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旅游景点有哪些?除了拙政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去?

苏州旅游景点有哪些?除了拙政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去?,第1张

1、周庄古镇

周庄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苏州城东南,位于昆山、吴江、上海三地交界处。周庄古镇四面环水,因河成镇,依水成街,以街为市。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

2、虎丘山风景名胜区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下“尝言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乃二欠事”的千古名言。

3、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

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新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4、苏州太湖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坐落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西部的镇湖,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联光福,与“中国刺绣之乡”镇湖毗邻。

太湖东、北、西沿岸和湖中诸岛,为吴越文化发源地,有大批文物古迹遗存,如春秋时期的阖闾城越城遗址、隋代大运河、唐代宝带桥、宋代紫金庵、元代天池书屋、明代扬弯一条街、 宜兴三洞、无锡三山和苏州东、西洞庭山等。

5、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宋代建镇。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众多,“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古镇区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6、狮子林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庄古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丘山风景名胜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州博物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湖湿地公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里古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狮子林

1.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位于苏州市市城东北园林路。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

3.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在绘画上,唐寅擅长山水,又工画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被称为“唐画”,为后人推崇。

传世作品有《秋风纨扇图》、《一世姻缘图》、《簪花仕女图》等。唐伯虎在艺术上才气横溢,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同当时的名画家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有《六如居士全集》、《唐寅画谱》传世。

唐伯虎只活到五十四岁就辞世而去。唐寅园,也就是唐寅墓,位于苏州市区解放西路上,占地近万平方米,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4.姑苏水上游。姑苏水上游又称古运河游,人在船中,看着充满诗情画意的湖光水色,思绪早飘到了轻轻荡漾的绿绿柔波中。脑海中满是古时江南采莲的姑娘在船上嬉笑吟唱的画面。“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呵,好令人倾倒心醉的境界,真是景不醉人人自醉。唐代诗人杜荀鹤曾写到:“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5.寒山寺。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唐代诗人张继举棹归里,夜泊枫桥,一首《枫桥夜泊》脍炙人口,寒山钟声传播中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5827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1
下一篇 2023-03-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