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墓葬在哪里?

苏东坡墓葬在哪里?,第1张

——读书杂记(26)张光明苏老泉、苏东坡、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世称“三苏”。其中全能大家苏东坡,道德文章天下一绝,留下许多传世之作。他的墓葬在哪里?过去争论不休,有人说葬于河南,有人说葬于海南,也有人说与其父母、发妻葬于眉山。近年来,美国学者唐凯琳(女士)断然否定四川眉之说。指出,素有“嵩山小峨眉”的河南郏县,才是苏东坡的真正墓葬地。此说颇受学术界的赞同。唐凯琳花大量时间,走遍了苏东坡生前去过的所有地方,考察了不少的史实。她说,不了解苏东坡生平的人,会认为他是葬在眉山老家。因为苏东坡和弟弟苏辙,生前都希望落叶归根,告老还乡。然而,由于当时政治情势,使他们的还乡梦破灭。1101年苏东坡客死江苏常州,他的儿子苏过,根据他生前有“葬于嵩山”的遗愿,将遗体运至河南,与早年亡故的继妻王润之合葬于郏县。11年后,他的弟弟苏辙客死河南许昌,就近与苏东坡葬在了一处。因为他们没有实现落叶归根的梦想,后人就在他们父母的墓地建了衣冠墓。这才有了苏东坡葬于四川之说。郏县墓地也称“三苏坟”,也有苏老泉的墓葬。但只是象征性的“衣冠冢”。是两百年后的郏县县尹杨允,为凑“三苏坟”而搞的。苏东坡逝世近千年,无论是他故居的三苏祠,他父母在眉山的墓地,他侍妾王朝云在惠州的墓地,他和弟弟在郏县的墓地,都受到战争损毁和盗墓贼破坏。由于历代王朝及民间对“三苏”的敬仰,又都得到了修复。如今的“三苏坟”,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城西的小峨嵋。背靠嵩阳,面临汝水,山川秀丽,风景宜人。苏东坡、苏辙与其父苏老泉的“衣冠冢”整修如新。相继安葬在这里的还有苏氏后代子孙。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三苏坟”已成为郏县一景。

