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窑奶瓶厂是哪里

磁窑奶瓶厂是哪里,第1张

河北省磁县。

磁窑奶瓶厂位于河北省磁县,原因是磁县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磁石,为制作磁窑奶瓶所需的磁石材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磁窑奶瓶厂是一家专业生产婴儿奶瓶及其他婴儿用品的企业,成立于1995年,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拥有200多台专业生产设备,年产能达到500万只奶瓶。

磁窑镇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境东部,距离南京和北京的距离同是540多公里,被日本人和德国人称为"中京",北隔大汶河与岱岳区相望,人类文明的大汶口文化就是发源于磁窑,南接孔子故里曲阜市,东连华丰镇,西部自北向南为蒋集镇、葛石镇。2001年2月,南驿镇并入。总面积163.15平方公里,辖96个行政村,12.04万人,该镇为泰安市计划单列镇,泰安市交通枢纽,泰安市南部城镇体系核心,山东省中心镇,宁阳县工业经济中心。磁窑镇主要街道:府前街,车站街,财源街,太平路,文化路,工业路。

历史沿革

"磁窑镇因唐宋时期古磁窑址而得名。汉高祖七年,(前200年),于现镇驻地置钜平县治,属泰山郡。隋朝钜平并入宁阳,属泰山郡。宋元设巡检司。明、清两朝设太平社、太平镇、太平集。清末民初设太平镇、太平堡、钜平镇。1942年划归泰宁县,1950年设丁平乡,1956年3月磁窑归宁阳,1983年设磁窑镇,1985年撤区并乡镇,南驿区的磁窑镇、齐海乡与蒋集区的花观乡合并,设立磁窑镇。2001年南驿镇并入。"

( 摘自《山东省历史文化村镇 泰安》第271页-磁窑镇,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2009年第1版第1次印刷)

折叠编辑本段磁窑前景

晋中南铁路为磁窑发展带来山西充足的煤炭资源,莱芜丰富的铁矿资源,日照港丰富的出口优势,临沂丰富的商品扩散物流优势,为磁窑发展重工业,出口加工业,农产品外销业带来广阔的前景。

折叠编辑本段传说

鲁义姑义却齐军的传说。磁窑的人文文化还体现在公而忘私的品德及淳朴的民风上。据汉刘向《鲁义姑姊传》记载,鲁义姑,南驿村人,春秋初期,齐军侵鲁,至郊外见一妇人抱一子,领一子,落荒而逃。当齐军追至其后,妇人慌忙丢下怀中的孩子,抱起领着的孩子向山沟跑。

齐将疑之,策马拦其路,问“你为何将抱者丢下,领者抱起?”。妇人道:“原先抱的是我的儿子,领的是兄长的儿子,在生死关头,我一个弱女子,难保子、侄俩孩的安全,我宁愿丢掉自己的亲骨肉,也要保住兄长的儿子”。齐将听之甚为钦佩,叹曰:“鲁国不能侵,一个平民百姓就能舍己救人,朝中的大臣就更明大义了”。遂使臣告之齐君,肯请退师,齐君允之。使鲁国免遭一场劫难。

鲁君闻之,赐予妇人很多财帛,并尊之为“鲁义姑”。汉宣帝刘询下诏赐在爵山北侧建“鲁义姑姊庙”,内塑义姑像,并设庙祝。汉夏侯学创始人夏侯胜,明京兆尹王贤、礼部侍郎薛瑄及翰林院大学士许彬等历代名人赋诗颂扬鲁义姑,且许多地方也建起鲁义姑庙。现有资料可查证的鲁义姑姊庙分布于全国13个省、43个县。

“牛衣相激”的故事。西汉忠烈侯王章,钜平人,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生。汉元帝永光元年(前43年),王章在妻子夏侯氏的鼓励下,结伴赴京城长安求学。他们住在破庙里,以蓑衣草苫(即“牛衣”)取暖,身在困境,仍矢志不渝地苦读,演绎出一段“牛衣相激”的历史典故。

王章为官后,忠于职守,疾恶如仇,敢于揭发弹劾当时被称为“虎口、龙鳞”的辅政大臣王凤,被王的奸党陷害入狱。在刑讯逼供时,王章破口大骂,触柱而死。汉哀帝时,为其平凡昭雪,谥忠烈侯。后世赞誉他“若探虎口,径批龙鳞”的忠烈精神。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西汉政治家 王章

