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的一分钟讲述了,由于副将固守成命什么兵败滑铁卢

滑铁卢的一分钟讲述了,由于副将固守成命什么兵败滑铁卢,第1张

《滑铁卢的一分钟》讲述了,由于副将固守成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尽管拿破仑任命名将达武元帅为陆军部长,在2个月内组织了284万军队,且部队中也有不少老兵,但整个部队毕竟是仓促组建,缺乏训练,枪械、弹药、马匹也十分缺乏。部队的高、中级指挥员更是缺乏,以至格鲁西这样的平庸之辈也要独当一面。

法军在滑铁卢决战时,进攻被迫采用师纵队,每营成三列横队,每师则形成正面200人,纵深24-27列的庞大方阵,行动笨拙。

滑铁卢战役背景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的铁骑进入巴黎,法国国王路易十八闻讯色变,不敢迎敌,仓惶逃遁。拿破仑重新登上皇位,为他在一年前被迫退位,软禁在地中海 厄尔巴岛的事件报了仇,雪了恨。为了支持路易十八,英国,俄国和普鲁士等国家组成反法联盟,大举围攻巴黎。拿破仑亲自率领12万大军迎战,联军不敌,撤退到比利时。

这一仗,拿破仑取得辉煌战果,奠定了他在法国的统治地位。过後,拿破仑乘胜追击,率军继续挺进,直逼比利时的边境。失败的原因实力相差太多,法国提前征召了两年的新兵,很多都只是儿童,而且缺少高级指挥人才而对方兵力超过法国至少两倍,有绝对的海军优势。

拿破仑。

著名的滑铁卢战役发生在1815年初,这一天拿破仑在厄尔巴岛获悉反法联盟在维也纳会议上由于分赃不均而几乎分裂,便率旧部逃离厄尔巴岛回巴黎,打算重登帝位。结果英、普、奥、俄等国君主停止争吵,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集结了70万重兵,准备分头进攻巴黎。于6月18日,拿破仑率兵10万余抵达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南的滑铁卢村,与盟军中英国将军威灵顿所率的6万兵相遇。拿破仑判断,英军阵地的弱点在中段。他决定佯攻英军右翼,重点攻中段。上午11时,法军开始攻击英军右翼的乌古蒙堡,形成对峙。午后一时,正当拿破仑想以主力猛攻英军中段阵地时,忽然获得布吕歇尔集结的普军来援英军的消息,拿破仑被迫从总预备队中抽出两个骑兵师阻滞普军。同时,火速传令原负责追击普军的格鲁希立即回师支援滑铁卢,一面猛攻中段。英军顽强抵抗,双方伤亡很大。下午6时,拿破仑占领了中段的圣拉埃村。由于争夺战异常激烈,英军开始支持不住,法军也难以再扩大战果,双方都等待援兵。最后,英军盼来了布吕歇尔的3万援兵,而法军的援军却没来,于是战局急转直下,拿破仑腹背受敌,最后大败。在这个战役中,法军损失32万人,联军损失23万人。滑铁卢战役后,联军很快攻占巴黎,拿破仑再次退位,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直到生命的尽头。

1皇帝的身份。欧洲各国组织反法同盟,主要是反对法国的扩张,防止本国革仧命的爆发。拿破仑称帝后,虽然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但后期恢复封建礼仪,和反法同盟的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的君主有相似之处。处死拿破仑,对欧洲封建君主不利。

2民众的同情。拿破仑之兵败被囚,不是惹怒国民被推翻,而是被欧洲七国反法联盟合力击败的,带有被逼无奈色彩。拿破仑虽败,人们对他敬仰中带有同情,没有人主张处死他。(恨之入骨者不少,敢提议者极少。)

3崇高的威望。拿破仑毕竟是法兰西的皇帝,欧洲大陆的主宰,他的威望和个人魅力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即使是与法兰西为敌的英国人都对他十分尊敬,在拿破仑第一次被俘后送往英国,当他一下船几乎所有人都摘帽向他致敬如果冒昧的处死拿破仑回引起社会混乱拿破仑死后波旁王朝复辟,摘下了巴黎广场拿破仑的雕像就激起了巴黎人民的坚决反对,举行了大规模的示仧威游仧行最后波旁王朝迫于压力,将拿破仑的雕像重新装上,可见拿破仑的人气是多么的旺而且当时的很多反发同盟中的骨干非常欣赏拿破仑,如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和布吕歇尔在滑铁卢之役后都不敢说自己打败了拿破仑他们都是不想处死拿破仑的。拿破仑为法国带来了荣耀,法国人民始终爱戴这位法兰西战士(有趣的是,他在18岁以前始终认为法国不是他的祖国),1840年12月他的遗体运抵巴黎后,90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迎接他。而在多年后,拿破仑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1855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携王储(即后来的爱德华七世)到老残军人院,女王让王子“在伟大的拿破仑墓前下跪”。

