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是指什么

居士是指什么,第1张

居士,这是中国固有的词汇。随着佛教的传入,这个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本文将简单介绍下户主的几种含义。

佛教的俗人弟子。慧远:“在家修行的和尚,住在家里的和尚,叫居士。”在古印度的梵语中,居士是指吠陀种姓(当时属于第三等级)中从事工商业、信奉佛教的富人。他们虽然不在寺庙修行,但也得到了“三回”和“五戒”。

由于这类佛教徒数量众多,且经济实力雄厚,对佛教的弘扬和发展意义重大,所以佛教称之为“格哈-帕蒂”,后来泛指所有未出家修行的佛教徒。在古印度,最著名的佛教僧侣是维摩,一部佛经以他的名字命名——维摩诘经。

在中国佛教界,俗人是意译“格哈-帕蒂”。在古印度,维摩诘在家学习道教,被称为维马拉佛教徒。居士在佛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国学大师张在《论立教》中说:“自性观,俗人与沙门,不可分。”

第二,古代指的是德才兼备,隐居不仕的人。佛教传入中国时,佛教俗家弟子之所以翻译成俗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俗人一词在中国的内涵相似。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居士”类似于“贵人”、“隐士”,意思是有才能有德行的人,但不做官。如《韩非子外储论》记载:“在齐国东海上,有两个人,俗人岳匡和石化坤弟,他们提出一个建议,说:‘我不侍奉皇帝,不与诸侯交朋友。我种田吃饭,挖井喝水,不求别人任何东西。"

三是指道家。佛教传入东方后,影响逐渐增大,老庄与之融合,形成“玄学”。受其影响,儒学发展出“新儒学”。但由于佛教的启发和竞争,道教逐渐从民间信仰演变为系统的宗教信仰。东晋时期,茅山道教中的葛洪建立了完整的道教神仙体系。

道教吸收了佛教的术语,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因为很多道教徒可以结婚生子,和佛教徒差不多。所以道教徒常被称为“佛教徒”。蔡京幼子蔡绦在《铁尾山丛谈》卷四中记载“政后,道教徒开始兴盛,羽士助江南故事,林灵素等人赐金门羽客、道士、居士等多名,必以锡涂金银盘,其上有印,盐使其佩戴。”可见,道士称为“居士”并非始于赵宋时期,而是早已存在。

还有一点就是道教最早使用“居士”一词,后来被佛教吸收。

第四,僧人对家人的统称。由于佛教和道教的巨大影响,“居士”一词具有普遍意义,成为僧人对家人(也信教)的统称。

5.学者自称名。因为居士暗指贵族学者、有学问的人、隐士等等,而且他们大多也研究宗教,有点类似于在家修行的宗教信徒,所以“居士”一词在学者中颇为流行,所以他们自称居士,并以居士为名。比如李白叫青莲居士,白居易叫乐天居士,欧阳修叫刘一居士,苏轼叫东坡居士,李清照叫易安居士,辛弃疾叫稼轩居士。

因为佛教在世俗世界的影响很大,而“居士”一词的各种含义大多与道德行为有关,佛教徒在这方面的言行也很多,所以在家修行的佛教徒就成了“居士”最广为人知的含义。

更多精彩文史,敬请关注:优雅的人文观察。如果文章不错,请点赞鼓励,欢迎批评指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275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