赤眉军首领 刘盆子

汉末文学家 刘桢

魏国名将 于禁

折叠文化遗址

(1)堡头遗址

为大汶口遗址磁窑部分,位于磁窑镇堡头村,现存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6米,距今约四、五千年,是大汶口文化最典型、最丰富的遗存。堡头遗址共发掘墓葬133座,陶窑1座,出土文物1800余件,另有大量动物骨骼。

在堡头遗址发掘的陶窑为马蹄形,门略向西南,有乱石封严,窑鼻以上残碎,顶部距现在地表约1米左右。窑身三分之二在遗址原来地面以下,径1.83米。窑鼻局部残塌,仅存西北一角,上面遗存一些陶器,均为挂红衣的细泥红陶。鼻上有圆形火眼,径0.1米。窑底前低后高,呈斜坡形,正中3条火道,中间1条直通总火道,左右两条回曲为"弓"形,火道与总火道相通。窑膛前有一燃火洞,高0.9米,前宽后窄,洞门高0.5米,宽0.4米。

墓葬形制为长方竖穴土坟,一般四壁较为整齐,除一座墓葬为南北向外,其余全部为东西向。最大墓长4米多,宽3米多,小的仅1米左右,宽不到半米。在133座墓中,128座有人体骨架,单人仰身直肢葬最普遍,亦有侧身葬,偶见有俯身葬和曲肢葬。主要是男女单独埋葬墓。在成对成年男女合葬墓中,为男左女右。其中晚期的一座墓,男性骨骼居正中,女性骨骼则居正穴一侧。

随葬陶器的墓占发掘墓数的96%。早、中期为手制,晚期出现轮制。器形美观,有鼎、豆、壶、背壶、罐、杯、(此处一字见传真件) 、尊、盆、瓶、钵、盉、匝、盔等。陶色红、白、灰、黑共存。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白、黑陶大量发现,兼有精美的彩陶。随葬石骨器,以石器居多。一般制作精细,棱角整齐,通体光滑,刃口锋利。农业生产工具有扁平长方形琢穿或管穿有孔石铲、剖面椭圆形石斧、断面近方形或长方形石锛和石凿、石刀、石矛、石、石磨棒、砺石渔猎工具有骨矛、骨镖、鱼钩、骨镞纺织和缝纫工具有石纺轮、陶纺轮、骨棱形器、骨针、骨锥、角锥,骨针最长的17.2厘米,最细直径1毫米,且一端有穿线孔装饰品、雕刻工艺品有白色大理石、翠绿色玉石、绿松石制品、月牙形束发器、象牙梳、臂环、指环、骨牙雕刻物等。一件用松绿石镶嵌的呈三角形骨雕筒,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松绿石镶嵌工艺品。各墓随葬品数量极不平衡,多寡悬殊,质量优劣差别大。少的只有1件简陋器物,多的达180余件,制作精致,质料贵重。个别墓中有极贵重的玉石和象牙制品。男性工具较多,女性有纺轮和装饰品。成对成年男女合葬墓中,随葬品的安置偏于男性一侧。在随葬品中,还有数量不等的大量家养猪骨。少的有半个猪头骨,多的达14个完整猪头骨。

1974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和济南市博物馆发表的《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内称:"堡头遗址的发现,为我国原始社会晚期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墓群揭示的材料表明,母权制日益崩溃,父权制逐步确立,贫富分化,财产私有的迹象已很明显。氏族社会这种新的矛盾出现,透露出一个强烈信号,即建立在财产公有基础上的氏族社会不可避免地走向瓦解,阶级社会将逐步到来。"堡头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钜平故城

汉高祖时置钜平县,属泰山郡。后汉为侯国,晋仍为县,北齐省。该址位于磁窑镇西太平、前丁家庙两村。东西约400米,南北约450米。城墙仅存东北、西北两角,用黄土夯筑。城东北角高6.5米,径50米,世称"烽火台"。西北城角残高3米,东西长约37米,显露出直径9-13厘米的夹棍眼。东南城角地面以下,夯层明显,夯筑坚实,夯层厚7-15厘米,夯窝圆形平底,窝径3.5厘米,深0.3厘米,窝距3-4厘米不等。城内出土丰富的汉代板、筒瓦片等建筑材料。该故城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西太平瓷窑址