4妥协的结果。反法同盟要求法国投降,拿破仑退位,是以保证拿破仑的生命和一定的荣誉为条件的。法国一度抛弃拿破仑,是因为长期的战争使人民厌战。并不代表法国人对拿破仑没有情谊。毕竟,拿破仑的卓越军事天才曾带领他们走过一个又一个辉煌。如果要处死拿破仑,法国会拼死一搏。再说,奥地利的君主是拿破仑的老丈人,多少也有点人情味(或情面)吧。

1815年3月,平静了一年多的欧洲骤然又掀起狂风巨浪。在同第六次反法联盟军决战失败的拿破仑,带领保卫他的1050名官兵逃出流放地厄尔巴岛,巧妙地躲过英国和法国的巡逻舰,于3月1日在法国南部的儒昂港成功登陆。登陆后,迅速向西北推进,沿途受到成千上万人的欢迎。复辟的波旁王朝得悉后,就派兵前去阻击,但政府士兵遇到拿破仑时不肯开火,并且高呼“皇帝万岁”的口号。3月20日拿破仑进入巴黎,受到几十万市民的夹道欢迎。路易十八在前一天就仓惶出逃,拿破仑又登上了帝位。

拿破仑的再起,犹如晴天霹雳,震动了欧洲各国,把正在维也纳开会的反法联盟惊得目瞪口呆。他们决定立即组成第七次反法联盟,联盟的成员有英、俄、普、奥、荷、比等国,共集结了70万大军,准备进攻巴黎。而拿破仑在两个月里只征集到18万军队,力量对比悬殊。拿破仑决定在联军会合之前,各个击破。

6月12日,拿破仑率领125万大军进入比利时。16日,拿破仑指挥法军,在林尼村打败了布留赫尔率领的普鲁士军队,但由于他的部下进军迟缓,未能全歼普军,8万普军逃得无影无踪。17日,拿破仑错误地让军队休息了一天,并决定18日同英军元帅惠灵顿指挥的英荷联军在滑铁卢(布鲁塞尔以南20公里)展开大决战。而惠灵顿指挥的英军早已修了坚固的工事,等待拿破仑。

18日清晨,大雨滂沦,战场泥泞,炮兵和骑兵无法展开,一直拖到中午才打响举世闻名的滑铁卢大战。战斗一开始,双方用大炮互相轰击,骑兵、步兵短名相接,战斗异常激烈。法军一再猛攻,曾多次突破英军防线,但因兵力不足,未能扩大战果。正当英军难以支持之时,布留赫尔率领3万普军前来支援,战局急转直下。拿破仑把最后的预备队近卫军也投入了战斗,仍无法扭转战局。法军最后在英荷和普军的总攻下,全线崩溃。拿破仑仅带1万余名残兵败将逃回巴黎。22日,在强大的联盟武装干涉下,被迫第二次退位。结果被流放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最后被囚死在那里。

滑铁卢之战是拿破仑最后一次驰骋在战场上,他的失败,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时代,欧洲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后来,人们就把“滑铁卢”当作最终失败的代名词。

 

这是在滑铁卢狮子山顶上的一块石板,刻制着1815年6月18日上午双方兵力部署图。蓝方代表拿破仑的军队72000人,另一方是威灵顿的联盟军(包括英、荷、比、德的部队)68000人。

滑铁卢的一分钟讲述了由于副将固守臣命拿破仑冰袋。

1滑铁卢战役前夕

1815年2月16日,拿破仑率领700名士兵逃出厄尔巴岛回到法国。

一路上,原本被法国国王路易十八派来阻止他的军队,在见到拿破仑后很快便重回其身边。回归的拿破仑受到了军民的热烈欢迎。路易十八虽屡次派兵堵截,但是大部分军队见到他便临阵倒戈。康巴塞雷斯、达武、马雷、苏尔特等文武大臣又回到了他的身边。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时,他已经拥有一支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

