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淝河起源于哪里?了解南淝河的美是什么?

南淝河起源于哪里?了解南淝河的美是什么?,第1张

南淝河的源头,历史上曾有多种说法,主要包括鸡鸣山说、兰家山说、紫蓬山说、小蜀山说、将军岭说和乱流说等6说,以及近代的长岗说和长丰多源说。2010年最终的考察结论为:南淝河正源为董铺水库上游河道北源右支,始于江淮分水岭东南侧,跨肥西长丰两县交界处。南淝河最初形成地表水流的源头部分为江淮分水岭东南侧的肥西和长丰两县交界区域,肥西县高刘镇岗北村何老家西北侧的红石桥。

南淝河与东淝河在古代皆被称为肥(淝)水,它们一入江,一入淮,孕育了合肥与寿春这两座历史名城。合肥之名即由此水而来;“淝水之战”更使淝水闻名天下。其中南淝河,又名施水,穿合肥市而过,经过巢湖流入长江,为合肥的“母亲河”。

南淝水与北淝水交汇的地方! 汇合点在逍遥津,所以称合淝,后省去三点水。其是合肥原名叫庐州,自秦置县,我认为更好听,直到明清还一直叫庐州府,属于府治行政机构,相当于现在的计划单列市(合肥现在也是计划单列市),但因为从解放后一直叫合肥,后来四川有个泸州,于是地级市不能重名、谐音,所以改不回庐州了。

清咸丰年间,合肥曾为安徽省省会,1945年国民政府安徽省省会迁入合肥,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同年2月合肥建市。1952年,新中国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合肥是南淝河与北淝河交汇的地方, 汇合点在逍遥津,所以称合淝,后省去三点水。 合肥原名叫庐州,自秦置县,是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直到明清还一直叫庐州府,属于府治行政机构,相当于现在的计划单列市,解放之前、之后一直叫合肥,后来四川有个泸州,于是地级市不能重名、谐音,所以改不回庐州了! 合肥古时候叫庐(子)国,是从巢(伯)国分裂出来的,自古庐巢是一家,如今巢湖、庐江并入合肥,总算是庐、巢团圆了一大部分!庐和巢的意思都是居住房子、茅草屋的意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334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4
下一篇 2023-03-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