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在哪里

荆州在哪里,第1张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11°15′~114°05′,北纬29°26′~31°37′。东依武汉市汉南区,东南隔江与咸宁市嘉鱼县、赤壁市相望;南滨江与湖南省岳阳市为邻,与益阳市、常德市接壤。

西连宜昌市的当阳市、枝江市、宜都市、五峰县,北接荆门市、潜江市、仙桃市。辖区东西最大横距约274.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30.2千米,夹江呈带状分布。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境内全长483千米。

地质地貌

荆州市位于扬子准地台中部,属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晚近期构造带,处于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西部边缘,是江汉平原的主体。全市地势略呈西高东低,由低山丘陵向岗地、平原逐渐过渡。全市低山面积为120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0.8%;丘陵面积约250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1.8%;岗地面积2626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18.6%。

平原面积11096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78.8%。形成以平原岗地为主,兼有少量丘陵、低山的基本地貌。山丘分布于西部松滋市的庆贺寺、刘家场及西北部的荆州区八岭山,地势最高点为松滋市的大岭山,海拔815.1米。岗地分布于荆州区的川店、马山、纪南和公安县的孟溪、郑公以及石首市的团山、高基庙一带。东部地势低洼,最低点在洪湖市新滩乡沙套湖,海拔仅18米。

以上内容参考:荆州市人民政府-自然地理

荆州,古时又称“江陵”,湖北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全市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690万(2017年)。荆州市位于东经111°15°—114°05°,北纬29°26°—31°37°。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483公里。荆州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阳。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

荆州是现在的湖北湖南二省全境,由荆山一带直到衡山之南地域。

荆州,是汉文典籍《禹贡》所描述的汉地九州之一。《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荆州大体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由荆山一带直到衡山之南地域。是汉族原居地区之一。

荆州“厥上惟涂泥,厥田为下中,厥赋为上下”。这是指出荆州土壤大致类似扬州,惟土壤肥力为下中,比扬州高一级,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八级,田赋属第三级。

荆州东与扬州分界,南越衡山 [4]  至五岭为止,北至荆山。荆州等同于楚国的版图范围,境内有衡山、云梦泽,楚简《容成氏》也有禹贡九州,包括荆州在内的记载。

荆州名称最早来源的朝代:

荆州之名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荆是古代楚国的别称,因楚曾建国于荆山,故古时荆、楚通用。沙,始称津或江津,历为江陵县的重要商埠和码头。

荆州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类就在这里创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荆州系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属楚。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国迁都于郢(今荆州区纪南城),都郢400余年。秦属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喻荆州。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立荆州刺史部,东西汉时皆属南郡。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荆州,后归吴荆州,定治南郡。晋永和八年(352年),荆州定治江陵。南北朝时,齐和帝、梁元帝、后梁、萧铣皆以荆州为国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62800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