听闻拿破仑逃回法国并重登皇位的消息,欧洲其他国家深感惶恐不安,英国、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再次联合起来,组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试图彻底击败这位篡位者。反法同盟共有70万人的军队,但法国却只能组织起28万4千人参战。

拿破仑看清了致命的危险,时间非常紧急,他必须赶在反法联军联合起来之前,将他们分而攻之,各个击破。同时,法国国内动荡的局势也逼得他不得不尽快采取行动,每一天都是损失,每小时都有危险。

在分析了形式之后,拿破仑认为俄奥联军只需要用少数兵力牵制,重点打击对象是在比利时的英普联军。因此,他把赌注压在了比利时——布鲁塞尔。

6月16日,法军率先在林尼附近遭遇布吕歇尔率领的普鲁士军队,拿破仑出其不意地击溃了普军,击伤了布吕歇尔。然而由于多种因素,他并没能全歼普鲁士军队,布吕歇尔率领剩余的普军朝布鲁塞尔方向退却。

虽然取得了一次胜利,但拿破仑丝毫不敢松懈,他准备继续向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英军发起猛攻。同时,为了防止受到重创而未被消灭的布吕歇尔军和威灵顿军会师,他分出了一部分兵力交给格鲁希元帅,让格鲁希率军追击普鲁士军队,并叮嘱他:一定要和主力部队保持联系。

2掌握法国命运的元帅

格鲁希为人正直、诚实、勇敢、可靠,是一个受过多次考验的骑兵将领,但也仅此而已。因为他的资质中等、才能平平,比起拿破仑麾下的其他将军,他既不像猛将缪拉一样刚烈而有魅力,也不像圣西尔、贝尔蒂埃那样富有战略眼光,也不是内伊那样的军中英雄。

从军二十年来,格鲁希参加过从西班牙到俄国,从荷兰到意大利的各种战役,一步一步缓慢地升到了元帅军衔,不能说他没有功绩,但是确实没有很耀眼的贡献。

把他推到这个位置的,是二十年的战争里,前任已经相继去世——德赛死于马伦哥,克莱贝尔死于开罗,拉纳死于瓦格拉姆,此刻再没有人比他资历更老了。

拿破仑也知道格鲁希并非最好的人选,只不过他的半数元帅已长眠地下,其余几位也厌倦了连年征战,此刻正在庄园里养老。因此,他只能把这个决定性的行动托付给一个平庸的人。

6月17日,滑铁卢大战的前一天,拿破仑有生以来第一次把独立的指挥权交给格鲁希元帅,并要求他在追踪普军的同时,时刻和大本营保持联系。

元帅犹豫不决地接受了这道任务,他不习惯独立行动,他一向习惯了唯唯诺诺、谨遵军令的作风,碰到这样一个既需要独立思考、又需要兼顾大本营命令的作战任务,可真是要了命了。

格鲁希在磅礴大雨中告别,带领着士兵在泥泞地里向着布吕歇尔逃走的方向追去。

瓢泼大雨下了一整夜,法军人人浑身湿透,只能在泥地里背靠背挤在一起睡觉。拿破仑自己也没有休息,他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因为这种天气什么也看不清,既无法侦查英军的情况,从格鲁希那也没有获得普军的确切消息。唯一稍令人宽慰的是,格鲁希回信保证会追击普军。

6月18日清晨5点,雨停了,拿破仑下令全军做好准备,9点出击。然而三天大雨把大地泡的稀软,增加了行军的困难,炮兵转移的速度很慢,比原定计划晚了两个小时,致命的两个小时。

11点,拿破仑大军开始炮击山冈上穿红色军装的英军,步兵在“最勇敢的红脸斗士”内伊元帅的率领下向前推进。

从上午11点至下午1点,法军一度攻占高地、村庄和阵地,但又被击退了下来,空旷、泥泞的山冈上已经覆盖着一万多具尸体。除了大量消耗外,还什么都没得到。

双方军队都已疲惫不堪,双方统帅都深感不安。两人都明白,谁先获得增援,胜利就属于谁。威灵顿盼望着布吕歇尔带领普军前来,拿破仑盼望着格鲁希带领军队回援。

但是,格鲁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手中掌握着拿破仑的命运,他只是按照命令于6月17日晚上出发,并根据预计方向追击普军,可是他连敌军的一点影子都没发现。

正当格鲁希在一家农舍吃早餐的时候,脚下的大地突然微微颤动。大家凝神静听,远处一再传来低沉的闷雷似的声音:这是大炮开火的声音,在不太远的地方,最多距此三小时路程,滑铁卢战役开始了。

