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从哪里上免费

南京城墙从哪里上免费,第1张

南京城墙从中山门上是免费,但是可以游览的地方比较少,具体的情况是根据景区和官网上面的公示决定的。

南京的城墙修建于明朝时期,经过1366年到1386年21年的时间建成,是世界第一大城垣,组成有皇城、宫城、京城、外城等,非常有观赏和考古价值。

南京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城墙东傍钟山,西据石头,南凭秦淮,北控后湖,总的周长有96里地,不仅规模宏大,气势也很宏伟。

建议路线是神策门——玄武门——解放门——太平门——中山门光华东门(在蓝旗街通道下,沿外秦淮河,经过光华门遗址、城东干道、东水关、武定门、雨花门、中华东门)——中华门城堡(沿城墙南侧、外秦淮河畔前进,经过中华西门、长干门)——集庆门——汉中门——清凉门(清凉门大桥东侧下桥进入公园,沿城墙边向北)——石头城公园——定淮门——华严岗门——挹江门——仪凤门——神策门。

明朝的城墙不仅是古代的军事防御设施,对于现在的考古价值也是非常大的,是继中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个历史奇观。

南京明城墙包括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今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朝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于明朝洪武廿六年(1393年),历时达28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62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终完成四重城垣的格局。[1][2]

南京明城墙的营造一改以往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依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北有后湖为屏、西纳石城入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其中京城城墙长达35.3千米,现仍完整保存25.1千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而京城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千米,围合面积逾230平方千米[3],为世界历史之最。[4]

南京明城墙高坚甲于海内,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其筑城技术达到中国筑城史上的巅峰,是东亚筑城技术的典范[5]。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其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均无法与之比拟,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6]

1956年10月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者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文/孙见

南京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在这片土地上磊起的恢宏诗篇。

这诗行屹立至今的最大秘诀就是烧铸在每一块城砖上的那些文字。从主管的地方官到烧砖的工匠,名字都铸在砖上,哪块砖坏,砍谁的脑袋那是清清楚楚的。于是,有了南京城墙巍然屹立风风雨雨六百多年岿然不动!

当然城墙的建造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光讲责任并不能让一盘散沙集聚成塔。南京大部分的城墙都先用花岗岩或石灰岩的条石做基础,上面再用大砖垒砌内外两壁和顶部,内外壁之间常用碎砖、砾石和黄土层层夯实。城墙顶部和内外两壁的砖缝里,都浇灌一种“夹浆”。这种夹浆用石灰、糯米汁(或高粱汁)或再加桐油掺和而成,凝固后粘着力很强,使城墙能够经久不坏。

朱元璋一定是下定决心要在南京世代为王的吧,他把城墙修成14米宽,14到21米之高,顶部的宽度也在4米到9米之间,万世为王的雄心就这样砌成的。即使到了日新月异的今天,南京依然未能把朱元璋的城市规划填满!

为便于防守,南京城墙墙顶用砖铺成地面并砌成“雉堞”(指城墙顶部靠外一侧的锯齿状矮墙),为防止雨水渗沥,用石制的泄水槽以排出雨水。城基部分每隔一定距离也设有排水洞,将城墙内侧的积水排出城外。因此,南京城的基础工程和防护工程都是比较牢固的,故能屹立至今600多年之久。城墙现存21.35公里,仍然是我国最大的一座砖城,并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从来都是由品质铸就的啊!到今天,南京城墙已被修复,连接,贯通,可以环城周游。

现存南京明城墙为应天府城,即京城,城门计有13座,水关两座。城墙上还有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以供军事防守之用。在城的中央还建有钟楼和鼓楼。

这13座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而以聚宝门最为雄伟。聚宝、三山和通济三座城门各有城墙四道,每两道之间的空间称为“瓮城”,可作为战时的防守之用。聚宝门是这些城门中最坚固的一个,城楼以下部分基本保存完整,而且有所谓“藏军洞”的特殊设施。“藏军洞”实际上就是里端封闭的砖券门洞,在战时可供兵士休息和用来存放军事物资。这种“藏军洞”在聚宝门最南一道的城墙上计有两层共13个,左右两侧的城墙下部又各有7个,加起来有27个。据说,每洞可容纳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达3000人以上。这种设施在我国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是极为少见的。

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精兵利卒,陈利兵而谁何!

大城市少不了的是进水与排水,南京城水道的安全措施也极谨严,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3道,前后2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分为3层(上面两层为藏兵洞),下层(中洞可通船)通水。此外,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即武庙闸)、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可谓煞费苦心,防人之心与害人之心一个都没有少! 

但即使这样厚实到几乎牢不可破的城池也在朱元璋死后不久就被他的儿子燕王朱棣攻破,在这样的历史剧变面前,朱皇帝的雄心立刻显得像是过于防范过于嫌忌的小人之心了。也正应验了亚圣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难道朱皇帝不知道众志成城这句话?还是忙于建造城墙的时候忘了管教儿孙?一座挖空心思建造起来的不朽之城,一座屹立在历史封面上牢不可破的哀城,让多少人摩挲,多少人扼腕叹惜!

蹉跎了诗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819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4
下一篇 2023-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