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县景点

新绛县景点,第1张

龙兴寺、绛守居园池、稷益庙堂、绛州文庙、白胎寺、新绛博物馆等。

1、龙兴寺:该寺始建于唐。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故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称龙兴寺。当时,寺院建筑十分雄伟,规模也相当宏大。至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由于武宗李炎大兴灭法运动,拆寺毁佛之风盛行,龙兴寺内的建筑毁之殆尽,唯只塔院寺幸得以存。

2、绛守居园池:是我国现存唯一的隋代州府园林。园林内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园西南为虎豹门,进门入园下台阶二十九级直达洄莲亭,亭正方形,半陆半水,绿柳成荫,仲夏下池中荷花盛开,为园林“夏景”。洄莲亭西依墙而建有半亭,左右有花墙,两旁古柏翠竹,奇花异草,为园林“冬景”。

3、稷益庙堂:俗称阳王庙,是供奉后稷和伯益的庙堂。伯益又称伯医,相传为大禹之臣,佐禹治水有功;稷植百谷,传为谷神,后稷始教民稼穑于此,故建庙祀之。

4、绛州文庙:据庙内存宋人集刻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碑《重修夫子庙碑记》记载,推断文庙至迟为宋代所建,以后元、明、清屡经增修,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古建筑群。现存建筑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殿、西厢房数间等。

5、白胎寺:又名普代寺,创建年代不详,重修于唐开元十四年,金大定明昌间重建,元至正五年局部重葺,明、清两代又予补修,现存主要建筑有法藏阁、垛楼、释迦殿、后大殿、两厢配殿等。

6、新绛县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位于国保单位新绛龙兴寺内。新绛县博物馆始建于1950年,原名新绛县文化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三位一体),1984年6月26日三馆分家改为现名。

旅游景点名称:龙兴寺

龙兴寺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城龙兴路2号

龙兴寺简介:龙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唐宋王朝的皇家甲等寺院,明代初被毁。共存世达800多年,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寺院之一。《益都县图志》有“龙兴寺,在城西北隅。北齐武平四年赐南阳寺,隋开皇元年改曰长乐,又曰道藏,则天天授二年改名大云,玄宗开元十八年始号龙兴。”由此可...

旅游景点名称:绛守居园池

绛守居园池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城正平街县图书馆旁

绛守居园池简介:绛守居园池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官衙州牧的添建维修,一千三百多年的风云变幻,形成几个大的格局和面貌,成为我国园林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从隋唐时期的“自然山水园林”到宋元时期的“建筑山水园林”,直至明清时期的“写意山水园林”,一脉相承,形成我国北方...

旅游景点名称:绛州三堂

绛州三堂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城贡院巷

绛州三堂简介:绛州三堂位于新绛县西部,三楼分别是钟楼、乐楼、鼓楼。在近距离内三楼并峙,全国罕见。绛州三楼南北鼎形排列,钟楼在南,乐楼在东,鼓楼偏北。钟楼创建于北宋乾德元年(963),元、明两代重修。台基耸立,楼身四面拱券门洞,十字歇山顶,内悬万斤铁钟,为金天德三年...

旅游景点名称:稷益庙

稷益庙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阳王村

稷益庙简介:俗称阳王庙。在山西新绛县城西南20公里阳王村。是供奉后稷和伯益的庙堂。伯益又称伯医,相传为大禹之臣,佐禹治水有功;稷植百谷,传为谷神,后稷始教民稼穑于此,故建庙祀之。创建年代不详,重修于元至元年间,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扩建重修。山门三间,献亭五...

旅游景点名称:古城新绛

古城新绛地址:山西省西南部

古城新绛简介:古称绛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临汾盆地西南边缘,北靠吕梁山,南依峨嵋岭,汾、浍二河穿境而过。绛州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时曾为晋都,战国时属魏。南北朝时,北魏置东雍州,北周明帝改为绛州。隋开皇三年( 583)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旅游景点名称:福胜寺

福胜寺地址:山西运城市新绛县城西北17公里光村

福胜寺简介:在山西新绛县城西北17公里光村。寺区林荫蔽日,寺址高耸。建筑高低层迭,错落有致。唐贞观年间敕建,宋、元两金代曾予补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大修。钟鼓二楼耸峙于寺前两侧,中线自前至后有山门、天王殿、弥陀殿、后大殿四进院落,两侧衬以厢房配殿,规模壮...