该窑址位于磁窑镇西太平村周围。窑址东西约1500米,南北约1000米,瓷片随处可见。以村西的"窑货顶子"、村东南的"瓦砟子地"和村东北的"窑沟"瓷片最集中,堆积厚度1-2米。瓷具以碗为主,次为罐、盆。白瓷居多,且施护胎釉,兼有酱色釉、黄绿釉等。纹饰有刻花、划花。窑具较复杂,有方形垫板、窑柱、三角支垫、垫圈、垫饼和点支等。该窑创建于唐、盛于宋、废于金、元。1985年秋,山东大学与宁阳县文化馆在西太平村东、北和海子河以西,进行联合钻探、发掘。掘出半地穴式烧柴窑炉3座,其中晚唐五代2座,北宋1座。另有作坊遗址及宋代墓葬各1处。北宋窑炉结构完整,为我国北方古瓷窑址所罕见。该窑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境内还有其它32处较大的古瓷窑址。

折叠2010年新特色

山东沃克控制阀有限公司阀门生产项目由磁窑镇引进,主要开发生产具有山东省自主知识产权的特种阀门系列产品,项目达产后年可生产控制阀5万台套,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税收1500万元。

今年以来,磁窑镇按照县委确立的"双带动"发展战略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镇,全面完成今年任务这一目标,上下同心,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1-5月份,全镇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工业增加值1.91亿元,增长32.2%。

磁窑镇积极做活借助外力、启动内力、挖掘潜力三篇文章,依托宁阳经济开发区、磁窑化学工业园两大平台,围绕化工、机械、服装、石材四大产业,按照"抓好在建的,招好待进的,管好现有的,争好上级的"四个好目标,全力抓好大项目建设。目前,总投资1.1亿元的亿兴商贸项目、投资5800万元的乙醛肟、投资7800万元的上海申泰食品等6个重点项目相继签约投资2.1亿元的C型钢复合彩钢板、投资1.7亿元的沃克控制阀等重点项目先后开工投资5亿元的20万吨硝酸铵、好客植物油加工、济宁高科化工、德力尔汽车起重机制造精密机床等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磁窑镇交通发达,京沪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京沪高铁、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纵贯全境,设有京沪铁路磁窑站,山西中南部铁路泰安南站,蒙馆公路、朝柴路横穿东西。

磁窑镇也是著名的化工农药基地。2006年,该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96万元,农牧产品总量达到55458吨,完成工业增加值4226万元,同比增长57.5%,民营经济税收1425万元,同比增长35.3%。该镇共有各类学校15所,在校生5976人,专任教师453人。乡镇卫生院床位210张,专业技术人员295人,村级卫生室47所,其中甲级卫生室32处,乡村医生184人。 磁窑镇矿产资源丰富,名优特产众多。大汶河优良建筑用砂储量丰富西、南部山区花岗岩类建筑石材广泛,东北部石灰岩裸露地面另有大量的陶土、耐火土、砖瓦用粘土、石英石等矿藏资源。三叶虫化石(俗称燕子石)、生姜、大周西瓜、中华寿桃、汶香等名优特产,产量丰富、声名远播。镇内有山东海化魁星化工公司和山东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上市公司,其著名产品三聚氰铵和神农丹,远销四方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2万吨/年神农丹(涕灭威)生产装置世界第二、亚洲唯一山东海化魁星化工公司三聚氰胺年生产规模4.2万吨,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2年,规划31平方公里的山东磁窑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成,成为泰城--磁窑经济隆起带的重要节点,目前已有几十家国内知名企业落户该区。开发区经济总量占全县的大部分,全县500亿的GDP,开发区要完成300亿以上,随着投资的继续增加,数字还会继续上升。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该地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建于宋代,所烧器物纯供民间使用,品种繁多,如瓶、罐、盆、碗、缸、瓮等,以白地黑花(属釉下彩装饰)为主要特征。白地黑花保留了不少民间喜闻乐见的纹饰,如马戏、孩童钓鱼、池塘赶鸭、蹴球等,题材丰富而清新, 纹饰线条流畅豪放,黑白色彩对比强烈,发展了陶瓷的装饰艺术,当时深受北方地区人们喜爱,曾对南北方不少瓷窑产生很大影响。磁州窑始烧于宋代,经元代、南宋而终于明。品种繁多,主要烧白瓷和黑瓷。产品有瓶、壶、炉、枕、缸、瓮、钵、碗、盘、盆、盒等。峰峰矿区的彭城镇位于邯郸市西部,总面积32.6平方公里,是磁州窑的主要产区。

