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食有哪些

中国美食有哪些,第1张

中国美食都是有地域性的,比较有特色的有兰州拉面、北京烤鸭、四川串串香、重庆酸辣粉、武汉热干面、宁波汤圆、陕西肉夹馍、西安羊肉泡馍、上海糯米团、胡辣汤等。

1、兰州拉面

兰州拉面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誉“中华第一面”。

2、北京烤鸭

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着名菜式,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

3、四川串串香

串串香起源于四川乐山,是四川地区特色传统小吃之一,也是草根美食最大众化的体现,它实际上是火锅的另一种形式,所以人们又往往称其为小火锅。“串串香”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是一种以竹签串上各种菜,将其放进滚烫的火锅中涮着吃的小吃。

4、重庆酸辣粉

“重庆酸辣粉”是纯天然绿色食品,由于重庆的酸辣粉口味独特、酸辣开胃,长期以来一直深受重庆人的喜爱,其特点是“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素有“天下第一粉”之美名。

5、武汉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是很多人都喜欢的面食之一。吃时面条纤细爽滑有筋道、酱汁香浓味美,色泽黄而油润,香而鲜美,有种很爽口的辣味,是祖传秘方,诱人食欲。

6、宁波汤圆

用黑芝麻、猪脂肪油、少许白砂糖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

7、陕西肉夹馍

肉夹馍是中国十大美食之一、陕西名吃,也是陕西美食的灵魂符号。肉夹馍肉切得粉碎,和着汤汁包进馍里面,一口咬下去,饼酥肉香软烂、肥肉不腻、瘦肉不柴,深受广大吃货的青睐。

8、西安羊肉泡馍

西安羊肉泡馍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素为西安和西北地区各族人民所喜爱。

9、上海糯米团

老上海人的传统早餐,在宁波和上海的一些地摊上,均可以见到这些特色的传统早餐。

10、胡辣汤

其特点是汤味浓郁、汤色靓丽、汤汁粘稠,香辣可口,十分适合配合其它早点进餐。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河南及陕西等周边省份都喜爱和知晓的小吃之一。

中国特色美食有以下这些:

1、北京特色菜: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被誉为"天下美味"。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驰名中外。北京烤鸭被誉为"天下美味"。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驰名中外。

2、天津特色菜:锅塌里脊

锅塌里脊,以猪里脊为主料制作而成,色黄鲜艳,清口鲜嫩,咸香适口。

3、山西特色菜:过油肉

最初它是一个官府名菜,后来传到了太原一带,并逐渐在山西传播开来。此菜以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透明,稍有明油为特色。

4、河北特色菜:驴肉火烧

驴肉火烧是流行于华北地区的著名小吃,起源于河北省保定市。即把熟驴肉夹到火烧里食用,火烧口感酥脆,驴肉肥而不腻,回味醇厚。

5、内蒙古特色菜:手扒羊肉

"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红食中的一种。蒙古族人民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根据牧民的习惯,手扒肉一般用作晚餐。

6、黑龙江特色菜:锅包肉

成菜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加上吃多不油腻的特点,很适合夏天食用,以达到开胃增食欲的目的。

7、吉林特色菜:清蒸白鱼

自古以来,松花江上的渔户即以江水煮白鱼款待来访的亲友。后来,经过烹饪高手潜心制作,终于创出了清蒸松花江白鱼这道名菜,登上了圣宴之席。清朝,松花江白鱼曾被列为贡品。

1、九转大肠原名为红烧大肠,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一道传统名菜,属于鲁菜系;该菜品在清朝光绪初年由济南九华楼酒楼店主首创。

2、宫保鸡丁(Kung Pao Chicken),是一道闻名中外的特色传统名菜,在鲁菜、川菜、贵州菜中都有收录,其原料、做法有差别。该菜式的起源与鲁菜中的酱爆鸡丁、贵州菜中的胡辣子鸡丁有关,后被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改良发扬,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宫保鸡丁,并流传,此道菜也被归纳为北京宫廷菜。

3、东坡肉又名滚肉、红烧肉。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浙菜系,同时也属于川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

4、烧鹅是广东省的一道特色美食,属粤菜系,烧鹅源于烤鸭。鹅以乌鬃鹅为优,去翼、脚、内脏的整鹅,吹气,涂五香料,缝肚,滚水烫皮,过冷水,糖水匀皮,晾风而后腌制,最后挂在烤炉里或明火上转动烤成,斩件上碟,便可进食。

5、大煮干丝,又称“鸡汁煮干丝”,“鸡火煮干丝”,前身为“九丝汤”,属淮扬菜系,为淮扬经典名菜之一,也是典型的以讲究刀工火候著称的淮扬菜的代表作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477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