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减速玻璃是什么原理

高铁减速玻璃是什么原理,第1张

减速玻璃的原理如下:

减速玻璃实际上是一种夹层玻璃,是由两层钢化玻璃中间夹着一层PVB胶片制成,这种玻璃受外力损坏时,玻璃碎片仍然粘在胶片上,而不会飞出给车上乘员造成二次伤害。高质量的减速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透光率好,没有光畸变等,能非常真实的反应外面的景物形态与运转状态,视觉非常清晰,跟没有玻璃的视觉效果一样,一般用于玻璃雨棚、相对没有中空玻璃隔热系数好,柔和光线的效果,使人的感觉更舒服。事实上交通工具(包括汽车、火车、飞机等)这些上用的玻璃正确的叫法是安全玻璃

     悬浮列车、高铁动车组为了防止旅客晕车,一般会在车窗上安装所谓的“减速玻璃”,减速玻璃并不是一种特殊的玻璃,而是人们根据它的作用起的名字,严格来说它其实是一种光学性能良好,具有防爆性能的平板玻璃,称为车用安全玻璃。这种玻璃能真实的反映车外景物的形态与速度,并没有减速效果,人们感觉到的速度变慢只是一种视觉误差现象。

      高铁的车窗玻璃和汽车的前风挡玻璃一样,采用的是车用安全玻璃,俗称“减速玻璃”,这种玻璃的平度要求极高,光畸变小,看景物不会变形,视觉舒服,不晃眼。

      因为光的折射,坐在运输工具上透过一般的单层玻璃,看到窗外的移动速度会比实际速度更快。而车用安全玻璃则利用双层玻璃光的折射和玻璃本身的平稳特性,让外界景物的运动速度和实际速度一致,和没有玻璃时一模一样,所以会感觉比用普通单层玻璃时慢。

      另外高速铁路路基一般都是高架,近处没有妨碍视线的障碍,离景物较远,看远处的景物因为角速度小,给人的感觉是车慢了,而且列车运行时非常平稳、安静,也会有速度变慢的感觉。

高铁上的减速玻璃原理是:

透过光线让这玻璃的存在和它不存在时完全一样。其实减速玻璃并不能让外界景物的运动看起来比实际更慢,而是看起来和实际速度一致——和没有玻璃时一模一样,因此所谓减速玻璃准确的名字应该叫“不增速玻璃”。

扩展资料:

1、“减速玻璃”这个词是我国老一代司机的杰出“发明”,50-60年代有些原来开大卡车,后来又开了小汽车的老司机,发现开大卡车与开小汽车会有明显不同的速度感,而又不能用他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于是就认为是老外(当时的小汽车都是外国货)在小汽车上用了什么高科技玻璃,可以减速,从而创造了“减速玻璃”这个词。

2、减速玻璃其实就是平时所说的夹层汽车前挡风玻璃,一些钢化前挡风玻璃因为光学性能差,过渡不平滑,司机长时间开车的话会引起眼睛易疲倦,头晕的感觉。

3、夹层玻璃是两层玻璃中间加一层PVB胶片制成的一种安全玻璃,现在一些汽车玻璃制造商利用最先进的玻璃和胶片制造的前挡风玻璃更有吸热的效果,从而使在炎热的夏天,在车内增加了清凉的感觉。

4、夹层玻璃的光学性能好,没有光畸变,从车向外看视觉很清楚,再加上夹层玻璃引进新技术,使光线变得很柔和,从而能给人一种减速的感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减速玻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0494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9
下一篇 2023-03-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