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适合什么时候去?几月份去最好?

仙居适合什么时候去?几月份去最好?,第1张

春、夏、秋季

仙居赏花是头等大事。3月中旬-4月下旬桃花盛开,3月下旬到6月初菜花金黄、5-6月和9-10月(特别是6月)薰衣草遍染神仙谷、6-7月的向日葵在仙居县下各镇石壁村成片地盛开。

春秋季节,仙居的梯田尤其美,位于田市镇的公盂山和朱溪镇的丰山梯田是绝佳的好去处,春季梅雨过后,高山梯田层层叠叠,葱葱郁郁,而到了秋季,则是麦浪翻滚,一片金黄。

夏季,仙居成了漂流避暑的好地方。永安溪漂流惊险刺激,神仙居、景星岩是满目青山,淡竹休闲谷中则是成片的竹林。

更多全面及时信息,点击查看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罗溪瑶族乡铁山村,成群的鹭鸟在飞舞欢歌。 滕治中摄(人民视觉)

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 资料图片

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自行车运动协会组织环保志愿者来到舞阳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内捡拾垃圾。 胡攀学摄(人民图片)

志愿者在鲁朗出发准备捡垃圾。 宋卫华摄

鸟瞰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朱溪镇杨丰山金色梯田美景。 王华斌摄(人民图片)

你是一个爱山爱树爱动物的游客吗?你曾因为看见野外的垃圾污染而痛心吗?你曾默默地把见到的垃圾背下山吗?你希望出现更多的绿色驴友,让山川水流远离污染和破坏吗?如果你的答案为“是”,你就可以成为“无痕山林”行动中的一员!近日,北京率先在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试点“无痕山林”行动,并将在全市31家森林公园逐步推广。这项活动旨在倡导人们在山林 旅游 和进行各种户外活动时,不留垃圾,不破坏自然环境,提醒人们离开 旅游 地后,就像没来过一样的“无痕”。

我的垃圾我带走

近年来, 旅游 、登山、野营等户外活动日益增多,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户外运动爱好者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事情也屡屡发生。据报道,三年前,河北邯郸市的两名“驴友”吴某、温某为寻求刺激,非法进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区域,在徒步旅行的2天中,破坏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恶劣,被依法处罚;两年前,在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的乌兰哈达火山群,一些游客随意驾车攀爬火山、碾压草原、丢弃垃圾等,对火山地质遗迹和周边的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当地政府不得不将公园暂时关闭。

针对户外运动对自然和人文资源破坏的情况,多地管理部门开始与专业人士、民间团体合作,将国际上“无痕山林”理念引入中国。

“呼吁游客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无痕山林”行动,今年8月开始在北京市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正式试点。

近日,笔者走进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只见每位进园区的游客都会收到工作人员发放的塑料袋。一位参加“无痕山林”活动的游客很高兴地说,在游园过程中,将自身产生的垃圾装入可降解塑料袋内,游览结束后,将垃圾送至指定地点称重,重量达到500克,可免费获赠一张公园门票。

据了解,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准备了近万个可降解垃圾袋,免费发放给进园游客。试点第一天,共有850余人次参与活动,累计收回垃圾约38公斤。

“我的垃圾我带走,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这次开展的无痕游园活动,是本市山地型森林公园开展垃圾分类的一次有益尝试。”曾小莉介绍,目前全市有31家森林公园,除了共青滨河森林公园和大兴古桑园国家森林公园处于平原地区,其他29处都在山区,如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蟒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这类公园普遍存在山场面积大、游览线路长、管护人员少的问题,及时清理垃圾和开展垃圾分类有一定难度。曾小莉说:“我们希望通过宣传推广,让越来越多的游客知道、接受并践行‘无痕山林’理念。今后,即便工作人员不在门区发放垃圾袋,游客也能有主动携带垃圾袋的意识,随身收集垃圾,把垃圾带到山下并分类投放。”

无痕是最美的痕迹

不止捡拾垃圾,“无痕山林”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七大基本准则:事前充分的计划与准备、在承受力范围内的地点行走宿营、适当处理垃圾、保持环境原有的风貌、减少用火对环境的冲击、尊重野生动植物、考虑其他使用者。除此之外,“无痕山林”还有两个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对环境的“尊重”和“最小冲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无痕山林”概念进入国内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除北京外,“无痕山林”行动已在多地开花。在山东,志愿者们经常定期深入山涧陡坡,捡拾烟头、烟盒、矿泉水瓶等垃圾;在兰州,兰州大学绿队徒步营的大学生们曾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古城出发,到达绵阳市梓潼县,穿越金牛古道,普及“无痕山林”,宣扬绿色环保。团队所及之处不带走一片树叶,原地休息不留下一丝垃圾。

最近,广东肇庆市生态环境局、肇庆市生态环境局高要分局等单位共同开展了主题“只带走照片,只留下脚印”的志愿活动,邀请自然之友讲师和资深户外达人现场讲解“无痕山林”理念,倡议到场的家庭从自己做起,践行低碳环保生活。

虽然目前“无痕山林”影响力在全国还不是很大,但已有很多人在生活中落实“无痕山林”准则。从一位驴友的山野之旅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呵护自然的良苦用心。

