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之二扬州扦脚搓背

民俗风情之二扬州扦脚搓背,第1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走遍全国各地,只要有洗浴中心,都有扬州扦脚和扬州搓背的招牌。

扦字根据字典解释,就是用金属或竹木制成的像针一样的东西,插进去。

其实,在我们扬州不说扦脚,而是叫修脚。扬州三把刀之一的修脚刀,非遗传承的修脚术。

修脚搓背说白了,就是洗澡那点屁大的事。却被扬州人演绎得淋漓尽致。

扬州老浴室都有二个池,大池和小池。大池泡,小池熏。小池也叫头池,别小瞧了这个头池,头池的水烧得怎么样,直接影响浴客对浴室的整体评价。

头池的水烧得滚烫,水气蒸腾,弥漫浴池,使整个浴室水雾气氤氲。老浴客称之为“水暖气圆”。

头池的上面用硬杂木打成格子铺起来,让浴客睡在上面熏蒸。如果今天你喝了点小酒或者干活累了,躺在上面睡会儿,不消半个时辰,汗流浃背。

当然躺在上面的人都是中老年人,小年轻是不屑洗这样的老浴室的,他们享受的是高档洗浴中心的汗蒸。

头池的另一个功能,就是烫脚丫。最常见的就是赤精郎当的一排人,坐在头池边上,跷着一只脚,毛巾垂在头池里,一手捏住毛巾角,一手撑开脚丫子,用滚烫的毛巾在脚丫子里快速拖动。脚丫子烫到点子上,一个个表情都很夸张。呲牙的,歪嘴的,眯眼的,哼嗯哼唧的,快活得一塌糊涂。

用我们这老话说“洞房花烛夜,开水烫脚丫”,都是人生一大乐事!

烫完脚丫,大池里一泡。吆喝一声“搓背”。搓背师傅赶紧拎一桶热水,呼拉一下将搓背床冲洗清爽,一条干净的毛巾担在软软的热水袋上给你做枕头。

搓背一般用三条毛巾,头脸一条,身躯一条,腿脚一条。

这个裹毛巾也是吃功夫的,裹不好,上手一搓就散。好的师傅裹得波波俏俏,像一个翘头的小船。

扬州搓背讲究什么,八轻八重,八纵八横,三分平劲七分按,大面磅礴小面精等等,玩意头多了去。

一套手艺下来,问一句“敲哈在?”,“敲哈在”就是敲背,正规叫法就是按摩。

扬州的浴室敲背可以说,就是一门艺术。先在你的肩胛大筯处一按一提一抖,浑身酥麻,通体活络。

双手空心半握拳,从肩处起势。声音清脆透亮,似浪花拍船又似马蹄声碎,渐至腰背,手法加重,节奏加快,似暴风骤雨又似万马奔腾,又渐至和风细雨,轻言慢语,似断非断,藕断丝连。

整个搓背区被这种肌肤的敲击乐所萦绕,浴客趴在搓背床上已轻齁声起。敲到最后又至肩胛处“啪,啪,啪”三声响击,此为“凤凰三点头”,声音高吭,手法轻重适中。唤醒浴客,一桶热乎乎的清水,从肩一冲而就。浴客翻身坐起,通体舒泰。真正个“身离曲水精神爽,步上瑶池气象新”。

走进休息区,喝一口浓茶,躺下,“修个脚”。修脚师傅拎个小马夹,夹个刀包,往你脚前一坐,俨然一个问诊大夫。端详片刻,轻抽小修刀,沿指甲青线“一刀圆”,十个脚指在你还没有感觉的时候就已经收刀了。托起脚掌,有厚茧者,大修刀顺势直挥而下,片片老皮似雪花纷飞。有功夫好的师傅,削出的老皮一样大小厚薄,事后,手摸都感觉不到刀痕。撑开脚丫,纤细的小刮刀,轻轻一抖,泛白的死皮瞬间剥落。刀一捻,刀背细齿在脚丫一撩,勾得痒痒的。但见小刀上下翻飞,左右穿插,令人眼花缭乱,浴客的嘴舒服得歪歪的。

扬州修脚师又被称为“脚医”,是有根据的。其对于脚病的治疗,独树一帜。嵌甲(医学上称甲沟炎),害得脓挂挂的,不能走路,到医院去,消炎,手术拔除指甲。疗程长,痛苦多,费用高。你请扬州修脚师“一刀除”,轻捏脚拇指,挺刀一刺一挑,嵌在肉里的指甲随刀而出,接着小扦刀往里一探,就能知道断甲是否清除干净,甚至不用第二刀。

修脚师帮你用碘伏清理脓血,再往嵌甲处摁满红霉素软膏,你当场就可以走着回家,前后不过十分钟,三十块钱左右。

挖鸡眼也是扬州修脚师的一绝,师傅按按鸡眼的硬块,就知道鸡眼的深浅。刀尖沿硬边一旋一提,成锥形的鸡眼连根拔出,都不作兴带出一点血。只看到圆圆的小眼中一点微红。涂上红霉素软膏,走人。

真正的秒除。

杨州扦脚是扬州人。扦脚师傅是扬州江都市丁沟镇人,五十来岁,技艺了得,顾客纷至沓来。扬州修脚,也称“足医”,俗称“扦脚”,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诊疗法。修脚师通过问、望、触、摸,对足病进行诊断,运用专业刀具、专业修脚技术,辅以适当的中药材,对脚部进行修整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4937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7
下一篇 2023-03-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