旅游景点名称:圣寿寺舍利塔

圣寿寺舍利塔地址: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城北

圣寿寺舍利塔简介:在芮城县城北里许。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明、清时曾予重修。现仅存宋建砖塔。增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约48米。塔身锥形,逐级向内收缩,檐下砖雕斗拱,完全仿木结构形制,古朴苍劲。塔中空。直达顶层,各层原有楼板,可缘梯攀登、现已不存。塔内保存有部分宋代壁画,...

旅游景点名称:白胎寺

白胎寺地址:山西省新绛县城西北20公里光马村西侧

白胎寺简介:白胎寺又名普代寺。在山西新绛县城西北20公里光马村西侧。创建年代不详,重修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金大定明昌间重建,元至正五年(1355年)局部重葺,明、清 两代又予补修,现存主要建筑有法藏阁、垛楼、释迦殿、后大殿、两厢配殿等。

古城南临汾河,北沿丘陵,据高就低随地势制胜。“绛州三楼”、“绛州大堂”、哥特式“天主教堂”、唐代“宝塔”从西至东,雄居高垣之上,成为古绛州的重要标志。创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的“绛守居园池”,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时间最早的官家园林;创自于唐代的“绛州大堂”,曾是大唐名将张士贵的《帅府堂》;龙兴寺内的“唐代宝塔”,塔顶曾多次持续数日腾烟,为千年未解之谜。

绛州州衙

绛州大堂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绛州大堂、绛州二堂、绛州三楼、绛守居园池组成,位于新绛县城的新绛中学园内,是绛州州府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代,为历代州府理事之所,唐太宗李世民曾命张士贵在此设帐募军,故又名“帅正堂”。“薛仁贵从军”等故事即源于此。

新绛文庙

新绛文庙系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内四府街,占地面积10670平方米,创建年代待考。现存建筑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殿、西厢房数间等。其明伦堂、尊经阁、树龄数百年的柏树等在解放前和“文革”中遭到毁灭性破坏。

白台寺

白台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西北20公里的光马村西南。寺院建在雨水冲刷的沟壑的中间台地上,寺院创建年代不详,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重修。金世宗完颜雍、章宗完颜璟大定、明昌年间(公元1161——1190年)亦有重修。元、明、清皆有补修。现存主要建筑有法藏阁、东西耳殿、释迦殿、后大殿及西厢房等。

福胜寺

福胜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泽掌镇光村北。该寺为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敕建,金大定三年赐名“福胜院”,宋、元两代曾予补葺,明弘治十六年又加以重修。中轴线有山门、天王殿、弥陀殿、后大殿等四进院落,钟鼓二楼雄峙两侧,并衬以厢房、配殿,排列进然有序。天王殿、娘娘殿等建筑尚存,但彩塑已全毁,清代建有义学小牌楼一座。

稷益庙

稷益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西南部的阳王镇。现存舞台、正殿为明代建筑。舞台五间,正殿五间,殿内东南西三面满布壁画,面积130平方米,壁画保存基本完好,东西两壁以台阶式布局,宽8.23米,最高处达6.18米。

龙兴寺

龙兴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龙兴路北端高阜之上。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改称龙兴寺。宋时,太祖赵匡胤寓居于此,改寺为宫,后僧人占居,恢复龙兴寺之名。

新绛天主教堂

新绛天主教堂为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正平街中段北部,占地面积1560平方米。1937年原绛州教区荷兰籍传教士孔昭明监牧出资,于1943年落成。正面欧洲哥特式建筑,两边高约43米的钟楼对峙,中间三角屏风,教堂内无支柱,代之为高22米跨度25米的九道巨型拱券,与上海、广州、青岛教堂并称中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322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31
下一篇 2023-03-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