“北京,平谷,黄松峪水库上游,梨树沟村一块带有废弃旧屋的自然山野。我们两天一夜的户外活动,将从村口开始,溯流而上,在一块四面环山的平缓高地露营、开展培训活动。

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举行了简单的敬山仪式,在短时间内让大家与自然产生了联结。之后,大家选择了在可承受地表行走和露营。‘可承受’地表是指地表生长有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且已枯萎,不会对植物生长造成威胁。”

在野外用火需要事前做好充分思考与准备,以实现影响最小化为目标,具体来说:升起篝火之前,考虑是否可以用酒精灯、蜡烛、便携式炉灶等对地表伤害较小的方式进行取代。如果非要生火,采用最低影响行为,例如先在地表上用石块铺一层底座,用来垫高起火点,保护地表。”

活动进入尾声时,让山林“无痕”的清理工作开始了。“我们将捡到的垃圾带回城市集中处理,厨余垃圾的妥善处理方式之一是就地掩埋,掩埋的过程:远离水源地,选择有机物较少的地表,地洞要够深、够宽,避免损坏植物根系,生厨余可直接填埋,熟厨余最好冲洗油渍后填埋,将枯枝落叶混入厨余,用木棍搅碎,以加速分解,封土后用枯枝覆盖,恢复原貌。”

“越靠近自然,越心生敬畏”,离开梨树沟之前,这位驴友和伙伴们感触万千,有的人说:“我是自然的受益者,我也愿成为自然的守护者。”还有一位驴友总结说:“给自然无痕,是人类留下的最美痕迹。”

仙居八景

包括“南峰钓艇”、“东岭晓钟”、“石龙霖雨”、“水帘瀑布”、“景星望月”、“锦凤冲宵”、“麻姑积雪”、“苍岭丹枫”。清翰林院编修潘耒记道:“天台深幽,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

人文景观

境内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的文物有7处,列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的文物有43处,其中下汤新石器文化遗址、世界上最早的照明路灯石柱灯、国内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中华第一灯”针刺无骨花灯、“华东第一龙型古街”皤滩古街、道教第十洞天括苍洞等,历史文化价值很高,特别是针刺无骨花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有距今约9000万年的恐龙化石、全国单字之冠摩崖石刻大“佛”字、填补浙江无岩画历史空白的朱溪汉代岩画、宋代大理学家朱熹送子求学的桐江书院、田市镇明朝石刻运河图、广度春秋古越文字等。

神仙居景区

神仙居以西罨幽谷为中心,形成峰、崖、溪、瀑景观。典型的流纹岩地貌,景观丰富而集中,奇峰环列,山崖陡峻,峰崖的相对高差多在100米以上,基岩落石处处成景,溪水与瀑布常年不断,幽深奇崛。有迎客山神、将军岩、睡美人、象鼻瀑、十一泄飞瀑等80余个景点。

神仙居总面积有15.8平方公里,神仙居景区是仙居五大风景区胜区之一,也是仙居风景名胜区的典型代表,曾在1997年组织的百家风景名胜点评选中被评为“游客最喜爱的美景乐园之一”,该景区被确定为“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

景星岩景区

景星岩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仙居县城城西27千米处,总面积2730公顷,海拔742米,与神仙居景区相邻。

淡竹原始森林

位于仙居县西南部,距县城45千米,是仙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之一。景区内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完整多样的生物圈,拥有2000多个生物种类,其中保存完好的原始沟谷常绿阔叶林在国内罕见,尚有南方红豆杉、香果树、长叶榧、浙江楠、杜仲、厚朴木、金刚大、八角莲、金钱豹、穿山甲、五步蛇、蝾螈等上百个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享有“绿色基因库”和“天然药物宝库”之美誉。

高迁古民居

高迁古民居群位于风光秀丽的仙居县西部白塔镇,距县城19公里,拥山环水,交通便捷。

古民居群规模宏大,布局精巧,保存完整,递数百年而不衰。古民居外型优美,立面简洁,构架坚固,尤以镶嵌在门窗棂台上精美的石、木雕刻闻名遐迩。这些石、木雕刻玲珑剔透,风格多样,或古拙,或匀称、或简洁,或繁复,或遒劲雄奇,或细密工整。

响石山

原名猴山谷。位于仙居县横溪镇猴山根村附近的山上。

响石山景区为丹霞地貌,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内有金猴、情侣谷、虎踞峡、天生桥、月亮潭、石破天惊6个景区,80多个景点。仙猴迎宾、恐龙化石、九龙洞、神龟思夫、浮丘室、会仙阁、弃马涧、拜马涧、升仙坛、王子乔成仙处等景点,如群仙排队,时隐时现的猴子声声叫唤,让人留连忘返。

永安溪漂流

清清永安溪是仙居的母亲河,被专家喻为“幽谷溪流、清澈见底、终年不枯、据水质专家分析可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现开辟的永安溪漂流河河段总行程7.68公里,以仙居土产的特制的竹筏作为工具,“小小竹筏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乘一叶竹筏顺流而下,或如履平地或急穿险滩,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碧水、蓝天、远山能让你品味到似水柔情般的逍遥温馨和两岸奇趣横生的田园景色。

皤滩古镇

位于仙居县城西约25千米处。早在公元998年前,这里就因水路便利成为永安溪沿岸一 个繁华的集镇。经过了千年的风云,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大量保存完好的民宅古居,以及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门堂”,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和曾获得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针刺无骨花灯,该灯在唐朝时即被送选皇宫作为宫灯,仙居也因此于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花灯)之乡”。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让你体会到千年文化的内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6170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5-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