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在哪里?

滑铁卢在哪里?,第1张

滑铁卢(法语:Waterloo)是位于比利时瓦隆-布拉班特省的一座城市,人口29,794人(2016年)。

此地因发生在1815年的拿破仑生涯最后一战滑铁卢战役而闻名于世,自此“滑铁卢”一词也成为“彻底失败”或“重大挫败”的代名词。

历史

滑铁卢这个名字在 1102 年第一次被提及,指的是在今天被称为索尼安森林的边界处的一个小村庄,沿着一条连接布鲁塞尔、热纳佩和南部煤矿的主要道路。滑铁卢位于主要道路和通往现在 Cense 的一个小型农业定居点的道路的交叉点。

今天仍然可以找到这个十字路口,作为 Chaussée de Bruxelles 与 Boulevard de la Cense 的交汇处。滑铁卢是旅行者和商人,特别是那些从煤矿向南运送煤炭的人,可以在那里得到休息和保护,免受土匪袭击的地方。

滑铁卢位于布拉班特公国,创建于 1183 年,首都鲁汶。在布拉班特公国扩大从Luttre到“斯海尔托亨博斯在1477布鲁塞尔成为布拉班特公国在1267首都和省会城市勃艮第的荷兰在1430。

滑铁卢在 17 世纪开始发展。1687 年在小滑铁卢建造了一座皇家小教堂,并于 1826 年扩建,成为滑铁卢圣约瑟夫教堂。

在 18 世纪后期,虽然该地区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但 1789 年法国大革命之后出现了一段动荡的时期。旨在平息那些为该地区带来启蒙思想的鼓动者的改革没有成功。1794 年,法国人入侵,结束了该地区的旧制度,包括修道院、官方记录保存和贵族的特权。

直到 1796 年,滑铁卢被分为两个部分,大滑铁卢和小滑铁卢,分别取决于布赖讷拉勒德(那慕尔主教)和圣杰内修斯-罗德(梅赫伦主教)的教区。

在法国统治下建立了一个以自治市为基础的新系统。滑铁卢市是由与 Sint-Genesius-Rode 分离的 Petit-Waterloo 和与 Braine-l'Alleud 分离的三个前小村庄(Grand-Waterloo、Joli-Bois、Mont-Saint-Jean)创建的。

1813 年,切诺瓦小村庄的一半从布赖讷拉勒德分离出来,成为滑铁卢的一部分。

1824 年,随着来自索尼安森林的 Roussart 和 Sainte-Gertrude 地区成为自治市的一部分,滑铁卢再次发展起来。滑铁卢在 1801 年有 1,571 名居民,在 1846 年有 3,202 名居民。

1795年,被侵占的领土被划分为九个省。包括滑铁卢在内的一些城市成为代尔省的一部分,在拿破仑战败后,该省于 1815 年在荷兰统治下成为布拉班特梅里迪奥省。在比利时独立于1830年,它成为布拉班特省的一部分。

1977 年,切诺瓦小村庄的后半部分与布赖讷拉勒德分离,并与狮子旁边小村庄的一部分一起成为滑铁卢的一部分。

1995 年,布拉班特省被划分为与 1980 年创建的瓦隆、布鲁塞尔和佛兰德斯行政区的界限。滑铁卢所在的部分成为瓦隆布拉班特省。

滑铁卢战役

1815年6月18日,附近的滑铁卢在比利时,将部分英国荷兰的时间。

拿破仑·波拿巴指挥的法国军队被第七联盟的两支军队击败,第七联盟是由英国领导的联盟,由来自英国、荷兰、汉诺威、不伦瑞克和拿骚的部队组成,在公爵的指挥下惠灵顿,被许多作者称为英军或惠灵顿的军队,是陆军元帅冯布吕歇尔指挥下的普鲁士军队,也被称为布吕歇尔的军队。

这场战斗标志着拿破仑战争的结束。

滑铁卢战役是滑铁卢战役的决定性战役,也是拿破仑的最后一次战役。根据惠灵顿的说法,这场战斗是“你一生中见过的距离最近的事情”。

四天后拿破仑退位,联军于7月7日进入巴黎。滑铁卢的失败结束了拿破仑作为法国皇帝的统治,标志着他百日流放归来的结束。这结束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并在连续的欧洲战争和几十年的相对和平(通常被称为大不列颠和平)之间设定了一个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里程碑。

