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特王妃为啥比梅根更受欢迎

凯特王妃为啥比梅根更受欢迎,第1张

今天就让我们轻松一下,写写英国王室吧。

英国王室最近有点烦。给皇室制造麻烦的是新王妃梅根和苏塞克斯公爵夫人。

事实上,自哈里王子5月与梅根结婚以来,这位第二位拥有黑人血统的已婚公主一直是英国小报关注的焦点。关于她的各种消息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总的来说,当时的舆论还是以对王子和灰姑娘联姻的美好祝愿为主。

然而,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情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有关于梅根的报道,多是负面黑料——王室内部人士所说的“梅根公主性格与众不同”,三名王室助手相继发怒,难以服众;梅根不同意凯特的说法,甚至还哭了凯特。梅根不想与威廉和凯特为邻,鼓励哈里王子搬出肯辛顿宫。梅根让哈里王子反对威廉王子的兄弟们;梅根生完孩子想继续拍电影等等。反正所有关于这位平民公主的新闻几乎都是黑料,她本人也被外界形容为“诡计多端的婊子”,被视为英国王室的隐患。

这恐怕是梅根和哈利结婚前从未想到的。

当然,小报黄新闻向来捕风捉影,夸大其词,所以并不准确。然而,无风不起浪。仅仅半年时间,梅根就在这座城市掀起了一场风暴。而且很多爆料都有看似可靠的信息来源,内容也相当可信。所以这些负面新闻不能说是空。

为什么梅根的形象这么差?

因为她的平民背景?显然不是。不说别的,就说她的小姨子凯特王妃,也是一介平民,但是大众的评价可以说是出奇的好。不仅受到皇室的高度赞扬,在公众层面也有很高的声誉。

是因为她的黑人血统吗?这里面似乎有太多的道理。毕竟王室最看重血缘,英国王室是尊贵的。现在,带走一个有着黑人血统的公主似乎有点不正常。

但其实这也经不起推敲。毕竟反种族歧视在西方还是政治正确的。无论大众还是皇室,除了少数白人至上的人,其他人都不会拿这个种族成分做文章。更何况英国王室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王室,英国女王是英联邦名义上的首脑。有了这种身份和地位,他们更不可能得到种族歧视的名声。相反,接纳黑人梅根有助于提升英国王室的威望,赢得亚非英联邦国家的青睐。最后,梅根终究不是凯特,除非威廉的部门彻底消亡,否则梅根的黑人子女永远不会成为英国国王——所以即使王室对肤色还有些芥蒂,也不会蔓延到她身上。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梅根成为一个讨厌鬼呢?

说到底,和梅根张扬的社交风格有关。这背后,涉及到皇族延续的道德合法性支持。

现代的英国王室与过去大不相同。到了21世纪,英国王室的政治权力已经基本不复存在,只是一个国家象征。而且,鉴于民主已经成为全民公认的趋势,英国王室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摆脱统而不治的状态,重新掌握实权——连王室成员自己都没有这种想法。

既然没有实质性的存在价值,为什么皇族还能存在?或者说,为什么英国人一定要支持王室?这就涉及到王室的另一大作用——精神指引。虽然在政治上,皇室没有实际价值,但是在精神层面上,皇室还是有意义的。

当然,这种精神价值并不代表英国人就贱,他们自然喜欢在头上戴个国王。其实,人们之所以愿意接受一个皇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皇族能够为道德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充当道德秩序的维护者,以自己的言行引导社会正常有序的运行。

这是王室在虚拟君主制的现代民主中最大的作用——甚至是王室存在的根本价值。没有这个功能,无论从纳税人的角度还是从人权的角度,人们都不必去供养一个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的世袭家族,但其财富和地位自然高于自己。

既然人民给了王室这样的地位,王室要想继续下去就必须听从人民的意见。

现实中,王室的道德模范表现普遍保守传统。

这很正常。现代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整个社会的伦理秩序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这种剧烈的变化让人们充满了不安全感,使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甚至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本能地希望社会稳定;而这种对稳定的追求,让他们对传统秩序产生了依恋——毕竟传统秩序经历过,有经验可循,所以能让他们心安。

既然每个人都在心理上怀念传统秩序,那么王室就有必要充当传统秩序的维护者。他们的言行需要尽可能地遵循传统规范,才能让人在皇室这里感到安全——人的心理得到满足,皇室的精神引领价值得到体现,其存在价值也就在那里。

这是从大众心理学的角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社会伦理标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但是,由于这种变化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事先并不知道变化的最终结果会是好是坏。一旦这种改变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反而会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王室作为道德楷模,进步的速度要慢一些,实际上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如果事态发展不好,有了皇族的榜样及其无与伦比的号召力,社会道德伦理可以相对冷静地回归原位,以免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总而言之,皇族要想延续下去,他必须充当社会道德的捍卫者,而社会和人民的需求决定了皇族在扮演捍卫者的角色时,在风格上必须相对保守和传统。这是皇室屹立于世的根基!

