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考?考上有什么作用?具体要怎么去考?

什么是公考?考上有什么作用?具体要怎么去考?,第1张

公考指的是公务员考试,国家公职单位选拔人才的招聘,考上的话会分到编制内,工作比较稳定,福利也比较好。

公务员考试分为两类:国家公务员、省公务员(例如河南省公务员考试、北京市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我国最大型的公务员考试,全称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民间俗称“国考”。参与招考的职位均来自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各种“高大上”。

省考就是指某个省的公务员考试,例如河南省公务员考试、山东省公务员考试,民间俗称“省考”。参与招考的职位省直、城市、乡镇等单位。

公务员考试。

考公是指公务员考试,也就是中央及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

公考一般由政府相关部门根据不同岗位需求,统一制定招录细则、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其流程一般为发布考试通知(包括招考简章、考试大纲、职位明细等等)、网上公开报名、报名确认、资格审查、统一笔试、半结构化面试、体检、政审等。大部分公考笔试采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及相应科目考试。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的录用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相关信息:

唐朝将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形式常规化,基本确立了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做官的原则。然而制度创立初期,时常受到非理性因素干扰。在科举考试之前考生常常要去拜访考官。

宋朝皇帝在考官的选择和考试命题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对考试的公平性更是设置了各种措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主张确立一套严格的选才标准,让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能评阅试卷,也能主持考试。这一原则,正和现代公务员考试的精神符合,那就是考试可以不依靠人的因素而确立评判标准。明代有《状元及第》,朱元璋颁布《六条圣谕》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21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7
下一篇 2023-0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