溯源

位于磁州地区的峰峰先民们,早在7500年前便开始了烧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曾出土过大量的夹砂褐陶和红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其命名为"磁山文化"。从而确定了这个地区作为古老陶器发祥地的历史地位。

两晋南北朝时期,彭城、临水地处中原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京师邺城西郊的名胜之地。陶冶技术也趋于成熟,已经烧制出了青瓷和化妆白瓷,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飞跃。在过去的考古调查中曾发现临水窑窑址,出土百余件青瓷碗,这些器物有一半以上开始在口部施用白化妆土,上罩以青黄色透明釉,化妆部分显现出黄白色,这是磁州窑釉陶向化妆白瓷过渡的初级阶段。1975年又在临水发现了一处唐代古窑址及化妆白瓷器残片。说明此时磁州窑化妆白瓷的烧制已经步入成熟时期,窑器也由支烧改为笼(匣钵)钵装烧。

到了宋代,磁州窑开始步入兴盛时期。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民间瓷器的典范,无论在造型或装饰上都着眼于实用、美观和经济。在长期的陶与瓷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与特征(即白化妆技法),多用统一的造型、独特的装饰技艺构成了磁州窑产品的风格体貌,体现出地方特点、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它的产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须的盘、碗、罐、瓶、盆、盒之类的用具,线条流利、自由奔放,表现出民间艺术所共有的豪放朴实的风格。宋代的磁州窑汲取题材广泛,形成多样,寓意丰富。并将陶瓷技艺和美术揉融在一起,将陶瓷器物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在磁州窑的诸多品种中,尤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它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官)窑(汝、官、钧、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它那一气呵成的娴熟画艺,令许多艺术大师叹为观止。磁州窑由于目前的存世量很少,所以它的历代产品都成为国内外珍惜的藏品。

金代磁州窑的装饰风格趋于简化。到了元代,彭城地区的磁州窑又掀起了一个制瓷高潮,除继承宋金时期传统品种外,又扩大了生产规模,大型器物的生产也增多。1973年,在彭城大路沟曾出土有"大元国至元三年……"的石制碾槽,并出土了很多元代典型的鱼藻盆残片。其型制、装饰风格与北京元大都出土的鱼藻盆极为相似。近年来,在彭城的旧城改造中更是大批量、大规模地发现和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元代瓷器、瓷片。

明代彭城磁州窑仍保持着相当大的产量,并在彭城设置了官窑,在磁州南关设立了存放官家酒坛的仓库--"官坛厂",以备顺滏阳河舟运入京。彭城作为磁州窑的中心,也随之而成为北方瓷都。

元代磁州窑产品趋向厚重,器型硕大、圆浑,纹饰主要有云龙、云风、云雁和鱼藻纹等。

清朝初期,彭城磁州窑又进入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窑场增多,窑型改大,品种增多,产量增大,日用瓷覆盖民间市场。《磁州志》记载,"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属,舟车络绎,售于他郡"。民间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清未由于"洋瓷"的大批调入,致使磁州窑生产下降,品种锐减,传统的艺术风格渐趋没落,彭城镇仅剩缸磁窑130等座,瓷业工人千余名。

艺术特色

磁州窑烧制瓷器历史悠久,影响很大,到唐、宋时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系。主要窑口包括有河北省磁县观台窑、河南省鹤壁窑、禹县扒村窑、修武当阳谷窑、登封曲河窑、江西省吉州窑等。这些窑口产品在装饰技法和工艺上都与磁州窑相似,或者说都在模仿磁州窑,但因各地的胎、釉、彩的原料不同又各具有自己的特点。