格鲁希向手下的军官们征求意见,副司令热拉尔和几个军官都提议部队向开炮的方向前进,然而或许是副司令的话过于激烈了,倒像是在命令一样,格鲁希甚感不快,他强硬地声称,只要没有皇帝的传信,他就依然遵守命令——追击普军。

热拉尔又做了最后的努力,他恳求至少允许他率领他的师团和部分骑兵前往战场。格鲁希考虑了一下,他考虑了一秒钟。

这一秒钟决定了他的命运,也决定了拿破仑和世界的命运。可叹的是,这一秒钟却取决于一个相当勇敢却又平庸的人的嘴巴上,这一秒钟全掌握在一个神经质般遵循皇帝一纸命令的人手中。

如果格鲁希在那一刹那能鼓起勇气,相信自己和相信显而易见的信号,而不是拘泥于皇帝的命令,那么法国就获救了。可惜这个唯唯诺诺的人,只会服从命令而不听从命运的召唤。

就这样,格鲁希拒绝了军官的请求,他认为这样一支小小的军团再一分为二,太不负责任了。他的任务是追击普军,而不是其他。军官们闷闷不乐,沉默不语。

滑铁卢(法语:Waterloo)是位于比利时瓦隆-布拉班特省的一座城市,人口29,794人(2016年)。

此地因发生在1815年的拿破仑生涯最后一战滑铁卢战役而闻名于世,自此“滑铁卢”一词也成为“彻底失败”或“重大挫败”的代名词。

历史

滑铁卢这个名字在 1102 年第一次被提及,指的是在今天被称为索尼安森林的边界处的一个小村庄,沿着一条连接布鲁塞尔、热纳佩和南部煤矿的主要道路。滑铁卢位于主要道路和通往现在 Cense 的一个小型农业定居点的道路的交叉点。

今天仍然可以找到这个十字路口,作为 Chaussée de Bruxelles 与 Boulevard de la Cense 的交汇处。滑铁卢是旅行者和商人,特别是那些从煤矿向南运送煤炭的人,可以在那里得到休息和保护,免受土匪袭击的地方。

滑铁卢位于布拉班特公国,创建于 1183 年,首都鲁汶。在布拉班特公国扩大从Luttre到“斯海尔托亨博斯在1477布鲁塞尔成为布拉班特公国在1267首都和省会城市勃艮第的荷兰在1430。

滑铁卢在 17 世纪开始发展。1687 年在小滑铁卢建造了一座皇家小教堂,并于 1826 年扩建,成为滑铁卢圣约瑟夫教堂。

在 18 世纪后期,虽然该地区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但 1789 年法国大革命之后出现了一段动荡的时期。旨在平息那些为该地区带来启蒙思想的鼓动者的改革没有成功。1794 年,法国人入侵,结束了该地区的旧制度,包括修道院、官方记录保存和贵族的特权。

直到 1796 年,滑铁卢被分为两个部分,大滑铁卢和小滑铁卢,分别取决于布赖讷拉勒德(那慕尔主教)和圣杰内修斯-罗德(梅赫伦主教)的教区。

在法国统治下建立了一个以自治市为基础的新系统。滑铁卢市是由与 Sint-Genesius-Rode 分离的 Petit-Waterloo 和与 Braine-l'Alleud 分离的三个前小村庄(Grand-Waterloo、Joli-Bois、Mont-Saint-Jean)创建的。

1813 年,切诺瓦小村庄的一半从布赖讷拉勒德分离出来,成为滑铁卢的一部分。

1824 年,随着来自索尼安森林的 Roussart 和 Sainte-Gertrude 地区成为自治市的一部分,滑铁卢再次发展起来。滑铁卢在 1801 年有 1,571 名居民,在 1846 年有 3,202 名居民。

1795年,被侵占的领土被划分为九个省。包括滑铁卢在内的一些城市成为代尔省的一部分,在拿破仑战败后,该省于 1815 年在荷兰统治下成为布拉班特梅里迪奥省。在比利时独立于1830年,它成为布拉班特省的一部分。