而梅根的风格则与王室的生存需要有很大的冲突。从各种报道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梅根性格张扬,有强烈的表达欲和独立意识,不愿意被规则束缚。这种典型的美式风格,如果是普通人无所谓,但作为传统价值观的维护者——皇室核心成员,真的很不合适。这不仅仅是习惯冲突的问题。严肃地说,这种过于时尚和现代的方式,实际上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王室的存在价值——王室没有实用价值。如果它不能捍卫道德传统,支撑社会,反而一味地追随新潮、时尚的思想,这样的皇族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社会支持有什么意义?

这是梅根不喜欢的根源。她的风格,从个人角度来说,其实没什么错,但作为皇室成员,其实很无能——换句话说,她没有很好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当然有人会说,大名鼎鼎的戴安娜王妃,以当时的王室行为准则来说,她的一些行为其实是非常出格的。但人们普遍对她高度认可,反而对束缚她的王室持批评态度。为什么当年戴安娜的越轨行为得到认可,今天却轮到梅根被刻画成“诡计多端的婊子”?

实际上,这涉及到一个道德规范尺度变化的问题。是的,人们确实需要皇家的保守主义和传统。但这种保守和传统是相对的。让你坚守传统的,不是20世纪,还有16世纪的刻板印象。他们对皇室的要求就是让你稍微慢一点,扮演担保的角色。但如果你不仅慢了一步,而是慢了三步、四步、五步,还不如固守人民已经彻底抛弃的过时的道德标准,那对社会来说就不是一个根基,而是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拖累。

当时的英国王室,在戴安娜问题上,就是这样的情况。戴安娜所谓的越轨,只是相对于长期以来顽固不化、固步自封的英国王室而言。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王室所遵循的道德标准已经与大众的心理需求严重脱节,已经成为世人眼中的老人。戴安娜对待民众的态度超出了当时英国王室的界限,但对于整个现实社会来说,并不出格而是恰到好处。正因为如此,戴安娜的所谓越轨行为赢得了公众的极大好感,而英国王室的保守主义则为世人所诟病。

梅根的情况和戴安娜之前完全不同。戴安娜死后,英国王室饱受批评,被迫启动改革,在道德标准上逐渐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梅根作为一个二婚加黑人血统的美国人,能够获得女王对她与哈里结婚的许可,本身就证明了英国王室观念的进步。

但仅此而已。作为皇族,它需要的只是与时俱进——哪怕是慢一点,而不是引领时代潮流,更不是带领人们突破现有社会观念的障碍——这对社会或皇族本身都没有任何好处。梅根的一些理念和个性化的做法,在她看来可能是所谓的时代新女性的时尚,但实际上却远远超出了皇室职业应该遵循的规则和限制。这样的话,普通人都很难,更别说皇室的不认可了。

这造成了梅根公众形象的崩塌。

那么,在皇室和大众眼中,谁是最合适的公主角色呢?当然是凯特王妃。凯特是个平民,但她学识渊博。时尚大方,但不标新立异;本人独立,但谦虚有礼,能尊重皇室规范。这样的人,在皇室和大众眼里,是最适合做公主的人选。

说白了,现代王室本身就是一种职业,王室成员尤其是核心成员某种程度上也是明星演员,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大众展示一种道德水准。既然是职业,就要有相应的职业规范。既然是明星,就要塑造一个能被大众认可的人。梅根作为王室核心成员,不愿意遵守这个职业的伦理和规范,不愿意维持明星演员的适当人员配备。这样一来,她难免会被王室惹恼,被小报喷,被大众嘲讽。

所以,这碗给皇室吃的饭也不好吃!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讲究的更多!这位梅根公主想把美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和西方最守纪律的英国王室融合在一起。这未来的婚姻之路真的堪忧啊!

那么,梅根与英国王室的这场“冲突”将如何收场?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云石,云石军,下一节继续解读。

本文为海外云石系列第1897章。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层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微信官方账号:云石,观看云石君国际时事分析系列所有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9940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