磁州窑高超的化妆土艺术特色:从馆藏陶瓷枕来看,磁州窑巧妙利用化妆土是其一大艺术特色。磁州窑的化妆土最早为白色优质瓷土制成的泥浆,是为了适应粗瓷细作,掩饰胎体缺陷。后又出现了有色化妆土。白釉黑花卧女枕,其赭黄色衣衫即施了一层赭黄色化妆土,上绘黑花,再施透明釉烧制而成。白釉剔花婴戏莲纹枕是在较厚的化妆土上进行剔刻,再剔去纹饰外的化妆土,亦是化妆土艺术的变化。珍珠地划花枕,亦先施较厚的白色化妆土,经刻划纹饰、戳印珍珠地后,又在纹饰内着一层色粉,(有的不着色粉)用力蹭擦,使花纹、珍珠地的凹处着满色粉,施釉烧好之后,纹饰内呈褐红色,非常漂亮。化妆土不同的使用,达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使化妆土成为一种装饰艺术,并达到了高超的水平

在宋时,瓷器多以单色釉取胜,釉下彩还不是主流。但在磁州窑,不仅烧造白瓷、墨瓷、黄瓷、绿瓷、三彩,并在白瓷基础上烧出釉下彩绘,而且装饰手法极为丰富,成为磁州窑的代表作品。《中华文明史》称其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磁州窑原料产于本地,主要有青土、白碱、缸土、笼土、黄土(黑药土)、紫木节、紫砂土、耐火粘土、水冶长石等。窑工们在瓷土的应用上有一套独特技艺,能使产品五彩缤纷。磁州窑的制坯技艺也丰富多样,有雕塑、拉坯、盘条、印坯等技法,风格独特。磁州窑的装饰艺术同样值得称道,它主要分为化妆白瓷、黑釉瓷和低温彩釉瓷三大系列,其装饰技法包括化妆白瓷、白釉刻划花、珍珠地刻花、黑釉刻划花、宋三彩、红绿彩、白地黑花、清代褐彩、民国蓝花及现代磁州窑图案等。

以磁州窑的传统烧制技艺为核心,还形成了包括商贸街区民俗文化、口头文学、窑坊建筑艺术等在内的陶瓷行业文化。彭城古镇庙会最盛时每年达二十多个,促进了陶瓷商贸活动,产生了独特丰富的商贸习俗、民间故事、生产谚语,留下了大量的器皿文字和绘画等。

磁州窑不仅因为它规模大、产量高和历史悠久而出名,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各种制造工艺具有民间艺术和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磁州窑产品胎有两种:一是胎质坚细,呈灰白色;另一种是胎质粗松,呈红褐色。白釉普遍带奶白色,不太透明。均使用化装土,器内一般多挂釉。碗、盘一类采用叠烧法,器内留有五个条形支烧痕。在装饰工艺上除黑、褐、绿彩绘外还有划花、剔花和珍珠地划花等等,所用装饰题材丰富,如马戏、熊戏、童子钓鱼、池塘赶鸭,跷球等等。线条流畅,风格豪放,富有民间生活情趣。同时还常见题写唐诗、宋词和民谚警句等,作为纹饰也颇具特色。

磁州窑的另一特点是以各种纪年、题句、姓氏、题诗款来装饰器物,其书写方法无一定规格,非常随意。在各类题句款识中,常见有警句、吉祥语、俗语等,如"众人无语,无事早归"、"孤馆雨留人"、"国家永安"、"镇宅大吉"、"利市大吉"、"天地大吉"、"长命枕"、"牛羊千口"、"天地大吉一日无事深谢"、"贫居闹市无相识,富住深山有远亲"、"风吹前院竹,雨折后院花"、"清风细雨,黄花绿叶"、"清吉美酒,醉乡酒海"、"甜香味美最为善"、"红花满院"、"道德清净"、"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风花雪月"等。上述题句多写在各种瓷枕上,完全采用民间白话语言,既增加了民间文化气息,又具有吉祥之意,故深受百姓喜爱。

传承意义

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有两点:其一是白地黑褐彩绘,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其二是把诗词、谚语、警句和文学作品作为纹饰,这是很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现藏于广州博物馆的北宋磁州窑“枕赋”铭长方形枕,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的元代磁州窑白地赫彩“西游记”方型枕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磁州窑的制品构图严谨,典雅古朴,形象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展现了宋元时期的社会风俗,为我们研究这个时期的民间绘画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磁州窑传统烧制技艺已经面临着老艺人退休、传统生产方式和制作观念改变、生产资金缺乏、手工技艺失传的局面,急需进行全面的抢救、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窑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磁州窑博物馆

http://www.zgczy.co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3193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4
下一篇 2023-03-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