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址历史变迁

广州城址历史变迁,第1张

公元前214年,秦朝分军五路统一岭南后,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南海、象、桂林3郡,原秦军统帅大将任嚣就任南海尉,他在南海郡治番禺(非现今番禺区)筑城,世称任嚣城,这便是广州建城之始了。其时,任嚣城规模很小,其位置在今中山四路北面旧仓巷以西一带的高地,约是今文德路、北京路向北延伸线、省财厅一带。当时珠江江岸在今西湖路一带,任嚣依山傍水筑城,亦有防御外敌作用。

公元前208年任嚣过世,随其出征的秦将赵佗继任其位。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4年,赵佗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建南越国。执政后,赵佗将任嚣城扩大为周长十里的大城,俗称“赵佗城”。今北京路基本处于“赵佗城”中心轴线位置,位于北京路北段的南越王宫博物馆就是依“赵佗城”的遗址为基础而建成的。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在南越国原有属地上设置九个郡,直接归属汉朝,自此,岭南地区正式纳入汉朝郡县版图。

东汉末期,岭南已属吴国。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交州刺史步骘把交州郡治迁到番禺,进而控制了岭南形势。步骘重修番禺旧城,并扩大赵佗城,后世称之为步骘城,其南门在番、禺二山之间,中间为南下海边大道,即今北京路到西湖路段。为了加强对岭南的行政管理,吴黄武五年(226年),交州分为交州与广州,广州之名由此开始,番禺也成了广州的郡治。

至唐代时,《唐大和上东征传》记广州“州城三重”,唐代三城一为以今北京路为中心的主城,另一为甘溪故道(今仓边路)以东的南越城东部残垒,第三座城可能是“蕃坊”。蕃坊范围在今光塔路怀圣寺一带。这三城均未超出今越秀区范围,仍以今北京路为中心。

唐代天祐末年(907年),岭南的最高权力者清海军节度使刘隐,下令凿平番山、禺山扩城,拓展了城区商业中心。刘隐逝世后,其弟刘岩在岭南建立政权,史称“南汉”,把广州改名兴王府,为南汉国首府,并作了规模空前的都城建设。

当时广州城分内城与郭城,内城包括宫城与皇城。宫城位于今中山四路以北的“南越国宫署遗址”文物保护区一带,乃皇族居住区及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宫城之南是皇城,大约在今中山路以南、西湖路以北,并以北京路为中轴线,高级官衙即设于此。

皇城以南是郭城,范围大约是今西湖路以南、文明路至大南路以北的北京路区域,商铺布列于左右(称“左街”、“右街”),乃商业繁华区,今大南路一线为当时珠江的河岸。南汉兴王府的西城内外有皇家园林及私家园林。东城即赵佗城东部一带,乃官僚贵族的居住区。

宋朝时期,兴王府复名广州。在广州的城建史上,宋代是一个辉煌时期,表现在建三城及雁翅城(均在今越秀区范围内)等。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朝廷批准广州修筑高级官衙所在地的子城,范围大约包括今吉祥路至仓边路(东西向)、中山路至越华路(南北向)一带,仍以今北京路为中轴线。

熙宁元年(1068年),朝廷拨巨资修广州东城,东城位置由子城之东至今德政路稍西的范围。熙宁四年(1071年),又开始兴建广州西城。西城比子城、东城的总和还大,工程进行了十个月,终于落成。范围约包括今吉祥路以西、东至人民路、北至百灵路、南至大德路一带。嘉定三年(1210年),又新筑东西雁翅城,即从东、西两城的南城墙向江边延伸,以保护南临珠江的新城区。

明代广州的城垣有了很大变化,这就是三城合一。大约在明洪武十年(1377年)前后,除了拆去中城与东、西城之间的城墙外,还扩大了城区范围,向北跨到越秀山之上,向东亦有所扩展。到嘉靖四十四至四十五年(1565-1566),又在城南加筑外城。

晚明时人称明初筑的为“老城”或“旧城”,嘉靖年间筑的为“新城”。老城南界为今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新城南界为今一德路、泰康路、万福路。新、老城的东界为今越秀路,西界为今人民路。明代的城墙至清代仍然未变。但明末珠江北岸已南移数十米,故清初顺治年间,官府增修东西两翼城墙,直至珠江边。此后广州城墙只有修缮,未有扩展。

