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主要自然特点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主要自然特点,第1张

东部季风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风向、降水、气温等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的更替。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湿润程度较高,年降水量均大于400毫米。

二、海拔较低,大部分地区在海拔1000米以下。东部有许多广阔的平原,平原间的高地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

三、河流为外流河,长江、黄河、珠江、辽河、海河等大河自西向东注入海洋,且河湖众多。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外流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

四、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大现状多为农作物和人工林等人工植被。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土质肥沃。生物种类繁多。

五、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极少数的地方以外,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栽培植物广泛分布,是我国的主要农耕地区。

六、气温随纬度位置变化而变化。

扩展资料:

季风区的气候受季风影响。大范围盛行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称季风,主要是由于海洋与陆面温度对比的季节变化所致。中国东邻太平洋,夏季因大陆上气温高于海洋,洋面上的低层气压高于大陆上的气压,所以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湿热的东南季风(夏季风)。而在冬季,大陆上气温低于海洋上气温,因而大陆上气压高于海洋上气压,便形成了干冷的西北季风(冬季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东部季风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季风区

东部季风区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计有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东部季风区自然条件较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1000米以下。东部季风区海拔较低,大部分地区在海拔1000米以下。东部有许多广阔的平原,平原间的高地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东部季风区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6271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