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源头为什么流不完

黄河的源头为什么流不完,第1张

黄河流淌了几千年,那么它从何而来?唐代诗人李白在他的诗《江》中有这样的描述:“我没有看见你,黄河的水是如何移出天堂,进入海洋,一去不复返。”意思是黄河水如何移出天外,意思是降水,雨水补充了黄河的流水。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

黄河,也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河水和浑浊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哈西拉山的巴彦喀拉山和扎曲(有人说发源于岳古宗列曲)呈“数”字形。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最后从山东东营流入渤海。黄河太平洋七大水系之一,流域以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为界,南北相差10°纬度,东西相差23°经度。流域面积75.2万多平方公里,黄河全长5464公里,源头至河口落差4830米。落基山、黄土和丘陵地区分别占29%、46%和11%。世界第五长河,亚洲第二长河,中国第二长河,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分为三段:上游从源头到内蒙古河口镇;从中游的河口镇到河南郑州的桃花峪;下游从河南郑州桃花峪到河口。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水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在黄河下游入海,使得黄河口的冲击平原越来越大。但黄河地势比沿黄高,成了“悬河”,隐患很大,经常溢出。据记载,两千多年来,黄河下游决口1500多次,大规模改道26次。洪水北起天津,南至江苏、安徽,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黄河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之为“母亲河”。黄河下游被称为“中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河流流淌数千年,水资源主要来自冰川融水和支流降水。

首先,冰川融水占黄河水源的49%。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它的源头在星海之上,有三条支流:扎曲、约古宗列曲、卡日曲。其中,日固宗列曲是公认的黄河真正源头,主要由当地高山冰川融水形成。黄河发源地位于“中华水塔”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其供水量占长江的25%,黄河的49%,澜沧江的15%。黄河年径流量580亿方,平均流量2571立方米每秒。也就是说,黄河28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来自三江源地区的冰雪融水。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明显,世界各地的冰川加速融化,包括青藏高原的冰川无法得到及时修复的机会,冰雪线不断后退,给人类发出了危险的信号。在不久的将来,三江源地区可能会无水可用,届时黄河、长江、澜沧江将面临“越来越细”的结局。因此,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第二,大气降水占黄河水源的51%。黄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支流众多。从源头到河口,沿途直接流入黄河,共有220条支流,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1条,流域面积37万平方公里,占全河汇水面积的50%。较大的支流是黄河流域的主要部分。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洮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黄河上游有43条大支流,径流量占全河的60%。黄河中游是黄河洪水泥沙的主要源区,有30条主要支流汇入其中;在黄河下游,河道为地上河流,支流很少。黄河水量受季节影响明显,径流时间空变化大,汛期长,洪水次数多。一年中有四个汛期,即雨季、秋季、冰冻期和桃花期,总持续时间为10个月。冬天,黄河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奇观”——凌汛,这是其他河流所没有的。黄河流域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夏季,大部分地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水汽充沛,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时期。黄河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最高的地区是秦岭,局部达到900mm以上。有记录以来,年降水量最高的站是泰山,达1108.3mm;年降水量最少的站是内蒙古杭锦后旗的陕坝,只有138.4mm,可见降水分布极不均匀。而众多支流汇聚的大气降水占黄河水源的51%,补给水量高达年径流量的一半以上。

综上所述,“黄河之水如何移天”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有一定的道理。黄河水量稳定,主要以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为补充。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2603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