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半供饭是什么意思?

月半供饭是什么意思?,第1张

相传,每年的七月一日起,阎王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常年在地狱中受苦和被囚禁的鬼魂们能够走出地狱,得到短暂的游荡,享受人间的鲜血。因此,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月份,既不结婚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是兰花的节日,也称为中秋节、七月七日或鬼节。过去,人们会在这一天晚上准备一些菜肴、酒、米饭、金银衣服和纸张,在路口祭拜鬼神。

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是冥界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秋节或兰花节,是中国冥界三大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关于死人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据说在那一天,鬼王还会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和鬼魂一起过佳节,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祝福他们,祝愿另一个世界的人心想事成,享受这个世界还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中国许多地方社区会举行祭祀、念佛、扫墓、检阅、赏花、垂钓等活动来庆祝。

鬼节源于木莲救母的故事:“有木莲和尚的人,力量大。在她母亲堕落和饥饿的道路上,食物的入口化为火焰,她的饥饿太苦。木莲救不了母亲,就向佛祖求教。为了讲兰盆之道,教他做七月十五,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历尽千辛万苦见到了死去的母亲刘,发现她正被一群饿鬼折磨。木莲想用锅碗瓢盆端上她的菜饭,可是菜饭被饿鬼抢走了。木莲只好向佛祖求助,佛祖被木莲的孝心所感动,赐他《玉兰笔经》。按照指示,木莲在农历七月十五,在兰花盆里,把他的母亲奉献给一场珍贵水果的素食盛宴。饥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佛教徒为了纪念木莲的孝心,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兰盆会”,我们现在称之为“鬼节”。

书上说,在古代的这一天,人们会提前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石鼓台。法师的座位前,有一个菩萨——土王,他已经翻了“地府”的鬼,下面放着一盘桃子和米饭。在石鼓的舞台上,有三块精神牌和一个精神提升装置。中午过后,各家各户把整猪、全羊、鸡鸭鹅和各种蒸饼、水果、瓜果摆上了石鼓的舞台。负责人在每一个祭品上插上蓝、红、绿三色的三角纸旗,并写上“兰盛大节”“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在庄严的寺庙音乐中开始。然后,法师按铃,带领座位下的僧人念诵各种咒语和咒文。然后喂食,将一盘桃子和米饭向四面八方铺开,重复三次。这种仪式被称为“熄灭火焰”。清代学者王开泰曾写过一首诗:“道场满鬼,玉兰原古意犹存。但怪红信笺贴门头,肉山酒庆中原。”它描述了中国东南沿海庆祝鬼节的习俗。

由此可见,“鬼节”是源于传统美德中的孝道。如今,中国北方的人们仍然在这一天通过烧纸钱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此来祭奠早逝的祖先。祭祀方式虽然简单,但基本保留了鬼节的朴素含义。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对一个人未来的提醒,鬼节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即使年代不同,烧的礼物不同,但活着的人对远方亲人无尽的哀思和深深的怀念,永远也说不完。但“不同年龄的人对这个特殊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感受,因为未来的节日正无情地向他们走来,从朦胧到清晰,从思念到恐惧,从恐惧到冷静。当他们怀念过去的时候,其实是在思考自己今天的生活经验、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和生活追求。”

7月14/15日,鬼门关大开之日。无论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着雏菊送哀思,抑或是在网上祭祖,抑或是点河灯,都是人的灵性的自发性,是感情的延伸,是当今活着的人怀念过去,一起给祖先送去祝福的最基本的信仰。同时,“活着的人要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辜负社会和朋友,不要辜负永远离开的亲人。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遇见他们。那时候你就可以骄傲地说,你是人间英雄,你是冥界鬼英雄!”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4192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