1977 年,切诺瓦小村庄的后半部分与布赖讷拉勒德分离,并与狮子旁边小村庄的一部分一起成为滑铁卢的一部分。

1995 年,布拉班特省被划分为与 1980 年创建的瓦隆、布鲁塞尔和佛兰德斯行政区的界限。滑铁卢所在的部分成为瓦隆布拉班特省。

滑铁卢战役

1815年6月18日,附近的滑铁卢在比利时,将部分英国荷兰的时间。

拿破仑·波拿巴指挥的法国军队被第七联盟的两支军队击败,第七联盟是由英国领导的联盟,由来自英国、荷兰、汉诺威、不伦瑞克和拿骚的部队组成,在公爵的指挥下惠灵顿,被许多作者称为英军或惠灵顿的军队,是陆军元帅冯布吕歇尔指挥下的普鲁士军队,也被称为布吕歇尔的军队。

这场战斗标志着拿破仑战争的结束。

滑铁卢战役是滑铁卢战役的决定性战役,也是拿破仑的最后一次战役。根据惠灵顿的说法,这场战斗是“你一生中见过的距离最近的事情”。

四天后拿破仑退位,联军于7月7日进入巴黎。滑铁卢的失败结束了拿破仑作为法国皇帝的统治,标志着他百日流放归来的结束。这结束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并在连续的欧洲战争和几十年的相对和平(通常被称为大不列颠和平)之间设定了一个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里程碑。

战场位于比利时的布赖讷拉勒德市(Braine-l'Alleud)和Lasne,位于布鲁塞尔以南约 15 公里(93 英里),距滑铁卢镇约 2 公里(12 英里)。今天的战场遗址以狮子丘纪念碑为主,这是一座用从战场上取下的泥土建造的大型人工山丘;土丘附近的战场地形没有保存下来。

1威灵顿

英国陆军元帅

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瓦尔施塔特公爵(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Fürst von Wahlstatt,1742年12月16日-1819年9月12日),普鲁士王国元帅,在数次重大战役中名声远扬。他积极进攻的指挥风格为他赢得了“前进元帅”的称号。布吕歇尔在1816年被评为柏林和罗斯托克的名誉市民。德意志名人纪念堂建有他的胸像。

中文名: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

外文名: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 Fürst von Wahlstatt

别名:瓦尔施塔特公爵、前进元帅

国籍:瑞典→普鲁士王国

民族:德意志人

出生地:罗斯托克附近的托伊藤温克尔

出生日期:1742年12月16日

逝世日期:1819年9月12日

职业:普鲁士元帅

信仰:基督新教

主要成就:获得滑铁卢战役的胜利

第一任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Arthur Wellesley, first Duke of Wellington,1769年5月1日~1852年9月14日)人称“铁公爵”,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英军将领,第21位英国首相。最初于印度军中发迹,西班牙半岛战争时期建立战功,并在打败拿破仑一世的滑铁卢战役中分享胜利。最终更成为了大英帝国的陆军元帅,并获得法兰西王国、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西班牙帝国、葡萄牙帝国和荷兰殖民帝国六国授予的元帅军衔,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获得7国元帅军衔者。

中文名:阿瑟·韦尔斯利

外文名:Arthur Wellesley,1st Duke of Wellington

别名:威灵顿公爵、铁公爵

国籍:大英帝国

民族:爱尔兰人

出生地:爱尔兰-都柏林(或米斯郡)

出生日期:1769年5月1日

逝世日期:1852年9月14日

职业:七国元帅、英国首相

毕业院校:伊顿公学

信仰:英国国教

主要成就:赢得半岛战争、滑铁卢战役,领导反法同盟成功击败法军,首相任内解放天主教徒

所属政党:保守党

2布吕歇尔

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瓦尔施塔特公爵(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Fürst von Wahlstatt,1742年12月16日-1819年9月12日),普鲁士王国元帅,在数次重大战役中名声远扬。他积极进攻的指挥风格为他赢得了“前进元帅”的称号。布吕歇尔在1816年被评为柏林和罗斯托克的名誉市民。德意志名人纪念堂建有他的胸像。

中文名: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

外文名: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 Fürst von Wahlstatt

别名:瓦尔施塔特公爵、前进元帅

国籍:瑞典→普鲁士王国

民族:德意志人

出生地:罗斯托克附近的托伊藤温克尔

出生日期:1742年12月16日

逝世日期:1819年9月12日

职业:普鲁士元帅

信仰:基督新教

主要成就:获得滑铁卢战役的胜利

以上就是关于滑铁卢的一分钟讲述了,由于副将固守成命什么兵败滑铁卢全部的内容,包括:滑铁卢的一分钟讲述了,由于副将固守成命什么兵败滑铁卢、滑铁卢的一分钟谁兵败滑铁卢、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为什么没被杀,而是囚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7863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