从历代广州古城范围的变迁,可知两千多年间广州城区中心的位置变化不大,均基本在今越秀区范围之内,一直以来北京路都处于广州城市的中轴位置。

扩展资料

广州古城内的十座历史建筑

1、镇海楼

1380年,广州城扩建,于城北越秀山上修筑五层高楼的红色墙体,因当时珠江河道宽广似海而得名镇海楼。近千年来,为广州城制高点。

2、中山纪念堂

建于1929年,广州旧中轴线上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纪念堂院子的北门有广州有记载的最古老的木棉树,树龄349年。

3、光孝寺

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光孝寺最早为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期,吴国虞翻后人舍宅为寺。

寺中存留各朝代古迹甚多,有大菩提树一棵,是中国最早有记载的移植的菩提树。传说六祖惠能于此树下,见僧人辩论:风动耶?幡动耶?以一句“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语惊四座。

4、六榕花塔

梁大同三年,沙门昙裕法师从扶南请得佛陀舍利,于宝庄严寺大殿前修建舍利塔。

六榕寺塔高57米,八角九级,里面十七层,沿梯级登至塔顶,可俯瞰全市景色。塔的外形华丽壮观,檐角都悬挂吊钟,整个塔好像是花朵叠成的一根花柱,又名花塔。

5、光孝堂

光孝堂,建于1920年代,广州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外观是中西结合的宗教造型,整个教堂最具特色就是2楼硕大的彩色玻璃窗。上午的阳光直射过来,透射在教堂内部的光线绚丽无比。

6、怀圣光塔

贞观元年,阿拉伯人远赴重洋,到达东土大唐,于广州修筑伊斯兰怀圣寺及邦克塔。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第一个港口,珠江边数十米高的光塔一直都是外国商船的指路明灯。

沧海桑田,如今珠江水岸已南退数里,珠江浅海湾也冲击出了三角洲,或新或旧的现代建筑密密麻麻地拔地而起,独剩千年光塔遗世独立于楼群之中。

7、岭南第一楼

位于惠福西路五仙观内,是广州市现存为数不多的保持着木结构形式的较为完整的明代城楼式建筑。

岭南第一楼又叫禁钟楼,二楼正中悬挂一口明代青铜大钟,此钟是作为遇火警非常事故时召救之用,无事禁止撞击,因名“禁钟”。

8、圣心石室大教堂

1856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将两广总督行署夷为平地。之后历时二十多年,于这一旧址上修建了这一石结构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在每年的平安夜晚上,教堂迎来每年一度的亮灯,向世人展现这座十九世纪建筑的全部光辉。

9、鲁迅纪念馆

建于1920年代的黄色钟楼式建筑。原来是国立中山大学钟楼,鲁迅任教期间曾居住于此,是中山大学校徽的原型建筑。同时也是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现今是广州鲁迅纪念馆。

10、爱群大厦

1937年落成于沿江西路,高64米,共18层。被当时新闻界誉为“开广州高层建筑之新纪元”,作为“广州第一高楼”的地位保持了整整30年。是沿江西路作为广州“外滩”的历史见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

1、城墙遗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东邻长塘街,西邻文德路,千年广州古城的中心地带。今年3月开始,市考古所专家易西兵领队在200平方米的范围内,清理出民国、清、明、宋、唐及晋南朝时期的文化遗存,最重要的发现就是一段被初步测定为南汉时期的土城墙遗址

2、目前广州城发现的最早的城墙是一段东汉城墙。1996年夏至1998年初,在中山五路原艳芳照相馆位置

3、儿童公园内发掘到南汉宫殿的遗址,距此处发现城墙的遗址不远,因此有专家初步推测该段城墙可能为南汉皇宫宫殿的城墙。

4、

方圆十里的赵佗城,只能是南越国都城的宫城。考古发现证明,在南越王宫所在的赵佗城外围,存在著一个更大的番禺城

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美食的驻足点。

在古代的中国,有人聚居的城或镇,都增建筑过“城墙”,或为应对战争,或为守护一方土地,或为保佑当地子民,人们使用土木、砖石等材料,在城镇的四周建筑起用作“防御”的障碍性建筑。从今天的遗留,人们看到北京、江苏南京、陕西西安、山西平遥、大同、山东蓬莱、安徽寿县、湖北荆州、辽宁兴城、河北正定、河南开封、商丘……等等许多城市,都曾筑起过城墙,在中国的广阔的土地上,曾经存在过无数城墙。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城墙的有的被风沙湮灭,有的被拆毁夷平,有的残墙断垣依旧隐藏在角落,有的被修复加固推进城内,还有的被重新建起。