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墓葬究竟在哪? 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墓葬究竟在哪??对此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因为他 生前有“葬于嵩山”的遗愿,所以“河南郏县”成为人们较为信服的苏轼安眠地。然 而,记者日前从安徽省霍山县档案局获悉,苏东坡墓不在河南,有“苏氏宗谱” 证明,苏东坡墓就在霍山。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正如苏轼自己所写的这阕《西江月》 ,他的 一生如梦似幻,际遇起伏。眉州、开封、杭州、南京、海南、常州……他的足迹 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刻画了一幅空前绝后的人生地图。 “宋徽宗即位后,66 岁的苏东坡本来有机会重回朝廷任职,却无奈病逝于北 返途中的常州。 根据档案局收藏的?苏氏宗谱?, 我们发现, 苏轼死后就葬在霍山。 ” 霍山县档案局的局长苏昌清介绍道。记者随后看到了苏昌清所言的“苏氏宗谱”, 这套宗谱一共 8 本,其中第六本《文忠公年谱》中明确写着:“(苏轼)次年六 月葬于庐州府霍山钓台乡上瑞里葬处张家湾双山苏家岩甲山庚向。”“庐州”当时 是指安徽的部分地区,“甲山庚向”是风水术语,罗盘划分二十四个方位,正北方 为 0 度,顺时针到东方 75 度就是甲,255 度为庚。 苏昌清进一步解释说, 苏东坡墓就在霍山县西高桥湾,地名叫张家湾双山苏 家岩。“苏氏宗谱”距今已经有 172 年的历史,为清道光十九年(1840)所制。虽 然道光前的宗谱多已失落,但有关“东坡年谱”部分仍旧留存,其真实性可以被证 明。 实地探访:墓碑文革中被挖掉了 根据“苏氏宗谱”的记载,记者来到了高桥湾的苏家岩。这是一个三面环山, 一面环河的地方。当地百姓说,这里本来的土名叫“双山庙”,苏东坡墓就坐落在 东面山的一个山包上, 其地有上百亩的开阔地带,现在已经变成了霍山县高桥湾 开发区。苏东坡墓占地 400 多平方米,在墓园的左边能看到一条沛河的河段。经 霍山县文物部门勘察, 苏东坡墓由鹅暖石和糯米汁浆砌成的, 层层叠叠十分坚固。 据当地人讲,此处原有墓碑,但上世纪文化大革命时被挖掉放进池塘里了, 至今下落不明,1988 年苏轼后代重新刻了一个墓碑,上写“苏文公墓”,“文忠公 甲山庚向”等字样。据 85 岁的当地守墓人万德明回忆,“后面的山头都是苏家的 墓园,其中有一个名人是苏辙第九代传人苏昶,墓在东坡墓左上方 60 米开外, 因为根据?苏氏宗谱?记载,他是东坡的后代,才葬于此”。 守墓人口述:这里确实是苏东坡的真坟 万德明告诉记者, 苏家岩历史上是钓台乡的一个村级单位,包括双山湾和灊 台寺。当年河宽水深,可以通航,灊台寺、双山,都在大河中间,将淠水分成三 流,至苏家岩合流为一。这双山上植桃树千万株,桃花盛开之时,花瓣随风飘落 水面,随微波荡漾,很是壮观,故有“双山桃浪”之美称。 万老还说他年轻的时候见过东坡墓前的碑呈半月形,“东坡墓有万家代代守 坟,称为守坟庄户。万家每年会接待清明节前来祭奠的苏家后人。”万老说。这 一约定被万家代代相传直到解放后土改时期。万老先生还告诉我们,这古坟确实 是苏东坡的真坟, 历代先祖对后代都是这样交代的, “要保密, 防坏人窃坟挖墓”。 所以直到全国解放,苏家岩上的东坡墓知之者少。 历数渊源: 霍山“小赤壁”为苏东坡所写 据霍山县原宣传部党组书记金昭介 绍, 唐代著名政治家、 文学家苏味道曾以御史大夫的身份“刺”眉州, 是“三苏” (苏 洵、苏轼、苏辙)之祖。苏味道还有另一脉隐于霍山双山湾苏家岩,也就是说, 隐于苏家岩的苏氏这一脉与“三苏”同宗。霍山姓氏中最早也有苏、余、程、张、 熊、刘、何、汪等的历史,档案资料显示,开皇元年霍山定名后,苏氏后人在霍 山居住,并渐成旺族。 此外,霍山的“小赤壁”,是苏东坡亲笔书写。“小赤壁”的传说有很多,一种 说法是东坡来自湖北黄州,游历霍山潜台寺时,有黄川赤壁气象,故兴笔挥毫留 下“小赤壁”三字。第二种说法是,苏东坡调任扬州,为兴修水利视察安徽(当时 安徽属扬州管辖) ,因为觉得这里有黄州赤壁的胜景,苏东坡满怀激情,随手书 写“小赤壁”三字于岩壁上。此外,也有一种说法称苏东坡有一位红颜知己居住霍 山,年代不详,他一次私访民情,走乡串户,到潜台,留下“小赤壁”三字。 县志佐证:文忠公墓与“三苏”祠同属一体 “霍山县在明朝的时候建有三苏祠,后来毁于战火。”霍山县苏氏传人苏启彬 说。霍山为什么会建有三苏祠呢?这是因为它与文忠公墓密不可分,同属一体。 记者在霍山县的县志材料里发现, 三苏祠祠基旧址与苏文忠公墓的界碑范围 都有记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三苏祠基址东至卜家巷街心,西至开运寺东首墙 角根,墙角曲转向南抵大街心,南至王家巷口街心,北至祠后王姓墙角。文忠公 墓,东至苏家岩下首河边,西至坟前山脚,田埂穿过大沟直抵双山大脚,南至大 天河,北至山脚小塔分水节节牵岗上。 专家观点:葬在霍山是有可能的 六安市考古界知名人士、 安徽皖西学院副教授姚治中认为,宋代的苏东坡遗 骸葬在霍山是有可能的。“那个年代,墓葬迁移主要靠水路运输,从常州的运河 到淮河再到沛河,是完全有可能的;此外,苏东坡曾经多次到过霍山,并在潜台 寺留有小赤壁三个大字, 三字至今留存, 据史料记载与考证确实是苏东坡的手书。 第三,苏东坡也曾在安徽舒州即现在的舒城工作过。 苏东坡墓目前已申报六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安市文物管理局胡局长表 示, 苏东坡墓要保护, 它即使不是苏东坡真墓是衣冠冢, 也有非常大的保护价值。 据悉,霍山县在发现东坡墓之后,成立了三苏文化研究协会筹备组。他们也正在 为弄清苏轼墓的来龙去脉与起源寻找更多、更有力的证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725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