和停车位,并在每个住宅内设置相应数量的智能收费系统。
1.15.2按照规范要求配建机动车停车位,充分预留车辆充电设施,按照规范比例配置纯电动汽车充电桩和专用停车位。每个停车位应预留充电桩的建设条件。
1.15.3在小区内,可按照“人车分离”的原则,在地面设置商业停车位和临时访客停车位。
1.16 墙
居住区实行封闭管理,墙体透明,主体高度不超过1.8米,突出部分不超过2.2米,并在墙体上预留适当位置设置保障房标识,具体颜色和材质考虑整体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