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安山里及华浪线纪行

浙江:临安山里及华浪线纪行,第1张

浙江临安跟安徽皖南交界,这一带的山水美丽依旧。

到临安来完全是偶然,但一点都不觉得跑的冤枉,很值。

山很绿,水很清。

大山里地无三尺平,房子建在陡峭的山上。

这些用石头砌的老房子,看起来肌理效果很美,一路上很多,基本都没人住 , 要是打理一下,搞个乡村酒吧或客栈什么的,倒也不错。

浙西乡村类似的豪宅很普遍,准确的说,在这里,以其说我是什么游客,倒不如说是流浪汉遇到了土豪,又或者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这耸立的山峰当地人叫 “石长城” ,位于临安马啸乡境内,奇峰天成,气贯如虹,绵延数十里,蔚为壮观。

离开荆州公路后,本想倒回去,一个不小心进入了浙江临安地界,索性乱跑一气,中途到了一个镇子上,向一个年轻人问路,他建议我回程时取道华浪线——也是一条很壮观的高山公路,类似绩溪的荆州公路,值得一看,好,听他的。

下图是临安大峡谷镇上溪村,走到这儿大概是下午三点了,要是上华浪线恐怕天黑了,于是在此住下,看看浙江农村的住房,觉得外观上没有皖南民居好看,很张扬也很生硬。

第二天,吃过一碗农家面后,迎着一轮朝阳上路了,一路的景色还是很不错。

生态环境也很好。

这是一个村子的肉摊,皖南乡下的肉摊和这个有些区别,皖南那儿卖肉的看上去要 “那个” 一些:脸上堆满了肉,好像要溢出油来;肉膘通常很厚,上面搭着块油乎乎的布巾,有遮雨棚,案板底下通常有两只狗低着头寻寻觅觅,时不时大打出手。

路边像牛棚一样的石块建筑。

好了,开始上坡了。

然后,不停地来回兜圈子。

看一下荆州公路和华浪线的相对位置,浪广线海拔更高。

把截图拉大,更清晰地看到华浪线的曲折。

华浪线也称浪广线,被誉为浙西唐古拉山,也是浙西海拔最高的公路。

公路最高处海拔1360米,全长40公里。

确实很壮观......

高处不胜寒,感觉上面有些冷,而且伴随耳鸣。

爬完华浪线等于两天爬了两座千米高山。

华浪线是杭州临安昌北地区的一条三级公路,被喻为浙西唐古拉,也是浙西海拨最高公路。它连接马啸和上溪,全长四十公里,全段最高处海拔有一千三百多米,全程盘山公路。沿着华浪线,寻找浙西最美绿野仙踪。

永指线

摄影/林超

永指线:临安指南村的生命线。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几代人的建设,真正实现了农村公路的高质量发展,让“红叶小镇”名满天下,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农家乐年收入超千万元,打造成了集风光摄影、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创意工作为一体的华东首个全景式“生态创意型”新乡居生活示范村,因一条路,盘活了一个村。

大鱼线

摄影/林超

大鱼线位于杭州市临安区,全长25.3公里,是高虹集镇到石门片的唯一通道,石门片地区,曾经是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驻地。大鱼线途径石门村、龙上村、大山村,直达龙门秘境村落景区。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将大鱼线进行了改建及提升,路面宽度达到了6.0米以上,彻底改变了大鱼线的通行情况。龙门秘境景区以“生态秘境、攀岩胜地、运动山乡、传统村落”为基本定位,打响“百年古村落、千年大梯田、万年峭岩壁、亿年巨石阵”品牌形象,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路径,大鱼线的改建为美丽村落景区提供了安全便利的乡村连接线,为沿路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河白线

摄影/王琪林

河白线位于杭州市临安区,全长33.7公里,联通清凉峰、河桥、湍口三地,串联起大明山、瑞晶洞、温泉小镇等景点,是浙西旅游主动脉。河白线结合大明山5A景区和村落景区建设,通过公路改造、绿化提升、环境整治、节点打造、生态停车场建设,提高了公路服务能力,提升了旅游线路品质,并将沿线上的主要景观节点作为有效载体,带动沿线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促进沿线民宿经济、旅游景点、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全面发展之路。

206省道(14省道)临安段

摄影/金凯华

206省道(14省道)临安段起点为原02省道青山湖大桥西端,终点为临安与富阳交界处,顺接206省道富阳段,沿途有整齐的稻田和行道树,行驶其上,了解两地风俗民情,享受美丽田园风光。

205省道临安至安吉公路

感受沿途风光,体验运动时尚,这个秋天,放飞心灵去旅行。205省道青临线杭州段从安吉进入临安区市岭,途经杨岭、太阳城,终点在临安吴越街,杭州境内全长38.1公里,是通往太湖源景区、指南村和神龙川景区的唯一道路。

是当地村民发展旅游、农家乐和民宿产业的致富路。这是一条快捷之路,是村民们走出去的道路,更是一条绮丽之路。青山隐隐水迢迢,穿过一个个安逸美好的小村庄,路过悠然的乡间生活,哪怕只是看一眼,也让人放松无比!

部分资料来源/临安交通

连接。荆州公路被誉为是“皖浙天路”,山路蜿蜒曲折,属于华东海拔比较高的山路之一,也是华东三大盘山公路之一。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荆州公路跟华浪线连接。华浪线是连接发展昌北与昌西山地特色旅游文化的交通纽带。该线的顺利提升加速了浙西文化及旅游圈的相互融合,促进了昌北、昌西两地各自然与村落景点的共同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643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1
下一篇 2023-03-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