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路等于多少米

一里路等于多少米,第1张

1里=500米(m)。一里,习惯指一市里,即500米;里,长度计量单位,1929年民国推行计量改革以来,一里特指一市里,旧称一华里。常用于计量路程、地理距离。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

里作为计量单位,源于中国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被废除之后,由面积单位演化为长度单位。

换算公式

一市里=500米,一公里=1000米。一英里≈1609.344米,一海里≈1 852米。

扩展资料:

1、方圆一里

井田制一里为九百亩(300步*300步/100平方步)。也就是呈正方形时长一里宽一里。

井田制被废除以后,里亩制度发生不同变化。其中,一亩实际值仅仅是变大。而一里的含义,则因为古人借面积单位作长度单位,由长宽各三百步的面积单位,变成距离三百步的长度单位。

但方圆一里的含义,仍然是一平方里,简称一方里。不过,随着亩制变化,方圆一里的面积仅相当于540亩(360步*360步/240平方步)。

2、国际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通常,“米”一般的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 s的时间间隔内所经历路程的长度。

我国采用的长度单位与国际单位制是一致的,即以“米”作为我国法定的长度计量单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里

1、周制以八尺为一步,秦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古代的一步相当于现代的0.231米,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

2、清光绪年间再次制定度量衡,以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180丈为一里,一尺相当于现代的0.32米,一里就等于576米。

3、一里等于500米是1929年的事,一公里就是1000米,一市里和一华里意思是一样的,都指500米。

井田制与里坊制

井田制废除以后,在古代城市与农村,分别演变为里坊制与里甲制。

中国古代城市居民聚居之处。又名闾里、坊。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围以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里原为农村的聚居形式,后移入城市。里坊制城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盛于西汉至唐代。西汉长安城有160闾里,分布在城北及长乐宫、未央宫之间。

北魏景明二年,洛阳城筑里323个,每里300步见方。隋唐改称城内里为坊。隋唐长安城有110坊,坊内辟十字街或横街,布置巷曲。

1km. 范仲淹曾多次在朝廷担任要职,也曾镇守过地方。有一段时间,他镇守杭州。任职期间对手下的人都有所推荐,不少人得到了提拔或晋升,大家对他都很满意。这时候,有一个叫苏麟的官员,因担任巡检,常常在外,却一直没有得到提拔。当他见到自己周围的同事,无论职位比自己高的、低的都一个个得到了升迁,而自己却没人理睬,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担心自己一定是被这位范大人遗忘了。怎么办呢?直接去找范大人吧,是去争官位,又不便说。不说吧,心里又很不平衡。为此,他心情非常沉重。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委婉的办法来,这就是写首诗去向范大人请教,实际上去提醒他:千万别忘了自己!想到这里,苏麟高兴起来,他赶忙拿出纸认真地写了首诗,并将诗句呈给了范仲淹,很虚心地请他赐教。范仲淹读着苏麟的诗,很快就会意地笑了。他吟诵着诗中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诗句,完全懂得了苏麟的言外之意。是呀!怎么能把他忘了呢?很快,苏麟得到了提拔。“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这两句诗写得很含蓄,它借自然景色来比喻因靠近某种事物而获得优先的机会。范仲淹很有学问,一看这诗句自然明白了苏麟的心思。这两句诗后来就流传开了,经过压缩也形成了成语“近水楼台”,不过有了些贬义。它往往用来讽刺那种利用某种方便而获得照顾,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63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0
下一篇 2023-02-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