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的雅,雅在哪里

雅舍的雅,雅在哪里,第1张

其实雅舍因有个性而可爱,实质是因为它的主人有不从俗的个性而增添了雅舍之雅。

雅舍”的雅与不雅,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体现所在,“雅”在哪,先生的朋友们或许在不经意的谈话中提到住处的一些问题。

梁先生肯定从容的回应过,毕竟他曾说,“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 ” 。作为它的主人,梁实秋先生肯定是知道的。

文学赏析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雅舍”指的是梁实秋在重庆北碚寓居的一间陋室。通过对“雅舍”建筑方式、地理位置、内部陈设以及作者在“雅舍”居住的种种生活状况和感受的描写,含蓄地表现了他忘怀得失、甘居淡泊的心志。

开头一段,从四川造房的经济入题,介绍了“雅舍”的简单结构,美其名曰“雅舍”,实则“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知名教授居此陋室,辛酸可见,而他却旷达超脱,以舒缓宽和的语气调侃,从苦难中寻觅诗意。

散文主体部分,用经济的笔墨交代雅舍榛莽丛生的荒凉环境,在化俗为雅的艺术化的过程中,不雅之舍浸透“似家”的感情,趣味盎然,迸发出苦辣酸涩的浓厚诗味。作品首先以“荡漾”来写由门窗户壁的缝隙挤入室内的邻人声息。

其次,对于使人“不得安枕”、“没有法子”的老鼠的骚扰,其不无观赏的审丑眼光,可以领略作家咀嚼生活时烦而不厌、憎而不恶、恬然自安的情怀。

再次,写到雅舍“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到遭逢滂沱大雨,说“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

作品或以色泽鲜艳的玉蜀黍形容被蚊虫叮咬起的红肿,或以含苞初放的花朵形容屋顶灰泥被雨水浸湿行将下落的情状,采用美的意象刻画丑的事物,以美审丑,以雅写俗,可见作家不悲不悯、达观顺便的乐观态度。

同时,作品在描述世俗的雅舍生活时,又独具匠心地以典雅文字、开阔的视野写“雅舍”的月夜,或以皎洁的月色为焦点,浓淡得宜地写出月明之夜的宁寂、清幽,意境静谧、深远;或以蒙蒙细雨为中心,借“米氏章法”稍稍点染,写出细雨之时似云似雾的意趣,空灵、优美。

雅舍“月夜”或“雨天”交融的怡然恬适情景,与苦辣酸涩的趣味,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作者高远的人格。

文章突出的特点是描写细致、具体,读后如临其境,倍感亲切;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文言与白话的巧妙糅合。不讲排偶,却能于参差中见出整齐;不拘格律,却有声韵谐调,语言典雅简洁。而且幽默中显得含蓄深沉,又有着难以掩饰的辛酸,反映了作者清高而又修养有致的个性。

作者对生活,对雅舍有着处之泰然,从容平和的心态。于是,雅舍之简陋也变为雅的了,雅舍之不足也变为有个性的了。 这就是为什么先写“陋”了。雅舍的不足有如此之多,似乎更能体现出作者心境之雅的珍贵。 雅舍“陋”:位置在半山腰,客人探望不方便;篦墙不固,门窗不严且破;老鼠乱窜,聚蚊成雷,难以安寝。但是,作者的心境始终是清雅恬淡的,是豁达乐观的。“雅”在简单、在自然、在恬静,在达观。

《雅舍小品》中的“雅舍”,指的是梁实秋在重庆北碚与友人合住的六间陋室。房子的基本用途主要是遮风避雨,防止入侵;而雅舍却“篦墙不固,门窗不严”,“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但梁实秋却独出匠心地择取了一个表现角度——从苦难中寻觅诗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151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