战场位于比利时的布赖讷拉勒德市(Braine-l'Alleud)和Lasne,位于布鲁塞尔以南约 15 公里(9.3 英里),距滑铁卢镇约 2 公里(1.2 英里)。今天的战场遗址以狮子丘纪念碑为主,这是一座用从战场上取下的泥土建造的大型人工山丘;土丘附近的战场地形没有保存下来。

滑铁卢被今人广为应用,主要是出自 滑铁卢战役

--------------------------------------------------------------------

俄、英、普、奥等组成的第六次反法联盟,终于打败了拿破仑,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放

逐到他的领地厄尔巴岛上,波旁王朝复辟。

但拿破仑并不甘心自己的这次失败,他仍然在关心着时局的发展。1815年初,反法

联盟在维也纳开会,由于分赃不均而大吵大闹,以至于剑拔弩张、横刀相向。同时,法国人

民由于封建贵族的残酷统治,越来越不满意波旁王朝的统治而更加怀念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见时机已成熟,便决定东山再起。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仑率领105

0名官兵,分乘6艘小船,巧妙躲过监视厄尔巴岛的波旁王朝皇家军舰,经过三天三夜的航

行,于3月1日抵达法国南岸儒昂湾。拿破仑感慨万端、兴致勃发,立刻在岸上发表了热情

洋溢的演说:“士兵们,我们并未失败!我时刻在倾听着你们的声音,为我们的今天,我历

经重重艰辛!现在,此时此刻,我终于又回到了你们中间。来吧,让我们并肩战斗!胜利属

于你们,荣誉属于你们!高举起大鹰旗帜,去推翻波旁王朝,争取我们的自由和幸福吧!”

士兵们在拿破仑的鼓舞下,热血沸腾。部队开始进军巴黎。沿途所到,不少人欢呼雀

跃。波旁王朝派出的阻击部队,因多是拿破仑旧部,所以纷纷归附,这样,到3月12日,

拿破仑未放一枪一弹,顺利进入巴黎。此时,他的部队已发展到1.5万人。路易十八看到

大势已去,仓皇逃出巴黎。3月19日,拿破仑在万民欢腾声中,重登王位。正在维也纳开

会的反法联盟各国首脑,惊恐万状,立刻停止争吵,并马上拟定了临时宣言,称拿破仑是世

界和平的扰乱者和敌人,他“不受法律保护”,与此同时,他们迅速集结兵力,到3月25

日,英、俄、普、奥、荷、比等国结成的第七次反法联盟,并有重兵70万。联军准备分头

进攻巴黎:巴克雷指挥17万俄军和25万奥军集结在莱茵河方面,向洛林和阿尔萨斯推

进;弗里蒙指挥奥——撒丁联军6万,集结于法意边境,准备随时向法进军;普鲁士的布吕

歇耳元帅率12万普军、300门大炮在沙罗瓦和列日之间集结;英国的威灵顿将军指挥一

支由英、德、荷、比人组成的混合部队约10万人、200门大炮,驻扎在布鲁塞尔和蒙斯

之间。另外,联军还有一支30万人的预备队。

联军约定在6月20日左右开始行动。

法军方面,拿破仑也在加紧备战,到6月上旬,已有18万人集结在鹰旗之下,他希望

到6月底能有50万人上阵。但令拿破仑遗憾的是,过去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将已不愿再为拿

破仑效力,这对法军非常不利。

对于联军的强大阵容,拿破仑认真地进行了分析,他决定要化被动为主动,以攻为守。

他认为威胁最大的是比利时方面的英普军队,所以要集中主要兵力对付,而莱茵河、意大利

方面的联军,只要派少量兵力进行牵制就行了。同时,他还决定,要趁联军尚未会齐的时

候,争取战机,率先击溃英普联军,打败了威灵顿和布吕歇耳这两个老将,其他联军便好应

付了。

计划已定,拿破仑便于6月12日派12.5万法军(其中有近卫军2万人)、火炮3

00门,悄悄移动到比利时边境,驻扎到离普军只隔一片密林的地方。

6月16日下午2时,战斗打响。法军主力7万人在林尼附近同普军主力8万人交战,

拿破仑另派5万兵力牵制英军,他希望能够把英、普军队切开,然后各个击破。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又加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枪炮声、雷雨声相互交加、轰

