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人群一览
目前强化免疫的目标人群是哪些人?
目前,以下6类人群是强化免疫的主要对象:
边境、海关、出入境、国际国内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冷链食品和进口货物的从业人员,入境、过境一线工作人员,因公、因私出国人员,口岸所在地感染风险高、疾病传播风险大的人员;
公安、消防、应急、交通、物流、邮政快递、养老、精神卫生福利、环卫、殡葬、通信(信)、救助管理、市场监管、新闻媒体、社区工作者等。,他们直接向公众提供服务,维持社会的基本运转;
关键岗位员工的水、电、暖、煤、气等基本生活物资供应保障;
批发、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服务业从业人员;
制造业、建筑业、信息/IT、金融、房地产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从业人员;
学校教职员工和高校学生等。
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口岸、边境、重大活动等方面的疫情防控需求,如60岁及以上的高危人群感染后发生重疾的高危人群,扩大接种人群范围。对于其他符合条件且有接种需求的人群,可以提供强化免疫服务。
相关阅读:
2021年8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预防接种对疫苗的保护作用,可以从免疫原性的角度来提高。以下人群可以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对于进口风险高的人员,如海关、边检、航空空、检疫点、定点医疗机构等工作人员,可在免疫程序完成6个月后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的人,以及60岁以上的人,感染后重疾、危重、死亡的风险比其他人群高。对于这类人群,接种疫苗后6个月可进行加强注射;
因工作、学习、交流需要,需要前往境外高风险地区或国家。专家还建议,这部分人群可以接种6个月的疫苗。
延伸阅读:疫情期间社区工作者的保护
新冠肺炎疫苗应及时接种,接种后应注意个人防护。
进行日常自我健康监测。当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掌握防控基础知识和应急处理流程。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嘴巴、眼睛和鼻子。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