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取代微信的社交软件真的来了!

今天!取代微信的社交软件真的来了!,第1张

——霍建华,东三环,一个非凡的商业记者——

陈一舟可能已经发现了,或者他已经绝望了。他卖掉了成立9年的Renren.com,尽管最终成交价只有2000万美元。

要知道,在最辉煌的2011年,这款社交软件的市值一度达到94亿美元,在当时的国内互联网公司中仅次于腾讯和百度。

“在你不得不死去的地方扑通扑通乱跳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还不如早点撤,把战场让给更适合打仗的部队。我们去别的地方,寻找新的战场。”卖掉Renren.com后,陈一舟说:

陈一舟

他还没有对新的战场做出足够明确的表述,但在他退出的战场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兴奋地冲进来,他们把陈一舟所说的“必死无疑”的地方视为自己梦想的乐土。

陌生人社交,熟人社交,熟人社交……在每一条巨头云集的赛道上,不断有新玩家作为挑战者出现,虽然每个人都试图构造不同的场景。

大变革前夕,总有暗流涌动,社会行业可能已经到了洗牌的节点。

微信七年之痒

2010年11月,刚刚从3Q大战中走出来的腾讯做出了开发微信的决定,尽管当时的QQ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交流工具。

马急需一张进入移动互联网世界的门票。后来在一次采访中,他说当时腾讯内部有三个团队在做微信。

比腾讯更早开发类微信产品的雷军,把目光放在了腾讯深圳总部,并没有注意到广州RD中心的张小龙团队。

在他的判断中,腾讯给米聊留了3个月的机遇期,但实际上张小龙只给了米聊40天。2011年微信一上线,双方的竞争就白热化了。

一开始米聊保持先发优势,彼此用户都没有实现爆发式增长,但张小龙很快找到了弯道超车的秘密武器——性和暴力。

这源于弗洛伊德在大学时接触到的思想。这位著名的西方心理学家曾经把人类的所有动机都归结于性冲动。

从2011年5月开始,摇漂流瓶和附近的人等一系列富含“性与暴力”的专题陆续上线,微信用户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外界不知道的是,“咔咔咔咔”的声音是张小龙精心挑选设计的。这个枪响的灵感来源于他玩CS的经历。

雷军转身做硬件,米聊成了鸡肋。阿里巴巴的联系人,中国移动的飞信,网易的易信...一个又一个挑战者跃跃欲试,最后却后悔离开。

在张小龙看来,微信应该保持克制,让用户跑出来,但这毕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社交场景、信息流场景、搜索场景、购物场景……微信场景逐渐多元化。

根据腾讯第三季度财报,微信月活跃账户达到10.825亿。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还没有一款应用取得这样的成就。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很多人这样说微信,也催生了拼多多这样市值超过265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

七年来,微信的商业价值迅速膨胀,可以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但不再是简单的聊天工具。

2018年8月,在罗永浩的推荐下,主打熟人社交的子弹短信出现在大众视野。如同一枚重磅炸弹,一个停滞不前的社交战场终于迎来了新的变数。

短短一个月,子弹短信用户数突破750万,一度跃居App store榜首,这或多或少与用户对微信的审美疲劳有关。

由于复制了微信的熟人关系链,子弹短信最终没有承担起用户的希望,在获得用户巨大关注后迅速沉寂。

然而,谁也无法改变潮流的方向,越来越多的移动社交软件正走向台前。

社交混战

2018年11月16日,朋友圈出现了一篇题为《是的,这一次,《脸书真的来了》的文章。作者是“微面”的创始人吴长书,他是一个重度脸书用户。

在他的认知中,脸书的出现让沟通变得更容易、更好。他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人人网的衰落真的意味着脸书模式在中国行不通吗?

大学时,他创办了一个社交软件“附近的集团”,并获得了腾讯联合创始人曾李青的投资。转型做投资后,他参与投资了一个社会项目——吉姆。

2018年5月,他决定创业做中国版的脸书,也就是现在的微面。在他的逻辑中,微面和脸书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基于移动,后者基于电脑。

但在巨大的曝光下,微面现阶段的不足很快就会暴露出来。“第一,用户密度不足,使得很多用户没有好友可以添加;第二,原创内容少了,用户的粘性必然会受到影响。”吴长书说。

吴长书强调,微面无意挑战微信,双方满意的社交场景不同。“可以通过微面的社交网络找到意中人的信息,看他是否单身”,他向外界建构了这样一个场景。

与微面的情况类似,在接受非凡商业记者采访时,专注于soul社交soul的内部人士王雪也强调,Soul无意挑战微信。

作为一名白领知识女性,soul创始人张璐在2015年创办了soul,希望在互联网上找到一个相对纯粹的聊天室空。

在使用soul之前,你需要做一个性格测试。测试结果会包括三个方面,感觉,喜好,口味等等。Soul会根据测试得到的个人特征,选择匹配率高的对象与用户聊天。

人总是会感到孤独,需要交流和倾诉。这和激素无关。灵魂就像一个树洞,让人摘下面具,尽情吐槽。这是soul对社交产品的理解。

2018年9月,一则“灵魂无法登录”的新闻出现在微博热搜。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雪透露当时特别紧张,因为技术缺陷太多了。

然而,王雪强调说,在那个时候,soul的用户数量并没有突然大规模增加。“增长非常稳定,可能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她说。

之后soul迅速增加了服务器,扩充了技术团队。“我们现在最大的目标是提升用户体验,比如优化算法,让匹配更精准。”王雪对非凡商务说道。

除了微面和灵魂,新的社交产品也在不断涌现。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几类:魂树穴型,如魂和Uki;社交兴趣型,如音遇、积累眼;即时通讯类型,如子弹短信。

荷尔蒙气息在减少,人们更加注重用户之间的交流,以社交和代际社交为主的产品在增加,这成为新一代社交产品的显著特征。

社交机会在哪里?

2018年8月以来,子弹消息等一批社交软件引起广泛关注。但爆炸过后,他们很快陷入了沉默。

“一个社交产品不仅要解决大规模用户的共同痛点,还要有比原产品更好的体验,让用户真正转移。”有投资者对非凡商务表示。

如果没有为用户找到明确的痛点,不能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后续发展的动力就会不足,衰落也就在所难免。

回顾国内社交产品的发展历史,最大的机会出现在硬件设备的转型上,从电脑到移动的转型,导致了微信、陌陌这种级别的社交产品的出现。

然而,下一波装备革命短期内仍难以实现。创业者逐渐瞄准不同媒体的机会,直播和短视频正在兴起。映客、快的汽车和Tik Tok相继成为热门公司。

之后将会是一波新的陌生人与兴趣、世代社交的机会。“但对其未来的想象空远不如前两者”,有业内人士对非凡商务表示。

从QQ到微信,国内熟人社交一直被腾讯垄断。在硬件设备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复制微信的熟人关系链很难有所作为。

在以利益和代际为主导的陌生人社交领域,问题的关键在于匹配模式是否有创新。这样才能快速建立网络效应。

过去几年,QQ推出了社交部落、企鹅电竞、鹅充U品、高能舞蹈室等一系列入口。,无非是想抓住年轻人,在陌生人社交上有所突破。

腾讯第三季度财报显示,QQ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达6.98亿,年轻用户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16%。

在社交领域,腾讯已经成为一座无法回避的大山。无论如何,社会行业似乎已经站在了变革的前夜,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但就像以前的任何出路一样,最终能留在球场上的球员,注定只属于少数。至于超越微信,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272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