轰作响,一直到傍晚雷雨过后,布吕歇耳才发现,法军已占领林尼村,普军防线已被切断。

而且,法军迅速包围了普军,布吕歇耳也被摔伤。普军见形势不利,四散溃逃。拿破仑认为

普军败局已定,令法军休息一日,然后才令格鲁希元帅追击普军残兵。这样,坐失了歼灭普

军的大好时机,逃散的普军在瓦弗方面重新集结,对法军构成了新的威胁。

击溃了普军的拿破仑,亲率大军转攻英军,威灵顿听到布吕歇耳战败,害怕孤军作战,

便迅速撤退到滑铁卢方向。法军将领内伊受命拦截英军,但内伊优柔寡断,英军顺利撤走。

拿破仑气愤异常,也尾随英军至滑铁卢附近。

这时,被拿破仑击溃的普军重新集结,兵分两路,一路增援滑铁卢附近的英军,一路直

接围攻法军右翼。

威灵顿率6万余英军、大炮156门,在滑铁卢村南布阵。阵地后方是圣让山,前面地

势低洼,左侧是几个小村和沼泽、灌木林,右侧有坚固的乌古蒙堡垒,阵地中央是圣拉埃

村。威灵顿号称“铁公爵”,在战术上长于防守而短于进击,所以在与拿破仑交战之前,他

更加谨慎,着重防守,这一正确战术原则为他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滑铁卢总决战之前,拿破仑只率7万士兵、270门大炮,但这些大炮因为天下大雨而

只有一小部分进入阵地。拿破仑将总预备队置于中央后方,并正确判断出英军弱点在其中

段,所以他决定佯攻英军右翼而重点攻击中部。

6月18日上午11时决定历史进程的时刻到来了。法军抢先开炮,向英军右翼乌古蒙

堡垒射击,形成对峙。中午1时,拿破仑按照计划,准备进攻英军中部,但情况发生了重要

变化,布吕歇耳率普军一部分及时赶到,拿破仑不得不从预备队中抽出2个骑兵师迎击布吕

歇耳。同时,拿破仑急速传令格鲁希元帅让其增援,然后率部猛攻英军中部阵地。威灵顿顽

强抵抗,双方互相争夺,伤亡都很大,下午6时,拿破仑令内伊元帅要不惜一切代价攻克英

军中部,内伊不愧为“勇士中的勇士”之称,经过奋勇拼杀,终于完成任务,占领了圣拉埃

村。英军无力支持,法军也疲惫不堪,双方都在焦急地等待援军,谁先到达一步,谁就会左

右历史进程,这才是极其关键的历史时刻。

黄昏时分,终于从远处飞驰过来大队人马,双方都在祈祷上帝:来的是自己人!终于那

支部队走近了,双方都看得非常清楚,那高高飘扬的是普鲁士军旗!

顿时,英军士气高涨,精神振奋,威灵顿立即命令部队作最后反击,英普联军热血沸

腾,疯狂地扑向少气无力的法军。

拿破仑见状,内心暗骂格鲁希“死在了何处!”此时此刻,他也深感大势已去,但仍然

在作最后的决战。他立即命令近卫军投入战斗,拼死抵挡联军的进攻,但已无回天之力,终

因腹背受敌而全军溃败。拿破仑乘马逃出战场,仓惶离去。关于格鲁希元帅增援拿破仑一

事,后世颇多传说,有人说是格鲁希元帅存心背叛拿破仑所以迟迟不予发兵。更具诱惑力与

传奇色彩的说法是,格鲁希接到了拿破仑让他增援的命令,但他理解为增援别部,所以尽管

他听到了近在咫尺的隆隆炮声,仍然不为所动,如果他稍微动一动脑筋,就会立刻在眨眼之

间来到战场。也有的说,战前,拿破仑命令格鲁希原地待命,以便增援。在双方激战过程

中,格鲁希及其将领都感到有点不对劲,不少将领劝格鲁希赶快开往开炮的地方,以便随机

应变。但格鲁希却无动于衷,尽管在这种变幻莫测的形势之下,他已很长时间没有与拿破仑

取得联系了,可是他仍然在遵照拿破仑的命令办事,那就是:原地待命!他不顾部下的竭力

劝说,一直在等待、等待,直到拿破仑全军覆没!

不管怎么说,拿破仑大败于滑铁卢,格鲁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815年6月21日,拿破仑败归巴黎,百万反法联军也长驱直入进入法国边境。7

月7日,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宣布退位,结束了他的“百日执政”。不久,他被流放到位

于大西洋南部、远离欧洲大陆的圣赫勒拿岛。直到1821年5月死去。

Waterloo Road

[释义] 窝打老道

[网络] 沃特卢大道滑铁卢之路

[例句]Its size is about 563 sq.m. It is accessible from Waterloo Road, Shanghai Street and Shek Lung Street.

面积约563平方米,可由窝打老道、上海街及石龙街前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6193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0
下一篇 2023-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