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资料,中国有三个情人节。它们是元宵节、上巳节和七夕节。
元宵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现在是农历正月,“夜”就是夜晚。每年正月十五是月圆之夜,这也是“元宵节”名称的由来。
“元宵节”是以温馨喜庆的灯笼为基础的。那么,为什么又是“情人节”呢?
《元宵》和爱情有很多美好的元素。有诗:北宋欧阳修“一月夜,月灯依旧;六亲不认,泪满春衫袖”(《生岔子·元西》),以表达思念爱人的苦闷;南宋辛弃疾的那句“千人寻,我回首,那人在昏黄的灯光下”(《玉案·元熙》),描绘的是宵夜男女相爱的情形。有传统戏曲:戏曲《陈三五娘》中,陈三和五娘在元宵节相遇,一见钟情。后来被拍成戏曲片,在全国上映;在《春灯谜》中,于和影娘在元宵节之夜相爱;有故事:第二回里,乐昌公文的故事,第二回里徐德言宵夜的故事等等。这些都是构成元宵节爱情故事的元素。
《元宵》爱情故事元素的由来,与当时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封锁有关。封建社会的女人是不能随便出去逛街的,尤其是晚上。然而,每年元宵节晚上,妇女们可以上街赏灯,并参加猜灯谜等活动。在这种场合,女人抓住了它,制造了许多爱情故事。
今天我们知道了元宵节的活动,就是吃元宵,看灯笼,猜灯谜等等。很少有人知道“情人节”的含义。这可能与汉语中“情人”一词的贬义成分有关。这个“情人”就是小三、情人、暧昧的男女关系,不适合张扬。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才消失的吧。
“上巳节”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据说这一天是黄帝的生日,也是纪念黄帝的日子。后来在3月3日增加了幼女成人礼的内容,举行幼女成人礼。因此,人们把3月3日称为“女儿节”和“桃花节”。在“上思节”这一天,妇女们在水边玩耍,“尽情享受上思之春”。他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载歌载舞,驱邪拜神。
李白的一首诗“忆吞”把3月3日的“上巳节”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诗中有“秦楼月,柳色年年”这句话,指的是农历三月初三的情人节。通过这首诗,人们看到了当时情人节的浪漫景象:有情人终成眷属,巴河上漫步,杨柳叠翠,流水呼啸,男女相爱。很多情诗、情歌、戏曲、男女相爱的故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因为《垂柳无缘无故送别》是以维生素的亲情为基础的,柳树年年有情。
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趋于严管,“上思节”的习俗势必逐渐式微,“情人节”也随之消失,令人十分遗憾。
“中国情人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中国情人节”是女性的节日。“七夕”源于对明星(吴女演员)的崇拜。后来,人们把织女改造成神话女神,编出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相爱,每年三月三日才能相见一次。这个故事太悲伤了。浪漫不是青年男女追求的。把“情人节”换成“七夕”只是一个浪漫的场景,心理上感觉并不好。一对相爱的情侣,渴望每天都能见到对方,未来能在一起生活。他们不想一年见一次面。把“七夕”的真相叫做“情人节”,感觉不太合适,心理上不能接受,也很牵强。
综上所述,每年的正月十五应该是中国真正的情人节。“三月三”坏了,基本成了郊游日。《七夕》是一个浪漫爱情悲剧的传奇故事。再浪漫,也没人喜欢把“七夕”当成“情人节”。