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褶曲?褶曲是断层吗?

什么是褶曲?褶曲是断层吗?,第1张

褶曲是地质构造中褶皱的基本单位.即褶皱变动中岩层的一个弯曲.褶曲具备如下要素:核(中心)、翼(两侧)、顶角(两翼交角)、轴面(平分顶角的假想面)、枢纽(轴面与岩层面的交线)、轴(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转折端(两翼会合的部分).褶曲分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式.二者差别很多,但最正确的是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背斜中心(核)为老岩层,两翼为新岩层;向斜反之.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地壳中的一个裂口或破裂带,而且沿着它相邻的岩体发生了运动.断层长度变化很大,从几厘米至几百公里不等,两盘之间的位移量也可有这样大的变化.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它大小不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数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褶曲与断层都可以造成地层的重复现象,它们的区别的是:断层只产生地层不对称的重复,缺失的地层间不具有侵蚀面;而褶曲造成的地层重复是对称的,不整合形成的地层缺失具有侵蚀面,有的有底砾石.即褶皱两翼地层重复——对称;断层两盘地层重复不一定对称,甚至缺失.

褶曲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向斜,一种是背斜。从形态上看,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因此,从地形的原始形态看,向斜成为谷地。但是,由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经长期侵蚀后反而可能成为山岭,相应的背斜却会因岩石拉张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20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2
下一篇 2023-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