无论城墙最后的结局如何,我们都会记得,城墙存在曾是守护脚下土地安宁,每一寸遗留,都是活着的历史,都在延续古老的故事。广州,虽然现在是座现代国际都市,但其实也是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那么,广州古代城墙在哪里呢?二十几年生活在广州珊珊在丫头,走遍广州的大街小巷,曾寻获两处广州“城墙”的遗址。

第一处是位于广州4A景区越秀公园内,越秀公园的主体越秀山,当年是一片山野丛林,而这里至今保存着一段明代的古城墙,虽然只有1000多米长,但已是广州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了,当年因为这里偏僻,没有影响当年的市政建设,而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第二处是位于中山七路和人民中路交汇处,过去广州正西门的位置,这里还隐约曾见到一处古城墙的遗址,但现场看到发掘出来的只留下的是西门瓮城城基遗址,在遗址对面有条名为“长庚首约”的小巷内,仍然藏有小段布满苔痕的古城垣墙基遗址。

这两处遗址,目前都挂牌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然而,有2000多年历史的广州,城墙就是这些了?翻阅广州的筑城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的周秦算起,广州的筑城历史,大约可以依次分成这么几段:南武城(传说)、任嚣城、赵佗城、越城、番禺城、南城、子城、东西南瓮城、东城、西城、雁翅城、鸡翼城。其中,有六个比较大的转折点,分别是任嚣城、赵佗城、步骘城、南汉都城、宋三城、明城垣,最后在民国初年因城区拓建筑和修筑马路,城垣悉数尽拆。

1、任嚣城:公元前214年,秦朝将领任嚣在进入岭南后,在,依着番山与禺山,濒临江边,在“番禺之都”所建的小城,这是广州历史上第一座城池,奠定了广州建城起点,任嚣城在今天广州市中山路、北京路、豪贤路、仓边路一带。“任嚣城”不大,仅仅有0.4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公园大小,所以“任嚣城”谈不上是一座城。

2、赵佗城:任嚣病重,赵佗继任,赵佗继续筑城扩墙,形成“赵佗城”,赵佗城的四面分别是西湖路、越华路、芳草街、教育路。把“任嚣城”扩展为周长十多里的城,并建立了南越国。让南粤从原始部落状态直接步入了封建社会秩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3、步骘城:217年,吴国交州(交州为今日两广大部分地区)刺吏步骘,任职期间发现番禺县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于是上书孙权,重修番禺城,振兴广州。在原赵佗城的基础上修筑城郭,广州得以重生发展,民间为了感谢步骘,命名“步骘城”。226年,孙权下令将原来嘅交州分拆为交、广二州,广州州治设于番禺县,“广州”之名由此而起。

4、南汉都城:五代刘岩建立南汉国,削平番山和禺山,并向南拓展城池,南城墙扩至今大南路、文明路一带。

5、宋三城:这个时期广州城的规模扩展了四倍,广州经略使程师,修城的官员张节爱带着中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到广州,协助广州建城。从1044年至1208年,与在原赵佗城、南汉都城基础上先后筑了中、东、西三城,即今天的大南路、越华路、惠福西路、德政路这一范围。另,在广州周边兴建扶胥、猎德、大水、瑞石、平石、白田、大通、石门等八个“卫星”城镇。

6、明城垣:明洪武三十一年(1380年),广州永嘉候朱亮祖把“宋三城”合并成为一城,把北部的城墙延伸到越秀山麓,而且在城墙的最高处——越秀山的小蟠龙冈上修筑了镇海楼。1563年,又在城南筑外城,至今万福路、一德路一带。据明黄佐《广东通志》中记载,广州城周长3796丈,高2丈8尺,有城门敌楼各7座,警铺97个。新墙建成后,周长达21里,至此,广州的老城在明朝基本定型。

那么,广州的城墙是怎么消失的呢?大概是100年前,即1918年,这一年广州开始拆城筑路,大约用5年时间拆除了几乎所有的城墙,高峰期的拆墙是在1920年前后,广州那时开展大规模的建设,城墙几个成为了平地,利用城墙基开辟马路,也因为这段历史,今天的广州,古城墙在广州已是非常的罕见。人们只能从一些路名,例如:西门口、小北路、靖海路、文明路……隐隐可以感受到广州古老的城墙所在。

那么,你对古代的城墙感兴趣吗?广州的古城墙历史你了解多少?广州现存的古城墙你有见过吗?除了这两处古城墙遗址,你还有没有其他发现。在广州之外,有令你印象深刻的古城墙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5107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0
下一篇 2023-03-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